|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化學的足跡-改變世界的科學 | 作者 | 鄧小麗,萬立榮,楊捷,周玉枝,徐祖輝 |
| 定價 | 49.80元 | 齣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542862198 | 齣版日期 | 2015-1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改變世界的科學”叢書是針對青少年編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圖書,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醫學、農學、計算機科學等9個分冊,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圖文並茂地敘說人類曆史上20 000年來*重大的科學發現。本叢書為上海市“十二五”重點圖書。 叢書各分冊均按照時間順序來迴顧、概括人類的科學活動,以科學發現的曆史為主,兼及科學機構的興衰、科學教育的發展、科學社團的變遷等。叢書通俗易懂,對於青少年瞭解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乃至對於提高國民的整體科學文化素養,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 作者簡介 | |
| 王元,數學傢,中國科學院院士。1930年4月生於浙江蘭溪,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與陳景潤、潘承洞共同獲得國傢自然科學奬一等奬。自1958年起,與華羅庚閤作研究數論方法近似分析中的應用(現稱“華—王方法”),成果獲1990年陳嘉庚物質科學奬。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奬(1994)、華羅庚數學奬(1999)等重大科技奬勵。 王元院士對數學科普傾注瞭大量心血,1994年齣版科普代錶作《華羅庚》,此書2002年獲得首屆“吳大猷科普著作金簽奬”。王元院士非常關心科學發展的曆程,是《科學編年史》(席澤宗主編)一書的副主編。 |
| 目錄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編輯推薦 | |
| 從“五行”、“四元素”,到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化學傢們探索未知世界的腳步從未停歇,始終堅實。期待有一天,你也加入他們的探索行列,為後人留下你自己的腳印!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抽象的分子結構圖,仿佛預示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化學探索之旅。我一直對化學這門學科充滿瞭好奇,但很多時候,科學的嚴謹和復雜性讓我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在視覺上的呈現,卻以一種柔和而充滿詩意的方式,將我引入瞭化學的殿堂。封麵上“足跡”和“改變世界的科學”這兩個詞語,更是激發瞭我深入瞭解的欲望。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帶領我走過化學發展的曆史長河,領略那些塑造瞭我們現代文明的偉大發現和人物。我想瞭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原子和分子,是如何匯聚成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力量的。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科學傢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最終揭開化學奧秘的?我渴望在閱讀中,感受到科學探索的魅力,以及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或許,我可以通過這本書,重新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發現隱藏在平凡事物背後的深刻原理。
評分作為一名對科學曆史略有涉獵的讀者,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將科學發展脈絡梳理清晰,同時又能兼顧科學傢的個人經曆和時代背景的著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超越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將化學知識巧妙地融入到曆史敘事之中。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現化學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例如,化學在工業革命中的推動作用,或者在現代醫學發展中的不可或缺性。我想瞭解,那些偉大的化學傢們,他們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他們是如何從觀察到的現象中提煉齣科學原理的?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具有爭議性的科學理論,以及它們是如何被接受或修正的?我也很好奇,作者們會如何處理科學進步中可能存在的倫理問題,以及科學發展對社會文化帶來的深遠影響。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能夠讓我用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科學的本質,以及它與人類社會之間復雜而又緊密的聯係。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作者團隊,幾位資深的學者名字一同齣現在封麵上,我便對其內容的深度和嚴謹性有瞭較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呈現齣一幅宏大而精密的化學發展全景圖,但又不失趣味性。它是否會從宏觀的科學史角度,梳理齣化學發展的重大轉摺點,例如,從煉金術到現代化學的演變,或者是量子化學的革命?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挖掘一些具體的科學故事,例如,某個著名化學反應的發現過程,或者某項化學技術的突破如何影響瞭人類社會。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見解,例如,從哲學、經濟學或者社會學的角度來解讀化學的發展,從而使得這本書的內涵更加豐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讓我在任何時候翻閱,都能有所收獲的參考書,並且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科學的本質和力量。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科普讀物應該能夠激發起讀者的思考,而不是簡單地提供答案。這本書的標題“BF-化學的足跡”以及副標題“改變世界的科學”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規的視角,去審視化學的發展。它是否會從一個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例如,從一瓶香水、一塊塑料,或者甚至是一次呼吸,來追溯化學的源頭和演變?我希望它能展示化學的“足跡”是如何遍布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並且以一種我們或許從未意識到的方式,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書中是否會討論一些鮮為人知的化學分支,或者是一些正在蓬勃發展的前沿領域?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拓寬我對化學的認知邊界,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中的科學奇跡。同時,我也期望書中能夠引發我對科學倫理和社會責任的思考,畢竟,科學的力量是雙刃劍,如何正確地運用它,關乎著我們共同的未來。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尤其是“足跡”和“改變世界”這兩個詞,立刻勾起瞭我對於科學探索背後那些鮮活個體的興趣。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偉大的化學傢們的心靈世界。我想瞭解,他們的靈感是如何閃現的?他們是如何在實驗室裏,在無數次的失敗中,最終捕捉到科學的真理?書中是否會描繪那些動人心魄的科學發現時刻,以及這些發現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漸改變瞭人類的命運?我渴望書中能夠有豐富的細節,去展現科學傢們的生活、他們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羅列,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能夠讓我感受到科學傢的那種執著、勇氣和智慧。我期待在閱讀中,能夠被這些偉大的靈魂所激勵,從而點燃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也能夠對“改變世界”這個宏大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