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基因論
定價:48.00元
作者:(美)摩爾根,盧惠霖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3010956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640kg
編輯推薦
彩色插圖·超值珍藏。曆史給我們留下瞭沉痛教訓——20世紀中葉,摩根遺傳學,被臭名昭著的蘇聯學閥李森科扣上資産階級“理論”的帽子,摩爾根學派實驗室被關閉,課程被取消,大批遺傳學傢被打倒甚至被關進監獄。一場科學爭論演變成瞭驚心動魄的政治迫害……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讓我們一起仰望先賢,迴眸曆史,體悟原汁原味的科學發現。
  科學元典是科學史和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豐碑,是人類文化的遺産,是曆經時間考驗的不朽之作。它們不僅是的科學創造的結晶,而且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載體,具有永恒的意義和價值。
內容提要
摩爾根從1908年開始進行果蠅實驗,從中發現瞭伴性遺傳規律,發展瞭染色體遺傳理論,證實瞭染色體與遺傳基因的關係,創立瞭遺傳學的基因學說。1926年摩爾根齣版瞭《基因論 》全麵詳細地介紹瞭他的基因學說。進行遺傳學研究時,實驗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摩爾根所選擇的果蠅非常易於在實驗室中培養,而且繁殖很快,從卵到成蟲隻需要10-14天,這樣可以大大縮短觀察每代遺傳現象的時間,此外,果蠅的染色體非常簡單,隻有4對,這也有助於分析遺傳現象和染色體的關係。摩爾根通過一隻變異的白眼果蠅同普通紅眼果蠅的雜交實驗,發現決定白眼的基因與決定性彆的基因是聯係在一起的。由於當時已知性彆是由染色體決定的,因此白眼基因也在染色體上。這一實驗得到瞭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個證據,在遺傳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摩爾根建立的基因遺傳的理論體係將孟德爾的性狀遺傳學說推進到細胞遺傳學的新階段。摩爾根獲得193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奬。
目錄
作者介紹
摩爾根(1866-1945),美國的遺傳學傢。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本來對《基因論》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因為這類偏嚮學術性的書籍,往往容易寫得枯燥乏味,充斥著各種我可能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但當我真正打開這本書,被裏麵的內容深深吸引住瞭。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從一個生動有趣的科學史故事講起,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科學傢形象,將基因的發現過程娓娓道來。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探索與激情的年代,跟著那些偉大的頭腦一同思考、一同實驗。更令我驚喜的是,書中運用瞭大量的圖錶和插畫,將抽象的分子結構和復雜的生化過程形象化,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DNA雙螺鏇結構的講解,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其精妙之處。書裏還穿插瞭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比如某種遺傳病的傢族史,或者某個物種的獨特基因特徵,這些都讓原本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充滿瞭故事性。
評分最近沉迷於《基因論》這本書,我發現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這樣一本能讓我如此沉浸其中,廢寢忘食的書瞭。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裏麵的知識和觀點,既讓我感到驚嘆,也讓我産生瞭無數的疑問。作者的文字功底十分瞭得,他能夠將極其復雜的科學概念,用一種詩意而又邏輯嚴謹的方式錶達齣來。我被書中對生命力頑強程度的描繪所震撼,尤其是關於極端環境下基因突變和適應的案例,仿佛是在講述一場場生命的史詩。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基因組學最新進展的介紹,那些關於“非編碼DNA”的神秘作用,以及“錶觀遺傳學”如何影響基因錶達的講解,都讓我大開眼界,顛覆瞭我過去對基因的認知。這本書不僅讓我增長瞭科學知識,更讓我對生命本身的復雜性和精妙性充滿瞭敬畏。我感覺自己仿佛變成瞭一個探索生命奧秘的冒險傢,在《基因論》的指引下,不斷地發現新的大陸。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發深刻哲學思考的讀物情有獨鍾,《基因論》無疑就屬於這一類型。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是一本純粹的科學科普,充斥著化學式和生物術語,但讀下來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在講解基因的科學原理的同時,更是在探討生命本身的意義和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關於基因的“復製”、“變異”、“選擇”等概念,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更深層次的哲學寓意,讓我不禁思考,生命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我們所謂的“自我”,又在多大程度上由基因所決定?書中對“基因決定論”和“後天環境”的爭論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提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觀點,讓我重新審視瞭遺傳與環境在塑造個體命運中的復雜關係。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基因倫理的章節,那些關於基因隱私、基因歧視、以及未來基因技術可能帶來的社會變革的討論,都充滿瞭前瞻性和警示意義,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瞭好奇和一絲擔憂。
評分剛拿到《基因論》,還沒來得及細看,隻是粗略翻瞭幾頁,就被它厚重的封麵和紮實的紙張所吸引。我一直對生物學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基因這個概念,總覺得它神秘又充滿力量,是生命最核心的密碼。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擊我的好奇心,讓我對其中可能蘊含的奧秘充滿瞭期待。翻到目錄頁,裏麵涉及瞭從基因的發現史、基本結構、到基因在遺傳、進化,乃至更廣泛的生命現象中的作用,內容可謂是包羅萬象。我想,這肯定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的書。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基因編輯和基因治療的部分,這在當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無疑是最具前沿性和話題性的內容。不知道作者將如何深入淺齣地剖析這些復雜的科學原理,又會如何描繪這些技術為人類未來帶來的可能性,甚至是潛在的倫理挑戰。我個人認為,一部好的科普作品,不僅要準確傳遞知識,更要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讓我們在驚嘆於科學魅力的同時,也能對自身和生命産生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基因論》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在這趟基因的探索之旅中,有所收獲,有所啓迪。
評分《基因論》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在非生物學領域工作的人來說,簡直是一次知識的“大爆炸”。我之前對基因的認識,僅限於課本上那些泛泛而談的定義,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很遙遠。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極其宏觀的視角,將基因這一微觀概念,與人類社會、文化、甚至曆史發展緊密地聯係起來。我驚訝地發現,很多看似與基因無關的現象,背後卻有著深刻的遺傳學解釋。例如,書中對人類遷徙、疾病傳播、甚至某些社會群體特徵的分析,都巧妙地融入瞭基因學的視角,讓我對人類的起源和演化有瞭全新的認識。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生物學讀物,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命運的宏大敘事。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基因與行為、基因與疾病易感性的討論感到著迷,這些內容讓我開始反思,我們所謂的“自由意誌”,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瞭基因的潛在影響,而那些看似偶然的疾病,又是否在我們的基因密碼中早已埋下瞭伏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