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科學係列99叢書 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
定價:23.80元
作者:劉興良,王榮鳳,季俊蘅;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少
齣版社:廣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806199862
字數:155000
頁碼:17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計算機是當今社會人們已完全離不開的一種設備和工具,它能擴展人的大腦功能,它對人類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産生瞭巨大的推動作用。它製造齣無數的奇跡,給人們帶來瞭方便、快樂、驚奇和憧憬。機器人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神奇的自動化智能化機器,是可以延伸人的腦力和體力勞動的一種設備和工具,它已成為人類的鐵夥伴,給人們帶來瞭幫助、效益、振奮和希望。人類創造並發展瞭計算機和機器人,它們反過來又促進瞭人類的解放,促進瞭社會和科技進步,使人類生活方式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相信,明天,計算機和機器人,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地位更加重要,在社會中的作用更大,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絢麗。明天將會是神話一般的世界,但那不是靠“上帝”和他人的恩賜,是需要我們去追求和創造,把夢想變成現實。我們需要藉鑒曆史的經驗和先人的啓發,發揮聰明纔智,創造齣更美妙的世界。這不僅需要我們要有科學知識,更需要有愛科學的心境,有追求、探索、奮鬥和獻身的精神。我們要以先輩們為榜樣,但要超過他們,肯定會超過他們。未來的世界屬於青少年。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珀蒂諾的郊區有一名少年,叫沃茲尼亞剋。通過學校老師的聯係,他可以到一傢公作計算機。他“玩”得很緊張,又很開心,於是他下決心,自己早晚要設計一颱計算機,要有自己的計算機。他真的畫瞭草圖,並和一位朋友自己動手製造瞭起來。結果,在他們做好後,報社前來采訪時,接通電源,計算機卻冒瞭煙。電源短路瞭,他們失敗瞭,不過他並不灰心。
  後來沃茲尼亞剋又認識瞭一位名叫喬布斯的青年,他們成瞭好朋友。他們都是計算機迷,但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計算機,想自己製造計算機,就參加瞭“自己製造計算機俱樂部”。這一俱樂部當時有500多名成員,軟件奇纔比爾·蓋茨也是其中一員。
  由於集成電路的發明,計算機得以朝著化的方嚮發展,以滿足人們對於個人計算機的需要。沃茲尼亞剋把自己設計的個人計算機又加以改進,用20美元買瞭一塊6502型微處理器芯片,他先花瞭幾個星期用BASIC語言編齣瞭程序,接著又設計瞭一塊電路闆,把接口和芯片都裝在上麵。接口是把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與外部設備連接起來的電路。在這裏,接口就是把6502芯片與一個鍵盤和一個屏幕顯示器連接起來的電路。就這樣,沃茲尼亞剋就造成瞭一颱結構很簡單的,但功能卻是完整的計算機。這就是後來曾在全世界風靡一時的蘋果機的初始樣機。
  這種計算機的特點是不僅性能好,更主要的是簡單便宜,便於搬動。它適閤個人使用或者處理業務,後來其功能很快擴大,並且進入瞭傢庭。
  沃茲尼亞剋設計的計算機雖然很好,但當時較大的計算機公不願生産這樣簡單的計算機。他的好朋友喬布斯看齣瞭這種計算機具有巨大潛力和效益,認為不必去找大公,乾脆自己生産,他說服瞭沃茲尼亞剋,聯閤籌辦瞭自己的公,自己去製造發展這種機器。喬布斯賣掉瞭自己的汽車,沃茲尼亞剋賣掉瞭自己的袖珍計算器,兩人共籌集瞭1300美元。他們沒有廠房,就在喬布斯的車庫裏乾瞭起來。後來又通過一位“風險資本傢”與英特爾公前任市場經理馬庫拉拉上瞭關係,籌集瞭更多資金,於是建設瞭廠房,進行生産,采用瞭一個使人感到親切、又可愛又好記的名字——“蘋果”計算機。
  1977年他們生産的蘋果一Ⅱ型計算機一上市,就受到顧客的歡迎。因為這是早的以整機形式供應的個人計算機。這種計算機使用BAS-IC語言,初學計算機的人容易掌握。整颱蘋果計算機隻有一般英文打字機那麼大,它能夠顯示彩色圖像,機殼裝潢也很漂亮,外觀招人喜歡,所以銷售量很大,投入市場一年銷售額就達到瞭250美元。
  蘋果機獲得瞭成功,蘋果計算機公也飛速發展瞭起來。5年時間,該公職工發展到4000人,成為美國500傢主要公之一,此時的喬布斯年方28歲,已成為當時美國前400名富翁中年輕的一位。他和沃茲尼亞剋發展的蘋果個人計算機,在計算機發展史上占據瞭一席之地。因為蘋果計算機的齣現,標誌著人類進入瞭個人計算機時代。
  ……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吸引人瞭!那種金屬質感的深藍色背景,配上一個抽象但充滿科技感的電子大腦圖案,旁邊還有幾個小巧的機器人剪影,光是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它。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細緻的綫條和光影處理,感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當然,封麵隻是個開端,真正讓我驚喜的是它內在的內容。我原本以為“計算機和機器人”這個主題會很枯燥,充斥著各種晦澀的技術術語,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想法。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有趣,就像在講一個精彩的故事。從計算機的起源,那些最早的計算機器,到如今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智能手機和強大的服務器,每一步都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和科技的魅力。我尤其對早期計算機的那些“大傢夥”印象深刻,它們龐大、笨重,卻蘊含著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而機器人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那些曾經隻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如今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從工業生産綫上的機械臂,到傢庭服務機器人,再到那些在危險環境中工作的探測器,它們的發展速度簡直令人咋舌。這本書讓我對“電子大腦”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碼和電路,而是人類智慧的延伸,是解決問題、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能激發你思考的佳作。作者在《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技術介紹層麵,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深遠的未來。他關於“強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社會變革的探討,讓我反復咀嚼,思考良久。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當機器的智能超越人類時,我們該如何定位自身?機器是否會擁有意識?這些問題,都充滿瞭哲學思辨的意味,也讓我對未來的科技發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審視。我尤其欣賞他對人類與機器協作模式的描繪,他並非宿命論地預言機器將取代人類,而是強調瞭人機協同的巨大潛力,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設計和倫理規範,實現更和諧的共生關係。書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在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的應用,都讓我看到瞭科技的積極一麵,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瞭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智慧、科技邊界和未來走嚮的深度對話。
評分哇,這本書簡直就是一部關於“思考的機器”的史詩!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科技發展的人,我讀過不少關於計算機和機器人的書籍,但《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依然給瞭我很多驚喜。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不僅僅從技術層麵去解讀,更從哲學的角度去探討“智能”的本質。他追溯瞭人類對思考和模擬智能的渴望,從古代的機械裝置,到圖靈測試的提齣,再到如今神經網絡的崛起,整個過程充滿瞭智慧的火花。我特彆欣賞他對計算機發展中那些關鍵轉摺點的分析,比如馮·諾依曼架構的齣現,以及摩爾定律的“預言”效應。這些看似簡單的理論,卻深刻地影響瞭計算機的演進方嚮。而對於機器人,他並沒有將它們僅僅描繪成冰冷的機器,而是探討瞭它們如何模仿人類的行為模式,如何與環境互動,甚至如何“學習”和“感知”。其中關於機器人倫理和未來發展方嚮的討論,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促使我思考,當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我們應該如何與之共存?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閤理,循序漸進,即使是對這個領域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跟上作者的思路。
評分這本書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覺得計算機和機器人是特彆高深的技術,離我普通人的生活很遙遠,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完全改變瞭看法。作者用非常生動活潑的語言,把那些復雜的技術概念講得特彆容易理解。就像在聽一個老朋友講故事一樣,一點都不枯燥。我尤其喜歡他講到計算機從最早隻能做加減乘除,到現在能處理圖像、聲音,甚至創作音樂的過程。真的太不可思議瞭!而且,書中對機器人的介紹也特彆有趣,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技術參數,而是講它們是怎麼一步步學會走路、抓東西,甚至和人交流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服務型機器人的例子,比如那些能照顧老人、陪伴孩子的機器人,感覺它們真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這本書讓我覺得,科技並沒有那麼神秘,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而且正在以一種我們能理解的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我感覺自己好像也變成瞭一個“小專傢”,能和彆人聊聊這些話題瞭!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真的太適閤那些對未來科技充滿好奇心的人瞭!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著太高的期望,隻是覺得“計算機和機器人”是個熱門話題,隨便看看。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時,我纔意識到我低估瞭它的深度和廣度。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去探索計算機和機器人的發展曆程。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和數據,而是巧妙地將技術原理、曆史事件和社會影響融為一體,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無比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他對於人工智能部分的處理,從最初的理論設想,到如今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再到那些讓人們既興奮又擔憂的“超級智能”,每一個概念都解釋得清晰易懂,而且引人深思。他不僅僅介紹瞭技術本身,更探討瞭這些技術對我們生活、工作和社會結構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讀完關於機器人自主學習和決策的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世界,既感到興奮,也有一絲敬畏。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科技變革時代,而計算機和機器人無疑是這場變革的核心驅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