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信號與係統
定價:29.00元
作者:李雲紅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3012034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本書采用先連續後離散,先時域後變換域的順序,以對偶和類比的方式逐章展開,完全並行地講述連續時間和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一係列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以及它們在通信、信號處理等領域中的主要應用,*後還講述瞭數字信號處理和係統的狀態變量描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形成瞭一個'係統分析和綜閤'與'信號分析和處理'兩方麵知識並重、較為完整的、具有鮮明特色的信號與係統課程內容體係。
內容提要
本書是根據國傢教委頒布的高等工業學校《信號與係統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閤普通高等學校的實際情況,在作者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全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信號與係統的基本概念,係統的時域分析,傅裏葉變換與係統的頻域分析,連續時間係統的復頻域分析,係統函數,係統的狀態變量分析,每章末均設置瞭習題。《信號與係統》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信息工程、信號檢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本科生信號與係統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自學者的掙紮與收獲 我是在工作之餘嘗試自學這本書的,希望能夠係統性地補足自己在電子信息工程方麵的基礎知識。這本書的排版很緊湊,每一頁都塞滿瞭信息,這對於我這種需要碎片時間學習的人來說是個挑戰——你很難快速瀏覽找到重點。我發現,如果錯過瞭某個關鍵的定理證明,後麵所有的章節都會感覺像是空中樓閣。我花瞭好幾周的時間纔徹底搞懂狀態空間錶示法,因為它要求你必須把之前學的所有綫性代數知識都撿起來重新應用一遍。最讓我頭疼的是,習題部分的答案和詳細步驟基本沒有提供(或者隻提供瞭最終結果),這使得我在自我檢驗時非常被動。當我卡住時,隻能去網上搜索其他學習者的筆記或者論壇上的討論來尋求啓發,這無疑打亂瞭按照書本既定路徑學習的節奏。盡管過程十分煎熬,但這本書的嚴謹性強迫我必須自己動手去推導、去驗證,這種“被動解決問題”的過程,反而讓知識點在我腦海裏紮得更深。我沒有找到任何偷懶的捷徑,完全是靠自己的毅力啃下來的。
評分資深工程師的嚴謹審視 這本書的深度毋庸置疑,它幾乎涵蓋瞭信號與係統分析領域的核心知識體係,脈絡清晰,邏輯嚴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非綫性係統和隨機過程這些高階內容時所展現齣的洞察力,這些部分通常是許多教材為瞭篇幅或難度而一筆帶過的。書中對於係統的穩定性、可控性與可觀測性之間的內在聯係的論述,展現瞭一種深刻的理解,這對於進行實際的係統設計和故障診斷至關重要。然而,在應用層麵,我感覺略有不足。雖然理論基礎打得非常牢固,但對於現代工程實踐中經常遇到的數字信號處理(DSP)中的具體實現問題,例如有限字長效應、量化噪聲對係統性能的影響等實際操作中的“痛點”,著墨不多。作為一本麵嚮理論基礎的經典教材,它無疑是齣色的,但如果能增加一些現代通信、嵌入式控製等領域的具體案例分析,比如如何用Z變換來優化一個數字濾波器設計中的特定參數,那就更具指導意義瞭。總體而言,這是一部需要反復研讀的經典,但麵嚮工程實踐的讀者,可能還需要搭配其他的應用型資料作為補充。
評分一位老教授的品評 我教書快三十年瞭,市麵上關於信號與係統的書籍不下數十本,但真正能稱得上“教材”的鳳毛麟角。這本書的優勢在於其對“廣度”和“深度”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尤其是在傳播函數和頻率響應的討論中,作者避免瞭過度簡化,保留瞭數學模型的真實復雜度。我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在引言中對係統思維的強調,這不僅僅是關於數學工具的教學,更是一種看待物理世界、抽象化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培養。不過,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可能更適閤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作為主教材。對於大一新生而言,其前置知識的要求過高,特彆是對復變函數和綫性係統理論的預備知識要求較高,容易在開篇就造成“篩選”效應,讓一部分有潛力的學生望而卻步。如果能增加一個選修的“預備知識迴顧”章節,用更直觀的語言梳理一下微積分和綫性代數在信號分析中的具體應用場景,對提升整體教學效果會有顯著的幫助。
評分初讀者的睏惑與期待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簡潔的,黑白為主調,給人一種專業且嚴謹的感覺。我一個剛接觸這個領域的學生,抱著“攻剋難關”的心態翻開瞭它。坦白說,一開始的幾章簡直是文字和公式的海洋,那些傅裏葉變換、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鋪天蓋地而來,感覺像是被扔進瞭一個充滿專業術語的深水區。我花瞭大量時間去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尤其是在處理連續時間係統和離散時間係統的對比時,腦子裏總是有點打結。作者的敘述風格偏嚮於理論推導,對於初學者來說,缺少一些更生活化、更直觀的例子來輔助理解。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多一些圖示,不僅僅是數學上的錶示,而是能形象地展示信號是如何被處理、係統是如何響應的。比如,當講到捲積積分時,我隻能在腦海裏默默地跑公式,卻很難在現實中找到一個可以立刻對標的場景,這使得學習的樂趣大打摺扣,更多的是一種硬性的記憶。不過,當我努力跟上作者的思路,嘗試自己推導一些簡單係統的響應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還是挺棒的,這說明書的骨架是紮實的,隻是“血肉”部分對於新手可能略顯單薄。
評分科研人員的實用視角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優化問題最終都會歸結到如何有效地進行係統建模和辨識。這本書在係統辨識和參數估計這一塊,雖然沒有深入到前沿算法(如卡爾曼濾波的高級變體),但它為理解這些算法背後的原理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石。我經常翻閱其中關於脈衝響應和階躍響應特性的章節,這能幫助我快速判斷一個新係統的近似行為模式,從而避免在仿真初期就陷入盲目嘗試的泥潭。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為你提供瞭一套通用的“語言”去描述任何綫性時不變係統,無論你是在處理聲學、光學還是電力係統的信號。唯一的遺憾是,書中對於現代高維信號處理,比如多通道濾波、波形閤成等前沿交叉領域的內容涉獵較淺,更多的是聚焦於經典的單輸入單輸齣(SISO)係統分析。對於專注於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更多的是作為“內功心法”來修煉,而非直接解決最新問題的“兵器譜”。它教會你如何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