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虫图鉴 9787109235304 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RT

中国昆虫图鉴 9787109235304 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 著
图书标签:
  • 昆虫
  • 图鉴
  • 动物
  • 科普
  • 自然
  • 生物
  • 中国
  • 王凤龙
  • 周义和
  • 任广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35304
商品编码:2980039373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昆虫图鉴

定价:58.00元

作者: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092353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昆虫图鉴/中国有害生物图鉴》共分为七章,包括地下害虫、刺吸类害虫、食叶类害虫、潜叶和蛀食类害虫、贮烟害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收录了常见的害虫及天敌种类,其中包括68种害虫(包括软体动物)和33种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
  《中国昆虫图鉴/中国有害生物图鉴》重点介绍了害虫的为害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以及主要天敌种类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等,并附烟田常见昆虫的形态特征和害虫为害状图片。
  《中国昆虫图鉴/中国有害生物图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所介绍的害虫防治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供广叶生产技术人员、植物保护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昆虫图鉴》是一部全面且深入的昆虫学著作,由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等资深学者倾力编撰,书号为9787109235304。该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系统、详尽的中国昆虫种类信息平台,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知识空白,促进昆虫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发展。 内容概述: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针对中国丰富多样的昆虫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内容涵盖了昆虫纲内几乎所有主要类群,力求呈现中国昆虫多样性的全貌。从最常见的蜚蠊目、螳螂目、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脉翅目、螋蟌目、蜉蝣目、弹尾目,到一些相对不为公众熟知但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类群,都将得到细致的描述。 科学严谨的分类体系: 图鉴的编排严格遵循了现代昆虫学分类体系。书中将昆虫按照目、亚目、科、属、种等层级进行划分,力求科学、规范。对于每一个分类单元,都进行了清晰界定,并阐述了其在整个昆虫系统中的位置。这种严谨的分类方法,不仅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也为初学者构建了扎实的学科基础。 物种详尽的描述: 针对每一个被收录的物种,图鉴都提供了详尽的描述。这些描述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展示,更包含了对物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深入解读。 形态特征: 详细描述了物种的外部形态,包括体型大小、颜色、体节划分、附肢(触角、口器、足、翅)、翅脉、生殖器等关键鉴定特征。力求语言精准,术语规范,并辅以高清的插图和线图,以便读者能够准确识别。 生物学特性: 介绍了物种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和发育速度。还可能涉及繁殖方式、食物偏好、活动节律、行为习性(如捕食、防御、求偶、迁徙等)。 生态习性: 阐述了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包括其所栖息的环境(如森林、草原、湿地、农田、城市等)、对生境的要求,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如捕食者、猎物、寄生虫、共生关系等)。 地理分布: 提供了物种在中国境内的分布范围,具体到省、区、县等行政区划,并可能提及国外的主要分布区域。这有助于读者了解特定物种的地理隔离和演化历史。 精美逼真的高清图片: 作为一本图鉴,图片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收录了大量高质量的昆虫图片,这些图片均由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自然环境中拍摄,力求真实、清晰、准确地展现昆虫的形态美和生态姿态。图片不仅覆盖了物种的整体形态,还可能包括局部特写,如触角、翅脉、口器、足的细节,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这些图片将极大地增强读者的视觉体验,帮助他们更直观地认识和辨认昆虫。 实用价值与读者群体: 《中国昆虫图鉴》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其潜在读者群体包括: 昆虫学研究者: 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参考资料,帮助进行物种鉴定、分类研究、生态学调查等。 高等院校师生: 作为教学参考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昆虫分类学、形态学、生态学等知识。 林业、农业、环保工作者: 昆虫在这些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是害虫,有些是天敌,有些是授粉者,了解其种类和习性对于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监测等至关重要。 自然爱好者和科普工作者: 为对昆虫充满好奇的公众提供一个了解和学习的窗口,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博物爱好者和摄影师: 提供准确的物种信息,辅助其进行自然观察、摄影创作和标本采集。 编撰团队的专业背景: 本书的编撰团队由王凤龙、周义和、任广伟等在昆虫学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组成。他们拥有丰富的野外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文献梳理经验,对中国昆虫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是本书内容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保障。 潜在的补充内容(基于图书的通用特点推测,非直接内容): 虽然无法预知具体包含的所有细节,但一本详尽的图鉴通常还会包含以下元素,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学术价值: 关键的鉴定特征总结: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物种,可能会提供关键的鉴别点和对比信息。 生境类型介绍: 对中国不同生境下的代表性昆虫类群进行介绍,帮助读者理解昆虫与环境的关联。 保护生物学相关信息: 对于一些濒危或受保护的昆虫物种,可能会提及相关的保护现状和措施。 参考文献列表: 列出引用的相关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查阅和深入研究。 索引: 提供中英文名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查找。 总而言之,《中国昆虫图鉴》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昆虫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国昆虫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学术成果,更是激发公众对自然界奥秘探索兴趣的宝贵指南。通过本书,读者将能够系统、深入地认识中国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中国昆虫图鉴》,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心,以及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探求。我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但从小就对那些在草叶间、土壤里、甚至空气中飞舞的小生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寻宝图,带领我发现那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昆虫世界。我脑海中想象的,是一本能够让我随时随地翻阅,并且能够解答我心中疑惑的工具书。比如说,当我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或者一只飞舞的蝴蝶时,我希望能迅速地在书中找到它的名字,了解它的家族背景,甚至知道它最喜欢在哪里出现,以什么为食。我期望这本书的语言能够通俗易懂,即使是对昆虫学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昆虫分类的基本知识,让我明白不同昆虫之间是如何区分和联系的。此外,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昆虫在民间传说、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或者一些有趣的昆虫故事,那将极大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多地走出户外,去观察、去发现、去记录,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评分

作为一个对自然摄影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丰富昆虫物种信息,并且图像质量极佳的参考书。这次《中国昆虫图鉴》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多年的期盼。我了解到该书的作者团队在昆虫领域享有盛誉,并且拥有扎实的学术功底,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专业性充满了信心。我期望这本书能够覆盖中国境内种类繁多的昆虫,从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到形态各异的甲虫,再到那些夜间活动的蛾类。我希望它能够提供清晰、准确的昆虫照片,最好是能够展现出昆虫各个角度的细节,这样我才能在拍摄时更好地捕捉它们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昆虫的详细鉴定信息,包括关键的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以及生境偏好。这对于我进行野外拍摄和记录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录,更能成为我学习昆虫形态学和分类学的得力助手。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昆虫拍摄技巧或者相机设置的建议,那就更加完美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户外探索的得力伙伴,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录那些我镜头下的生灵。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生物爱好者,我一直对昆虫的世界充满好奇。市面上关于昆虫的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这次我入手了这本《中国昆虫图鉴》,纯粹是被它的厚度和扎实的编撰团队所吸引。我了解到它的作者们都是在昆虫学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有了极大的信心。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昆虫分类体系,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不同科、属、种的昆虫。我想知道,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究竟隐藏着多少种类的昆虫,它们又各自有着怎样的分布区域和生态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物种的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地探讨昆虫的进化、生理、行为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比如,了解一些昆虫的趋光性、拟态、或者共生关系,都会极大地拓展我的认知边界。我尤其关注一些具有重要经济或医学意义的昆虫,比如传粉昆虫、害虫以及疾病传播媒介。了解它们,不仅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与这些昆虫相关的环境问题。我希望这本书的插图能够达到学术研究的级别,准确还原昆虫的形态,并且附带一些解剖学图示,这样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好奇与尊重。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常常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而昆虫作为其中最庞大、最多样化的一类,更是让我着迷。我希望这本《中国昆虫图鉴》能够成为我了解我们国家丰富昆虫资源的“百科全书”。我期待它能够涵盖从最常见到相对罕见的各种昆虫,让我能够认识到我们身边究竟生活着多少种神奇的生命。我希望书中不仅有精准的物种名称和分类信息,更能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生态作用,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如,了解一些昆虫在农耕文明中的角色,或者它们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意象,都将极大地丰富我对它们的认知。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关注到一些濒危或者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昆虫物种,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观察和记录昆虫的建议,鼓励大家亲近自然,从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身边的昆虫做出贡献。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份连接我与这片土地上生灵的情感纽带。

评分

这本书我买来是希望对我们当地的一些常见昆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毕竟这片土地上生命的奇迹俯拾皆是,而昆虫又是其中最不起眼也最令人着迷的一类。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其他的科普读物,但总觉得内容要么过于艰深,要么过于浅薄,难以满足我对知识的渴求。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的介绍,被其中精美的插图和丰富的物种信息所吸引,尤其是它标注的“图鉴”二字,让我对它能提供清晰直观的辨识依据充满了期待。我特别希望它能够涵盖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昆虫,比如花园里的瓢虫、树上的蝉、墙角的蜘蛛等等,最好能配有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这样我才能真正学会区分它们,而不是一概而论地称之为“虫子”。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介绍一些昆虫的生活习性,比如它们如何觅食、繁殖、过冬,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了解这些,能让我对这些小生命有更深的敬畏和喜爱,也能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个人对昆虫的外形美有着特殊的偏爱,所以书中插图的质量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它们能够清晰、准确,甚至带有艺术感,能够展现出昆虫令人惊叹的结构和色彩。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昆虫的趣味知识或者历史文化典故,那就更锦上添花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探索自然世界的一扇窗口,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生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