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

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立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思维导图
  • 科普
  • 科学
  • 历史
  • 知识
  • 学习
  • 图解
  • 趣味科学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4896
商品编码:2980168118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2-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本书是“思维导图看科学史”系列之1,本书沿着时间的脉络,重温了人类科学的伟大历程,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文明史的发端、科学的黎明、中世纪欧洲科学、中guo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及高科技时代。本书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将科学家的趣闻妙事穿插其中,配有生动的漫画,*大地增加了图书的趣味性,并且思维导图有利于kai启青少年大脑的无限潜能。 本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可作为基础读物,适合青少年、教师以及大众读者参考、阅读,也可作为*高公众科学素养之读本。

关联推荐
《化学的故事》是“思维导图看科学史”之1,本丛书还包括《数学的故事》、《科学的故事》、《天文学的故事》、《物理的故事》。
1.思维导图可激发青少年大脑的无限潜能,是中小学生*可*得的课外读物。
2.*略科学名家的奇闻妙事,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3.小故事+漫画,拓宽你的知识,放松你的心情。
4.科学家的思维是这样炼成的。&xbsp;
目录
1 科学文明史的发端/1 1.1古埃及文明/2 1.1.1古埃及文字和历*/2 1.1.2古埃及数学和医学/4 1.1.3古埃及建筑和其他/7 1.2古巴比伦文明/10 1.3古印度文明/13 1.3.1古印度天文学/13 1.3.2古印度数学和医学/15 1.3.3古印度建筑和其他/19 1.4中guo古代文明/21 1.4.1文字/21 1.4.2冶金/24 1.4.3医药/261 科学文明史的发端/1
1.1古埃及文明/2
1.1.1古埃及文字和历*/2
1.1.2古埃及数学和医学/4
1.1.3古埃及建筑和其他/7
1.2古巴比伦文明/10
1.3古印度文明/13
1.3.1古印度天文学/13
1.3.2古印度数学和医学/15
1.3.3古印度建筑和其他/19
1.4中guo古代文明/21
1.4.1文字/21
1.4.2冶金/24
1.4.3医药/26
1.4.4天文/29
2 科学的黎明/33
2.1古希腊时代的科学/34
2.1.1爱奥尼亚时期/34
2.1.2雅典时期/40
2.1.3亚里士多德时代/48
2.2希腊化时代的科学/52
2.3古罗马时代的科学/56
3 中世纪欧洲科学/59
3.1阿拉伯-伊斯兰科学时代/60
3.1.1数学和天文学/60
3.1.2医学、化学和物理/63
3.1.3生物和地理/68
3.2文艺复兴时代/71
3.2.1旷世奇才——莱奥纳多·达·芬奇/71
3.2.2敲响“地心说”丧钟的尼古拉·哥白尼/74
3.2.3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乔尔丹诺·布鲁诺/79
3.2.4 “天空立*者”——约翰·kai普勒/81
3.2.5磁力学的先驱——威廉·吉尔伯特/85
4 中guo科学/87
4.1四大发明/88
4.2中医药学/92
4.3数学/94
5 近代科学/96
5.1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97
5.1.1近代物理学之父——伽利略/97
5.1.2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帕斯卡/102
5.1.3惠更斯的振动研究/105
5.1.4经典力学之父——牛顿/108
5.1.5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儿/112
5.1.6近代化学之父——玻义耳/116
5.1.7近代RE*TI解剖学的创始人——维萨里/119
5.1.8血液循环的发现/121
5.1.9显微镜和微生物的发现/125
5.218世纪科学与产业革命/128
5.2.1蒸汽机与工业革命/128
5.2.2热学的形成与发展/133
5.2.3电学的发展/136
5.2.4化学的兴起与化学革命/140
5.2.5生物学的发展/144
5.2.6天文学的发展/147
5.2.7应用数学的发展/151
5.319世纪科学的大发展/155
5.3.1热力学/155
5.3.2电磁学/159
5.3.3光学/163
5.3.4化学/165
5.3.5生物学/169
5.3.6天文学/173
5.3.7地理学/175
6 现代科学/179
6.1现代物理学的发展/180
6.1.1物理学的三大发现/180
6.1.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182
6.1.3量子力学的诞生/184
6.1.4质子和中子的发现/188
6.2现代化学的发展/190
6.2.1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190
6.2.2化学键的*出/192
6.3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195
6.3.1染色体的发现/195
6.3.2分子生物学的诞生/197
7 高科技时代/200
7.1航空航天时代/201
7.2电子技术与信息时代/205
科学名家索引/209
参考文献/210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起死回生”的典故 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guo,虢太子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扁鹊问道:“太子患何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说:“你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不肯通报,而且还嘲讽扁鹊。扁鹊气愤地说:“我秦越人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翕动,从其大腿摸到阴部也该是温热的。”虢君得知,大吃1惊,赶快接见扁鹊说:“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先生路过小guo,幸亏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寡人的幸运!有先生救助,吾儿能活命;没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尸体mai在山沟了。”说着“流涕长潸”,哭得十分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现-在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订中央百会xue扎了1针,过1会儿,太子便苏醒过来。接着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肋下做药熨疗*。不久,太子坐了起来,又服了20天汤药,便完全康复了。后世所谓的“起死回生”典故,即源于此处。 ◆谦虚谨慎的名医 盛誉之下,扁鹊却从不以此炫耀声名,表现出他谦虚谨慎的美德,足以垂范于后人。据传有1次魏文waxg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3人,均精于医术,到底哪1位**呢?”扁鹊答:“长兄**,中兄次之,我*差。”文waxg再问:“那么为什么你*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qiax。由于1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因此他的名气无*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1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因此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1般人都看到我能做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1类的大手术,因此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guo。”
好的,这是一份图书简介,内容涵盖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发展脉络,旨在激发读者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 《宇宙的奥秘与生命的起源:一部跨越时空的科学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传统的教科书,而是一次宏大而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索之旅。它带领读者穿越数千年的人类智慧长河,从古老的文明对星空的仰望,到现代科学对微观世界的精妙描绘,旨在勾勒出一幅包罗万象的自然科学图景。我们力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那些定义了我们理解世界方式的重大发现、关键理论及其背后的科学精神。 第一部分:星辰的低语——天文学与宇宙的结构 人类文明的起点,常常伴随着对头顶星空的困惑与敬畏。本部分从古代文明(如巴比伦、埃及、玛雅)的观测实践切入,探讨人类如何从朴素的“地心说”逐步迈向科学的宇宙观。我们将详细回顾哥白尼的日心说革命,伽利略利用望远镜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精确描述。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何为整个太阳系建立起一个宏伟的、可预测的机械模型。但宇宙的故事远未结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特别是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传统认知。读者将了解到黑洞的奇特性质、引力的透镜效应,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论如何成为我们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主流模型。我们将简要介绍暗物质与暗能量这些当代天文学面临的最大谜团,展示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本质。 第二部分:物质的法则——经典与现代物理学 如果说天文学描绘了宏观宇宙的骨架,那么物理学则探究了构成这一切的基本规则。本部分从亚里士多德的朴素物理观讲起,过渡到伽利略和牛顿力学的确立,解释了力和运动如何被量化和精确预测。我们将详细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这些定律不仅支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理解地球气候和恒星能量输出的基础。 然而,进入20世纪,微观世界展现出令人困惑的量子特性。本部分将重点介绍量子力学的诞生:普朗克对能量量子化的假设,玻尔对原子结构的解释,以及薛定谔方程所描绘的波粒二象性。我们将探讨测不准原理如何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决定论,并简要介绍标准模型——当前描述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论框架,包括夸克、轻子以及传递力的玻色子。这些理论的建立,标志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第三部分:元素的交响——化学的演进与物质的转化 化学,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本部分追溯了炼金术的实践与局限,探讨了拉瓦锡如何通过精确的定量实验,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关注道尔顿原子理论的提出,它将物质的构成归结为不可分割的原子。 原子内部结构的揭示,是化学发展的关键。我们将梳理从汤姆孙发现电子到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的历程,这直接导向了元素周期表的完善。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不仅是对已知元素的整理,更是对未来待发现元素的精准预言。随后,我们将探讨化学键的本质——离子键、共价键以及金属键,解释了物质千变万化的结构和性质是如何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此外,我们将涵盖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以及催化剂在加速化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第四部分:生命的奥秘——从细胞到基因的探索 科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于理解我们自身——生命。本部分将从早期对生命的朴素观察开始,过渡到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发现微生物的震撼。罗伯特·胡克对软木塞细胞结构的观察,最终引向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这一理论将所有生命形式统一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之下。 对生命活动本质的追问,促使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更深层次的分子结构。我们将详细介绍酶如何作为生物催化剂,驱动着复杂的生命化学反应。随后,我们将聚焦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一结构不仅揭示了遗传信息的存储方式,更催生了分子生物学。读者将了解到遗传密码的破译、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看待生命和疾病的方式。 总结:科学精神的传承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在强调一个核心主题:科学并非一堆孤立的事实,而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充满辩论和灵感的动态过程。从伽利略冒着风险的观察,到居里夫人的艰苦提炼,再到图灵对计算本质的思考,本书旨在展现科学家们面对未知时的批判性思维、严谨的实验态度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它鼓励读者不仅要“知道”科学的结论,更要理解科学“如何”得出这些结论,从而以一种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与生命交织的奇妙世界。 ---

用户评价

评分

《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这本书,我真的太惊喜了!当初下单的时候,还在犹豫,毕竟“科学史”这个话题听起来就有点枯燥,而且我平时也不是那种特别喜欢啃大部头理论的人。但是拿到手之后,就被这封面设计吸引了,很简洁大气,充满探索感。翻开内页,第一感觉就是“哇!原来科学史可以这么有意思!”。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思维导图”形式。我一直觉得,传统的历史叙述虽然扎实,但信息量太大,容易让人迷失在细节里。而这本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庞杂的科学发展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就像是给我的大脑画了一张藏宝图。 从古希腊的哲学思辨,到中世纪的炼金术,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每一个重要的时期、每一个关键的人物、每一项划时代的发现,都被巧妙地整合在一张张精美的思维导图中。这种可视化呈现,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快速抓住科学史的核心线索。而且,导图的设计也很人性化,节点之间的连接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顺藤摸瓜,一点点地深入了解。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不同科学分支(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的关系时,是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科学的发展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堆砌,而是真正理解了科学是如何一步步演进,互相促进的。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改变世界进程的伟大思想和发现。《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科学发展脉络的一扇新大门。一开始,我看到“思维导图”这个概念,心里还多少有点疑虑,不知道这种形式能否承载起厚重的科学史内容。但当我真正捧起这本书,一页页翻阅下去,那种震撼和惊喜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是它将抽象的概念和漫长的历史时间线,通过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变得具象化、逻辑化。我感觉就像在探索一个庞大的知识迷宫,但思维导图就是里面的路标和地图,指引我清晰地看到科学的起源、分支、交叉以及突破。从古埃及人对天文的观测,到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科学传承,再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爆发,每一个重要的阶段,每一个关键的人物,都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在思维导图的网络中清晰可见。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的智慧是如何一步步突破未知感到着迷,尤其是科学的演进过程,那种从模糊到清晰,从猜测到求证的逻辑链条,总能让我拍案叫绝。我一直以为读科学史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能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耐心去消化。直到我翻开了《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科学史”的刻板印象。它的叙述方式非常新颖,用思维导图贯穿始终,把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演进过程变得生动形象。 我记得其中有一张关于牛顿力学体系形成的思维导图,从伽利略的落体实验,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每一步都连接得恰到好处。我甚至能感受到那些科学家们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构建起宏伟的科学大厦的。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事实,它还很注重解释“为什么”。为什么某个理论会诞生?为什么某个发现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深入的探究,让我对科学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仅是知道“是什么”,更能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不是科班出身,但又对科学的演进过程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来说,《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这本书绝对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了解科学史,不仅是了解科学知识本身,更是理解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但以往接触到的许多科学史书籍,往往偏重于理论的深度,阅读起来会有些吃力。而这本书,凭借其独特的“思维导图”呈现方式,大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同时也保持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和理论演变时,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辅助理解的。比如,当涉及到量子力学的发展,涉及到的概念之多、之抽象,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梳理,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通过精巧的导图设计,将哥本哈根学派、德布罗意物质波、薛定谔方程等关键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跟着一张航海图,在科学的海洋中,清晰地看到了各个岛屿(科学发现)之间的航线(发展逻辑)。

评分

说实话,我平时对科学话题的兴趣也就停留在科普读物和一些纪录片上,对于系统性的科学史了解不多,总觉得那是专业人士才需要钻研的领域。《科学的故事-思维导图看科学史》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思维导图”形式,简直是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的福音。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一段一段地堆砌文字,而是用清晰的图示,将复杂的科学发展历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展现出来。 我特别喜欢它处理一些关键转折点的方式。比如,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到近代科学的崛起,这个巨大的跨越是如何发生的?这本书通过一个个节点,串联起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思想、实验,甚至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让你能直观地看到科学思维的转变。我还能清晰地梳理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的交叉与影响,比如光学的发展如何促进了天文学的进步,化学的某些发现又如何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这种网状的知识结构,比单线性的叙述更能帮助我建立起对科学整体的认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