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东方暨白

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东方暨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东方暨白 著
图书标签:
  • 指南针
  • 历史
  • 科学史
  • 科技史
  • 中国古代科技
  • 发明
  • 发现
  • 中世纪
  • 东方科学
  • 图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典则俊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915629
商品编码:2983103913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7-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书名 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作者 东方暨白
定价 69.00元
ISBN号 9787564915629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7-01
版次 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重量:0.4
版次:1 字数: 页码:
  插图












  目录

  内容提要
一柄形似“汤勺”的司南——世界上早的指南针,在公元前5世纪的中诞生了。这柄“汤勺”生来不同凡响,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一种什么样的魔力使得这柄“汤勺”在此后的人类历史进程中叱咤风云、唤醒了沉睡的资产阶级的勃勃野心、开辟了世界市场、建立了殖民地、加速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呢?本书将采取纵向(指南针的历史演变)为经、横向(讲述某一时期的故事)为纬的编排体例,采用故事、图片、文字三者结合的表达方式,为您讲解您所不知道的指南针的故事。
推荐理由
《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内容亮点:
●亮点一以讲叙故事为主,以精美插图为辅,图文并茂。
●亮点二全景、多方位地展示我古代劳动人民众多的科学发明和创造。
●亮点三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可读性并重。
●亮点四把*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的梦想”与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和实实在在地做事结合起来。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将指南针放在人类历史这条长河中,理清指南针的发展脉络。它采用生动鲜活的故事、栩栩如生的图画、现代化的语言表达,外加独创性的编排技巧,为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阅读盛宴,并借助这场盛宴,希望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能够体会到此书中所蕴含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东方暨白,真名张建,教授,原华中科技大学《语言研究》杂志编辑。策划并已出的重点书目有《鬼谷子(全书)》(陕西旅游出版社1991年版)、《大千语言世界丛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鬼谷子实用智谋大全》(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4年版)、《智囊补实用奇谋大全》(气象出版社 1997年版)、《人生六技丛书》 (气象出版社 1999年版)、《中华吉祥话通书》(气象出版社 2003年版)、《民间神佑大通书》(气象出版社 2005年版)、《活学活用中古代智谋经典丛书》(中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等。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东方暨白》之外,其他图书的详细简介。 --- 图书名称:《星辰的低语:古代航海术与天文导航的奥秘》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早期在海洋和陆地导航方面所依赖的精妙技艺——天文导航。在指南针尚未普及或尚未被广泛应用于远洋航行之前,星星、太阳和月亮构成了人类最可靠的“活地图”。这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大航海时代之前那段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岁月,揭示古代航海家如何解读天象,穿越浩瀚的海洋,绘制出最早的世界地图。 第一部分:天体与方位的最初认知 人类对天空的观察始于最原始的需求——判断时间、季节和方向。本书首先考察了古代文明(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玛雅以及早期的中国文明)如何将天体的运行规律与农业生产和祭祀活动相结合。我们审视了日晷和圭表等早期计时和定向工具的原理及其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太阳在一天中的升落轨迹来确定基本方位,以及随着季节变化,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如何帮助早期制图者理解地球的尺度。 更引人入胜的是对北极星(或当时观测到的“天极”)的识别与利用。在北半球,北极星几乎固定不动的位置,使其成为最稳定的导航参考点。书中详细描述了不同文化中对星空的命名和星座的划分,例如古希腊的托勒密星表、阿拉伯世界的星图,以及中国古代的“三垣二十八宿”体系。我们探讨了这些星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工具(如观星筒或浑象的雏形),以及它们如何服务于早期的星位导航。 第二部分:纬度测量的艺术——高度角的秘密 确定东西方向相对容易,但精准地确定南北位置(纬度)是古代航海面临的巨大挑战。本书细致地剖析了古代科学家和水手们为解决这一难题所发展出的复杂技术。 高程测量工具是本部分的核心。我们详细介绍了星盘(Astrolabe)的结构、制造工艺及其在海上的应用。星盘不仅仅是一个测量工具,它融合了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知识。书中会重现航海家如何使用星盘测量特定星体(如北极星或某颗标志性恒星)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并将这一角度与已知的星表进行比对,从而推算出船只所处的纬度。 此外,我们还将对比不同文明发展出的其他纬度测量工具,如象限仪(Quadrant)和交会仪(Cross-staff,或称测天杆)。这些工具的设计原理虽然相似,但在实际操作的精确性和易用性上各有千秋。书中配有大量插图,直观展示这些精美仪器的结构和使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几何原理是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得以实现的。 第三部分:穿越海洋的“隐形经纬网”——测定经度与时间 纬度测量的成熟并不意味着航海问题的全部解决。经度的测定——即确定船只在地球东西方向上的位置——是困扰人类数个世纪的难题,直到精密计时器问世才得以彻底解决。本书着重论述了古代文明为解决经度问题所做的徒劳探索和间接推算方法。 我们探讨了“定时法”的局限性,例如通过观察同一时刻不同地点月食或日食的时间差来推算经度,以及在没有精确时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巨大误差。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基于航行推算(Dead Reckoning)的实践,即通过记录船只的速度(使用抛锚测速器或更原始的漂木法)和航向(依靠风向和罗盘雏形,如早期的磁性指示物)来估算当前位置。 书中特别强调了“海图”和“航海日志”在记录和积累经验中的关键作用。古代水手通过反复试验和记录,逐渐修正了对洋流、风带以及不同海岸线特征的认知,从而将模糊的“感觉导航”转化为相对可靠的经验航海术。 第四部分:文化与知识的传播——导航传统的交汇与发展 天文导航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古代文明间知识交流的产物。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关注了不同航海文化之间的影响与融合。 我们将审视波利尼西亚人的独特“星象路径”导航体系,这种完全依赖于洋流、风向、特定星座的相对位置以及海洋生物群落的导航传统,如何让他们在没有标准仪器的帮助下征服了广阔的太平洋。 同时,本书也将对比中世纪地中海和印度洋上的阿拉伯航海家所继承和发展的希腊、印度天文知识,以及他们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商业贸易航线。通过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导航传统,本书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共同的自然挑战时,是如何发展出多样化且同样有效的解决方案。 结语:从星辰到磁场 《星辰的低语》旨在向读者展示,在现代GPS和电子设备出现之前,人类是如何凭借智慧、耐心和对宇宙的深刻理解,完成了地理大发现和文明的连接。它不仅是关于科学仪器的历史,更是关于人类面对未知时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智识的赞歌。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任何伟大的发明(包括指南针)的出现,都是建立在前人对自然规律不懈观察和艰苦摸索的基础之上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古代技术史略有研究的读者,我一直觉得关于指南针的研究,总有新的角度和发现。《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这本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它不仅对指南针的起源和传播做了详尽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它将指南针的发展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解读。我尤其赞赏书中对于指南针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产生的具体影响的探讨,例如它如何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它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意义。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使得这本书的视角更加多元和深入。此外,书中引用的史料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线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不失阅读趣味的佳作。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技术史”情有独钟的读者,总觉得那些看似简单的发明背后,隐藏着人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没有过分强调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聚焦于“指南针”这一具体事物,深入挖掘其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时期指南针形态和原理的细致对比,比如从原始的“司南”到后来的“水浮法”,再到“旱罗盘”,每一种进步都伴随着对自然规律的更深理解和更精密的工艺。作者用一种严谨但不失趣味的方式,展现了古代科学家和工匠们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最终掌握了这项改变世界的技术。这本书让我感到,即使在没有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依然能够闪耀出耀眼的光芒。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出于对“图说”二字的兴趣,觉得会有些精美的插图,没想到这本书的内容如此扎实。它不仅仅是用图画来辅助文字,更像是把那些抽象的科学原理和历史事件,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眼前。我尤其惊喜的是,书中对指南针制作工艺的描绘,那些古代工匠们一丝不苟的打磨、校准的过程,透过细致的插画,让我仿佛能闻到炉火的气息,听到金属敲击的声音。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纯文字书籍难以给予的。而且,书中还涉及了指南针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解读,比如在中国它与“阴阳五行”的联系,在西方它如何成为“海上帝王”的标志,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也更加理解了科学发明与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刻互动。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逻辑清晰,循序渐进,即使是科学门外汉也能轻松读懂。

评分

这本《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图说中古代的科学发明发现丛书 东方暨白》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对指南针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小学课本里那个小小的、指向北方的金属玩意儿。然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指南针的诞生和发展,远比我想象的要波澜壮阔得多。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方式,将我带回了那个遥远却充满智慧的古代。从最初的自然磁石到精密的磁针,每一步的演进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尝试、失败与突破。书中对于古代中国人如何观察和利用磁性,如何将这项伟大的发明应用于航海、军事甚至风水,都做了详尽而生动的描写。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指南针如何跨越国界,从东方传播到西方,如何深刻影响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历史叙述,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类文明交流的强大力量。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一个工具的历史,更是关于人类探索未知、改造世界精神的颂歌。

评分

我对历史和科学都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这本书就像是我在浩瀚知识海洋中的一艘可靠的“指南针”——它指引我找到了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我一直觉得,古代的科学发明往往被现代科技的光芒所掩盖,但实际上,它们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南针的历史(修订本)》这本书,恰恰将这一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讲述了指南针本身,更通过指南针的视角,折射出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造船技术、地图绘制、商业贸易、国家战略等等。我惊喜地发现,作者能够将如此多的信息融会贯通,并且用一种相对轻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需要极高的学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阅读这本书,让我对古代文明的认识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更为立体和深刻的整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