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通信、信息原理与技术(下册):电力信息
定价:88.00元
作者:燕福龙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15319630
字数:
页码: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力通信、信息原理与技术(下册):电力信息》为《电力信息》,是电力信息专业题库,共有7章,2015道题目,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主机、安全、数据库、中间件、规章制度和模拟题。
《电力通信、信息原理与技术(下册):电力信息》可作为电网企业电力信息通信工作人员的培训、考试或职业技能比赛配套教学材料,也可作为信息通信类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目 录nn部分 题库nn章 网络 2n一、判断题 2n二、单项选择题 4n三、多项选择题 24n四、简答题 27n五、实验题 31nn第2章 主机 63n一、判断题 63n二、单项选择题 65n三、多项选择题 85n四、简答题 91n五、实验题 98nn第3章 安全 101n一、判断题 101n二、单项选择题 105n三、多项选择题 132n四、简答题 142n五、实验题 147nn第4章 数据库 164n一、判断题 164n二、选择题 165n三、简答题 181n四、实验题 184nn第5章 中间件 187n一、判断题 187n二、单项选择题 188n三、简答题 205n四、实验题 207nn第6章 规章制度 229n一、判断题 229n二、单项选择题 231n第7章 模拟题 254n模拟题A 254n模拟题B 266n模拟题C 275n一、判断题 275n二、单项选择题 277n三、多项选择题 284n模拟题D 284n一、判断题 284n二、选择题 286nn第二部分 答案nn章 网络 296n一、判断题 296n二、单项选择题 299n三、多项选择题 312nn第2章 主机 314n一、判断题 314n二、单项选择题 317n三、多项选择题 337nn第3章 安全 339n一、判断题 339n二、单项选择题 343n三、多项选择题 351n第4章 数据库 353n一、判断题 353n二、选择题 356nn第5章 中间件 371n一、判断题 371n二、单项选择题 373nn第6章 规章制度 389n一、判断题 389n二、单项选择题 393nn第7章 模拟题 410n模拟题A 410n模拟题B 410n模拟题C 411n一、判断题 411n二、单项选择题 411n三、多项选择题 412n模拟题D 412n一、判断题 412n二、选择题 41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目 录nn部分 题库nn章 网络 2n一、判断题 2n二、单项选择题 4n三、多项选择题 24n四、简答题 27n五、实验题 31nn第2章 主机 63n一、判断题 63n二、单项选择题 65n三、多项选择题 85n四、简答题 91n五、实验题 98nn第3章 安全 101n一、判断题 101n二、单项选择题 105n三、多项选择题 132n四、简答题 142n五、实验题 147nn第4章 数据库 164n一、判断题 164n二、选择题 165n三、简答题 181n四、实验题 184nn第5章 中间件 187n一、判断题 187n二、单项选择题 188n三、简答题 205n四、实验题 207nn第6章 规章制度 229n一、判断题 229n二、单项选择题 231n第7章 模拟题 254n模拟题A 254n模拟题B 266n模拟题C 275n一、判断题 275n二、单项选择题 277n三、多项选择题 284n模拟题D 284n一、判断题 284n二、选择题 286nn第二部分 答案nn章 网络 296n一、判断题 296n二、单项选择题 299n三、多项选择题 312nn第2章 主机 314n一、判断题 314n二、单项选择题 317n三、多项选择题 337nn第3章 安全 339n一、判断题 339n二、单项选择题 343n三、多项选择题 351n第4章 数据库 353n一、判断题 353n二、选择题 356nn第5章 中间件 371n一、判断题 371n二、单项选择题 373nn第6章 规章制度 389n一、判断题 389n二、单项选择题 393nn第7章 模拟题 410n模拟题A 410n模拟题B 410n模拟题C 411n一、判断题 411n二、单项选择题 411n三、多项选择题 412n模拟题D 412n一、判断题 412n二、选择题 412
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本电力系统的“百科全书”,但它又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参考书。书名中的“信息原理与技术”几个字,就暗示了它将带领我进入信息的世界。我过去对信息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字和语音层面,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电力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载体。书中对信息论基础的讲解,虽然有一些理论深度,但作者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让我逐渐理解了信息量、编码效率、传输速率等关键概念。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信息冗余”的解释,它如何通过增加少量不必要的“信息”,来提高整体传输的可靠性,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设计。而“电力信息”部分,更是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高速光纤通信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如何利用无线通信实现移动设备的接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实时数据采集”和“智能调度”的阐述印象深刻。这意味着,电力系统不再是“被动”运行,而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主动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和可靠的电力未来。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电力系统运作的“心脏地带”。我一直认为电力行业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特别是“电力信息”这个主题,让我看到信息技术如何为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信息原理与技术”的讲解,可以说是这本书的基石,它为理解后续的电力通信和信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关于信息编码、信道容量、噪声干扰等概念的阐述,虽然有些理论性,但作者通过大量图表和实例,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不同通信协议的介绍,比如TCP/IP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以及各种专有通信协议的设计理念。这些内容让我了解到,电力系统不仅仅是物理线路的连接,更是信息流动的复杂网络。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对于“实时性”和“可靠性”在电力通信中的极致追求。一个微小的延迟或者一次信息丢失,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因此,书中对这些方面的技术保障措施的详细介绍,让我深感敬佩。例如,差错控制码的应用、冗余通信链路的设计,都展现了工程师们如何绞尽脑汁地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而“电力信息”正是这一切的核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远不止于知识的增添,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一直以为电力系统就是简单的发电、输电、用电,殊不知其背后有着如此复杂而精密的“神经网络”。“信息原理与技术”这部分内容,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过去对信息的理解仅限于文字、图像,但书中揭示的信息的本质、信息的编码、解码、压缩、纠错等原理,以及信息在不同媒介上的传输方式,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新奇。特别是关于信息论的基础概念,虽然有些理论深度,但作者用了很多实际的例子来佐证,比如如何通过优化编码来提高传输效率,如何通过冗余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书中关于“电力信息”的讨论,更是将这些信息原理巧妙地融入到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电网能够如此稳定地运行,即使在高负荷或者复杂情况下也能保持供电。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强大的信息处理和通信能力。书中对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网络规划等内容的讲解,让我看到了一个高效、智能的电力信息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我尤其对书中介绍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系统印象深刻,它们能够迅速地捕捉到电力系统中的异常信号,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这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电力系统更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集大成者。
评分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关于电力系统硬件的专业书籍,但“信息原理与技术”这部分的出现,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并没有直接深入到具体的电力设备,而是先从信息本身出发,探讨信息的本质、信息的度量以及信息的传输方式。书中关于“编码”的讲解,让我对数据如何在数字世界中被转化和表示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二进制编码、ASCII码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是构建整个信息世界的基础。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更是将这些信息原理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作紧密联系起来。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电力系统能够如此高效地将电能从遥远的地方输送到千家万户。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这背后离不开精密的“信息网络”。书中对数据采集、信号处理、通信协议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让我看到了电力系统是如何通过这些“信息通道”来实现协同工作的。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故障定位”和“远程控制”的描述感到惊叹。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快速地定位问题所在,并进行远程的修复和调整,这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行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电力通信的书,更是一本深入探讨“信息原理与技术”的杰作。“信息原理”部分,让我对信息如何被衡量、被编码、被传输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对香农信息论的介绍,虽然有些理论深度,但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领会到信息量、信道容量等核心概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信息冗余”的解释,它如何通过增加额外的“信息”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这种策略在电力系统中尤为重要。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则将这些信息学的知识巧妙地融入到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从高速光纤到低频无线,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场景和优劣势分析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力信息安全”的探讨印象深刻。在电力系统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面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对加密、认证、防火墙等安全措施的详细介绍,为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信息技术如何赋能电力行业,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可靠、更智能的用电环境。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揭示了信息技术如何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神经系统”。“信息原理与技术”部分,让我对信息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数据,而是承载着意义和价值的载体。书中关于信息的编码、解码、压缩、纠错等技术,虽然听起来有些专业,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图解和实例,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解释信道编码时,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将想要传递的信息比作珍贵的物品,而信道编码则是在包装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标记,以便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损坏。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更是将这些信息学的知识应用到了电力系统的具体实践中。我一直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感到好奇,而这本书为我解答了疑惑。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智能诊断和优化调度。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用户端信息系统”的介绍很感兴趣,它如何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用电数据,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为电力公司提供更精准的市场预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电力系统如何从一个传统的输配电系统,演变成一个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本来以为这本书会侧重于电力系统的硬件设备,但没想到它在“信息原理与技术”方面下了如此大的功夫。书中关于信息的本质、信息的度量、信息的编码和解码等基础理论,虽然有些抽象,但作者运用了非常生动和贴切的比喻,让我能够理解得比较透彻。比如,在解释信道容量时,作者将通信信道比作水管,信息量比作水流,噪声比作水管中的杂质,这样的类比让复杂的概念瞬间变得形象化。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更是将这些信息原理与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包括负荷预测、电网优化调度、故障定位以及用户侧的智能计量等。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感到好奇。通过对海量电力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规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甚至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科技感的电力未来。而且,书中对信息安全方面的重视,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如今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频发的时代,电力系统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书中对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方面的介绍,为保障电力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局限于孤立地看待电力系统,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信息原理与技术”是本书的核心驱动力,它阐述了信息如何在各种媒介中被创造、传递和处理。我一直对信息论中的“噪声”概念感到困惑,但书中通过生动的类比,比如将通信信道比作一个嘈杂的房间,信息比作说话声,噪声比作其他人的谈话声,让我对如何对抗噪声、保证信息的可辨识性有了深刻的理解。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则将这些信息学的原理应用到电力领域。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比如高频通信、低频通信,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的讨论很感兴趣。在电力系统日益复杂和互联的今天,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中对加密技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方面的介绍,为保障电力信息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电力系统不仅仅是输送电能的物理网络,更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网络”,而信息的安全和可靠传输,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石。
评分我一直对电力系统如何“沟通”感到好奇,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书名中的“电力通信”几个字,就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通信本身,更深入地探讨了“信息原理与技术”的底层逻辑。书中对于信息熵、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等概念的讲解,让我对信息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信息是如何被量化、压缩和保护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技术背景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而“电力信息”这部分内容,更是将这些信息原理“落地”,展示了它们如何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数据可视化”和“状态监测”的介绍很感兴趣。想象一下,整个电力网络的状态,可以通过精美的图表实时呈现在屏幕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异常都能被及时发现,这简直就像是给电力系统装上了一双“千里眼”。书中还提到了各种通信介质,如光纤、微波、卫星等,以及它们在电力系统中的优劣势分析,这让我对电力通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书中对“告警系统”和“故障诊断”的详细描述,让我看到了信息技术如何帮助电力工程师们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
评分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学术,但读起来却意外地引人入胜。我最开始是被“电力通信”这个概念吸引的,总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一股连接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形力量。翻开后,发现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书中对信息在电力系统中的传输、处理和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特别是关于数字通信技术在现代电网中的应用,让我对“智能电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在电网中的具体部署方式,以及它们如何支持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信息安全”的部分,考虑到电力系统一旦受到攻击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本书强调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入侵检测等措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重要。作者在解释复杂概念时,常常会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数据包比作物流运输中的包裹,将网络协议比作通信规则,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其中精妙。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性的发展脉络,讲述了电力通信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至今的,这使得阅读过程更具沉浸感,仿佛在与技术的发展一同经历。书中对于“信息原理”的讲解,更是让我对数据的本质有了新的理解,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而是蕴含着意义、价值和潜在的风险。整体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的科普读物,尤其适合对电力系统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