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
定价:68.00元
作者:杨胜雄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27826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海洋六号——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2011)》是部由中国大洋科考队员们集体创作的科考纪实。2011年6—10月,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科考船“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活动,在120天的远洋科考航程中,科考队员们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科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和自身的独特体验。在全船共享,同时通过现代化的海事卫星网络每天发回祖国,引发了强烈共鸣。同时,国内主流媒体随船科考,全面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大洋科考调查,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开拓深海大洋,履行国际义务,发展海洋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展示了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万里之外、茫茫太平洋上的中国远洋科考船“海洋六号”一举一动深受国人关注。走向深海大洋,是21世纪中国影响深远的战略选择。让我们跟随《海洋六号——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2011)》,走进太平洋,领略中国远洋科考的神奇世界和科考队员们的绚烂人生……
目录
上篇 科考日记
向着太平洋——出发
为“蛟龙”深潜护航
Aloha夏威夷
深海浅钻揭秘神奇
尖峰时刻
海上生明月
开创光纤应用新时代
丈量马里亚纳海沟
圆满收官踏归程
下篇 新闻报道集萃
航段
1.消息:“海洋六号”首航太平洋执行第23航次科考任务
2.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任务今日起航
3.新闻直播间:探秘我国先进科考船——“海洋六号”
4.新闻直播间:入党誓词在海上飘扬
5.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目的地次作业为蛟龙下潜“探路”
6.新闻直播间:我国锰结核合同区储量达4.2亿吨
7.新闻直播间:科学考察解密神奇海底世界
8.新闻直播间: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历程
9.新闻直播间:海上的乒乓球赛乏味里的苦中作乐
10.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完成航段科考任务
11.新闻图片:红旗在南海上飘扬
12.通讯:为中国大洋科考事业做贡献
13.通讯:探索深海大洋的奥秘
14.消息:为中国载人深潜冲击5000m试验成功护航
15.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慰问“海洋六号”
第二航段
16.消息:飞赴“海洋六号”
17.消息:“海洋六号”起航前往调查工区
18.消息:“海洋六号”第二航段抵达太平洋指定工区
19.消息:“海洋六号”完成中太平洋某海山侦察性科考
20.消息:“海洋六号”喜获“白加黑”岩芯样品
21.消息:“海洋六号”转战西太平洋海山区
22.消息:“海洋六号”胜利完成第二航段任务靠泊关岛
23.深度报道:为什么要走向深海大洋
24.特写:探秘“海洋六号”船“心脏”
25.特写:大海航行无舵手
26.特写:“海洋六号”的几员大将
27.特写:博士后技工
28.特写:第二航段深海开钻目击记
29.特写:深海观山记
30.特写:愿月光带去我的思念
31.新闻连线:中秋邀明月海陆共此时
32.新闻故事:日记中的科考故事系列
33.新闻故事:海陆两地书系列
34.专栏:科技日报《朝胜观察》系列
35.纪实:别样夏威夷
第三航段
36.消息:“海洋六号”驶离关岛港
37.新闻故事:日记中的科考故事系列
38.新闻故事:日记中的家庭故事
39.专栏:科技日报《朝胜观察》
40.“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返抵广州
41.新闻图片:“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返抵广州
42.专题:祖国,您好——“海洋六号”在太平洋向祖国问好
附: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航迹图
后记 传播海洋地学文化 激发地质事业创造力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位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地理和生物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一直以来,我对深海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科普纪录片和文章的片段中,总觉得那是一个遥不可及、充满神秘感的世界。当我在网上看到《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立刻被吸引了。我推测,这本书一定记录了中国科学家们在2011年那一年的具体科考活动,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项项艰巨而复杂的科学任务。我特别想知道,他们在执行这些任务时,使用了哪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又遇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挑战?以及最终通过这些努力,为我们揭示了关于海洋的哪些新认知?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浓缩的海洋百科全书,或者是一部真实的探险故事,让我对中国海洋科考的实力和成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瞬间就勾起了我对广袤海洋的无限遐想。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翻阅《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但仅凭书名,我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无畏的勇气。我一直对深海的奥秘充满好奇,那里隐藏着多少未知的生命,孕育着怎样的地质奇观?每一次的海洋科考,都像是人类向未知领域发出的有力问询。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海洋六号”的每一次航行,感受科研人员在漫长旅途中付出的汗水与智慧,了解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揭开海洋的面纱。想象一下,在浩瀚无垠的蓝色星球上,一艘小小的科考船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乘风破浪,探索那片神秘而深邃的领域,其中的艰辛与成就,定是令人动容。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通往海底世界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精彩。
评分平时我比较关注一些时事新闻,尤其对中国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方面的进展比较感兴趣。《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是记录中国在海洋科学考察领域的一次重要活动。我相信,每一次成功的科考,都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也为人类认识和保护海洋做出了贡献。我好奇这本书会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呈现这次科考?是侧重于科学技术的突破,还是人物故事的刻画?或者是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我设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在海洋资源勘探、深海环境监测、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这不仅仅是一次对过去的记录,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展望,它展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以及我们对蓝色星球的责任感。
评分最近在书店闲逛时,偶然瞥见了《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这本书,它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让我心生好感。我一直认为,国家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尤其是在海洋探索这样的前沿阵地,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这本书的出现,恰恰证明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决心。我尤其好奇,在2011年那个具体的航次中,“海洋六号”究竟完成了哪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是发现了新的海洋生物?还是对海底地质构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亦或是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设想,书中的文字定会洋溢着科学的严谨,同时又饱含着发现的喜悦,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作为一名科考队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评分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大海充满向往的人,我对任何与海洋相关的书籍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海洋六号 2011——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这本书,光是听名字就让我联想到了波澜壮阔的航程和惊心动魄的发现。我猜想,这本书一定详实地记录了“海洋六号”在2011年进行的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的具体过程。我想象中的内容,或许会包含科考队员们在海上生活的点滴,他们在狭小的船舱里如何工作,如何在恶劣的天气下坚持科研,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各种精密仪器,一点点地揭示海洋深处的秘密。我非常期待能读到书中关于这次航次在地理、地质、生物、环境等方面的具体科学成果,这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跟随“海洋六号”进行一场虚拟的深海探险,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海洋科考的魅力与成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