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讲演录 9787301284407

玻尔讲演录 978730128440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量子力学
  • 玻尔
  • 科学史
  • 哲学
  • 演讲
  • 经典著作
  • 科学普及
  • 理论物理
  • 现代物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4407
商品编码:2990658100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玻尔讲演录 作者 玻尔;戈革
定价 89.00元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1284407 出版日期 2017-08-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历任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丹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倡议建立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CERN),并任主席;参与创建北欧理论原子物理学研究所,并担任管委会主任。玻尔与爱因斯坦是真挚的诤友,在长达35年的友谊中,他们唇枪舌战,却一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1937年5、6月间,玻尔曾经到过我国访问和讲学。1947年丹麦为了表彰玻尔的功绩,封他为'骑象勋爵'。
《玻尔讲演选》收录了玻尔的代表作《论原子和分子构造》及其他作品。《论原子和分子构造》创立了原子结构理论,为20世纪原子物理学开辟了道路。1946年,玻尔为纪念爱因斯坦70寿辰文集撰写文章,当文集出版时,爱因斯坦则在文集末尾撰写了长篇《答词》,尖锐反驳玻尔等人的观点。其他重要作品有《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续》 《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对原子科学的贡献使他无疑地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与爱因斯坦并驾齐驱的、的物理学家之一。

   作者简介

   目录
弁言
导读
集 三部曲
第二集 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七篇演讲
第三集 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
第四集 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
第五集 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续编
附录Ⅰ 玻尔年谱
附录Ⅱ 玻尔学术著作要目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科学与哲学前沿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跨越》 图书主题: 本书聚焦于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复杂系统理论与新兴物理学在交叉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旨在系统梳理人类理解物质世界、生命现象与心智活动的最新理论框架与实验证据。本书深入探讨了从经典决定论到量子概率论的范式转变如何重塑了我们对实在的认知,以及信息、涌现与自我组织在构建复杂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第一部分:实在的结构与测量的困境 第一章:后牛顿时代的物质观与场论的深化 本章首先回顾了经典物理学对世界的确定性描述及其在微观尺度上的局限性。随后,重点剖析了量子场论(QFT)如何将物质与相互作用统一于场的激发态。我们详细阐述了量子电动力学(QED)的精妙计算与实验验证,并探讨了标准模型(SM)的内在结构,包括规范对称性在描述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中的关键地位。 第二章:量子力学的诠释之争与信息的角色 经典对波函数坍缩的解释性困境构成了本章的核心。我们不拘泥于单一的解释框架,而是对哥本哈根诠释、多世界理论(MWI)、退相干理论以及玻姆诠释(Pilot-Wave Theory)进行了批判性的比较分析。一个重要的论点是,信息——作为系统状态的量化描述——在理解测量问题中的不可或缺性。我们引入了量子信息论的基础概念,探讨了纠缠现象如何挑战了定域实在论的直觉,以及它在量子计算中的潜力。 第三章:时空的新疆域: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引力之路 本章考察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GR)在描述宏观宇宙结构中的成功,特别是对引力波的探测如何进一步确证了时空弯曲的物理实在性。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物理学的“圣杯”——量子引力。本书详细梳理了圈量子引力(LQG)和弦理论(String Theory)在尝试调和引力与量子力学方面的不同路径。我们分析了弦论中的对偶性概念,以及LQG中时空离散化的可能图景,强调了在普朗克尺度上,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正面临根本性的颠覆。 第二部分:复杂性、涌现与生命系统 第四章:从简单规则到复杂模式: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 本章引入了非线性科学的核心工具,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简单的、确定的微分方程,也能产生看似随机且不可预测的复杂行为(混沌现象)。我们以洛伦兹吸引子为例,深入探讨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一核心特征。更重要的是,本书探讨了混沌理论在气候模型、流体力学以及生态系统动力学中的实际应用,强调了预测极限的内在物理学根源。 第五章:涌现的逻辑:自组织系统与耗散结构 复杂性科学的基石在于“涌现”(Emergence)的概念,即整体的性质无法完全由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叠加来解释。本章聚焦于普里高津(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远离热力学平衡的开放系统如何通过能量和物质的持续交换,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如贝纳尔对流)。我们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生命现象的起源研究,探讨了化学振荡与生命早期分子的出现之间的潜在联系。 第六章:信息、算法与生命:生物学的计算视角 本章超越了传统的还原论生物学,采纳了信息处理和计算的视角来理解生命。我们详细讨论了DNA/RNA作为信息存储和复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蛋白质折叠问题如何成为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难题。此外,本书还探讨了代谢网络与基因调控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了这些网络如何通过鲁棒性和可塑性,维持生命的稳定运行,即使在环境扰动下也能保持功能。 第三部分:心智、意识与知识的边界 第七章:心智的物理基础:从联结主义到表征理论 认知科学的探讨始于对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探究。本章对比了两种主流的认知建模范式:基于符号操作的经典表征主义与基于神经网络激活的联结主义(连接主义)。我们分析了深度学习模型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成功,并探讨了这些人工系统与人类类比推理和因果理解之间的深层差异。本书对“表征的具身性”(Embodied Cognition)理论给予了重点关注,即心智活动不仅仅依赖于大脑内部的计算,更依赖于身体与环境的持续互动。 第八章:意识的难题:主观经验的神经相关性 意识(Consciousness)作为科学最深层的谜团,在本章中被置于严格的科学框架内进行审视。我们考察了“困难问题”(Hard Problem)——即为什么某些物理过程会伴随主观的现象性体验(Qualia)。本书梳理了当前的主流理论,包括整合信息理论(IIT)和全局工作空间理论(GWT),着重分析了它们如何尝试量化或定位意识的物理基础,并讨论了这些理论在预测和实验验证方面的挑战。 第九章:认识论的转向:科学知识的局限与开放性 本书的收官部分回归到科学哲学本身。我们讨论了科学知识的累积性与潜在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强调了科学理论并非对“终极实在”的完美描述,而是特定历史阶段下,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效工具集。我们探讨了科学理论的“适度证实性”和“可证伪性”原则在面对前沿科学(如暗物质、暗能量或意识本质)时所面临的压力。最终,本书倡导一种开放、跨学科的探索精神,承认人类认知在当前阶段仍处于对宇宙和自身心智进行边界划定的持续过程中。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具有一定自然科学背景(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的读者,以及对科学哲学、复杂系统理论和认知科学交叉领域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研究生和专业人士。它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理解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不断拓展对自身存在和周围世界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本名为《玻尔讲演录》的书进入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起尼尔斯·玻尔,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个在物理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以及他那影响深远的原子模型和革命性的量子理论。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直接触及科学巨匠思想核心的文献充满向往,而一本以“讲演录”形式呈现的玻尔作品,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猜测,这本书中收录的或许是他当年在重要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或者是面向公众的科普讲座,亦或是与同行进行的深入探讨。我尤其好奇,他是否在其中阐述了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各种观点,例如他与爱因斯坦之间著名的“思想论战”?或者,他是否对量子世界的“实在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尽管我对具体内容一无所知,但“玻尔”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段辉煌的科学史,这本讲演录,无疑是了解那段历史的绝佳窗口,我期待着能从中汲取智慧,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

评分

拿到这本《玻尔讲演录》时,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想象着,这是否是一份珍贵的学术财富,里面记录着伟大的玻尔教授在某个历史时刻,向一群求知若渴的听众,分享他对于量子世界的深邃洞察。我们都知道,玻尔在物理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更对整个科学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中收录的讲演,是否涵盖了他对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的早期阐述?或者,他是否在其中探讨了量子力学在哲学层面的意义,例如他对“互补性”概念的思考?即便我对具体的讲演内容一无所知,但仅仅是“玻尔”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充满信心。我期待它能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这位科学巨匠的思想世界,感受他当年在探索未知领域时的激情与智慧,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聆听来自科学前沿的声音。

评分

一本名为《玻尔讲演录》的书,近期引起了我的关注。虽然我对这本书的实际内容还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但“玻尔”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巨大的分量。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用他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为我们揭示了原子世界的奥秘,开启了量子力学的大门。我总是在想,能够直接阅读到他当年在公开场合发表的演讲,会是怎样一种体验?是否能从中捕捉到他思想的火花,他对于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收录他关于原子模型、量子跃迁的经典论述,也可能包含他对物理学发展方向的展望,甚至是与其他科学家的思想交锋。即便具体内容未知,但“玻尔”这个标签,已经足够吸引我,让我对其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生动、深刻的方式,向我展现这位科学巨匠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让我能够更接近他所处的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评分

最近收到了一本新书,封面设计简洁而大气,书名是《玻尔讲演录》。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细读,但仅凭书名,我就能联想到那位伟大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我一直对科学史上的那些关键性时刻和重要人物充满兴趣,而玻尔无疑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他的原子模型,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有所修正,但其革命性的思想,为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奠定了基础。更不用说他的互补原理,更是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哲学高度。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收录他关于原子结构、量子理论的奠基性讲演?抑或是他后来对量子力学解释的深刻剖析?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语言,或者至少是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来展现玻尔的科学思想。即便我还不清楚它具体的篇章和内容,但“玻尔”这个名字就代表着一段波澜壮阔的科学探索史,这本讲演录,或许就是那段历史中最生动、最直接的见证。

评分

最近,我偶然翻阅了一些关于量子力学早期发展的书籍,其中一本的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有深入了解,但仅仅是“玻尔讲演录”这几个字,就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尼尔斯·玻尔,这个名字在物理学史上如同璀璨的星辰,他的原子模型和互补原理,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想象一下,能够直接接触到他思想的源头,听到他亲口阐述那些划时代的见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我尤其对他在量子理论建立过程中所经历的思考、辩论和突破感到着迷。这本书,或许能带领我穿越时空,亲临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感受智者们思想碰撞的火花。我期待它能以一种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展现玻尔这位科学巨匠的智慧和远见,即使我还不清楚它具体收录了哪些讲演,但单凭“玻尔”这个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求知欲,想要一窥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究竟是如何思考和表达他的科学理念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