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科书里没有的常识3
:19.80元
作者:杨大盛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00988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书中关于“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密码”的解读,绝对是我的心头好。它并没有止步于介绍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节日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比如,关于春节,书中不仅仅讲述了吃年夜饭、放鞭炮的传统,更挖掘了“年”的起源神话、家庭团聚的社会凝聚力、以及“辞旧迎新”所代表的哲学思考。对于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月亮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与家庭团圆、思念故乡的情感连接。这种解读方式,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些熟悉的节日,理解了它们为何能够穿越千年,依然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闪耀的组成部分。
评分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在历史的细微之处,为我们揭开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潜规则”。例如,关于古代官员的“潜规则”,书中就描绘了许多教科书上不会提及的生存法则。它不仅仅是讲述官场的权力斗争,而是深入分析了官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策,如何通过人情往来、宴请送礼来构建和维护自己的权力网络,以及如何在法律条文的缝隙中求生存。书中对一些著名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常常是从这些“潜规则”的角度切入,解释了许多看似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在某些关键时刻,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情”可能比再多的金钱或权力更能影响历史的走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解历史,不仅仅是记住事件和人物,更要懂得他们所处的那个复杂而微妙的社会生态。
评分拿到这本《教科书里没有的常识3》,我着实被它层出不穷的精彩内容所震撼。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古代中国“饮茶之道”的考究。书中并没有简单罗列茶叶的种类,而是深入挖掘了从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不同朝代的饮茶习俗、茶具的演变,以及文人雅士如何通过品茶来抒发情感、交流思想。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宋代点茶的描述,那种将茶末在碗中击打出细腻泡沫的仪式感,以及伴随而来的斗茶文化,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雅的年代。更难得的是,作者还联系了现代茶艺,探讨了古今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了茶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价值,这远比教科书中枯燥的植物学知识来得鲜活有趣,也让我对我们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对于理解我们日常生活背后那些“理所当然”的科学原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例如,它探讨了为什么我们闻到花香,这背后涉及了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机制,以及嗅觉系统是如何接收和解析这些信息的。书中用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嗅觉受体的多样性,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些气味产生愉悦感,对另一些则感到厌恶。此外,关于“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类经典问题,书中也给出了远超物理课本的解释,不仅提及了瑞利散射,还深入分析了大气成分、光波长等因素如何共同作用,甚至还探讨了不同时间和地点下天空颜色的细微差异。这些内容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身边自然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进一步探索欲望,让我觉得学习科学不再是一件被动的事情。
评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奥秘”的章节。它并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解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比如,关于“从众效应”,书中就通过一些经典的社会实验,生动地展示了群体压力如何影响个体的判断和决策,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跟随大众。又比如,关于“承诺与一致性”原理,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一旦做出了承诺,就倾向于采取与该承诺一致的行为,即使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初衷。这些知识让我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和相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觉像是获得了一本“读心术”的入门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