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 | 作者 |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 |
| 定价 | 120.00元 | 出版社 | 中国旅游出版社 |
| ISBN | 9787503255168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页码 | 321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是反映2014年入境游客在华(内地)花费和居民旅游情况的资料性年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在华(内地)停留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由综合分析报告和调查分类数据两部分组成,分类数据包括:入境游客的主要特征,入境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的花费水平和花费构成、在境内的停留时间以及入境次数、流向和对住宿单位的选择等。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下篇为旅游抽样调查资料,汇集了2014年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旅游抽样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为综合分析报告;第二部分为2014年旅游出游及花费情况;第三部分为2014年城镇居民旅游抽样调查分类数据;第四部分为2014年农村居民旅游抽样调查分类数据。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是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汇总、审核、整理,汇编出来的一套全面反映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的翔实资料。可供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工作者和旅业的实际工作者参考使用。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上篇 在华(内地)停留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 部分 综合分析报告 2014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第二部分 分类数据 一、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及构成 1-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1-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旅游目的分组) 1-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1-4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职业分组) 1-5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旅游目的分组) 1-6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性别、年龄分组) 1-7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外国人及港澳台胞分组) 1-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1-9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旅游目的分组) 1-10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1-1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1-1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职业分组) 1-1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旅游目的分组) 1-14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性别、年龄分组) 1-15 2014年入境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及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1-16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1-17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国别分组) 1-1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团体及散客分组) 1-19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1-20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二、入境游客停留时间 2-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2-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性别、职业、团体及散客分组) 2-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年龄、旅游目的、团体及散客分组) 2-4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国别分组) 2-5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2-6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2-7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2-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 下篇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上篇 在华(内地)停留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 部分 综合分析报告 2014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 第二部分 分类数据 一、入境游客人均天花费及构成 1-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1-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旅游目的分组) 1-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1-4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职业分组) 1-5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旅游目的分组) 1-6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 (按国别、性别、年龄分组) 1-7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外国人及港澳台胞分组) 1-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1-9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旅游目的分组) 1-10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 (按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1-1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1-1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职业分组) 1-1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旅游目的分组) 1-14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 (按性别、年龄分组) 1-15 2014年入境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及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1-16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1-17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国别分组) 1-1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团体及散客分组) 1-19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省(区、市)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1-20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在各城市人均天花费构成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分组) 二、入境游客停留时间 2-1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分组) 2-2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性别、职业、团体及散客分组) 2-3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年龄、旅游目的、团体及散客分组) 2-4 2014年外国过夜游客停留时间 (按国别分组) 2-5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2-6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性别、年龄分组) 2-7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按外国人、港澳台胞、团体及散客、职业分组) 2-8 2014年入境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间 …… 下篇 旅游抽样调查资料 |
我通常习惯于在阅读任何专业资料时,先关注它的附录和数据说明部分,因为那才是衡量一份资料“良心”与否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目录设计已经给了我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推测,为了确保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必然会详细说明抽样框的选取标准、问卷的设计逻辑以及数据清洗的过程。如果这些说明详尽且透明,那么读者就可以放心地将书中的任何一个百分比或平均值作为可靠的论据。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引用第一手调研资料的研究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任票”。一本好的资料集,其价值并不在于它告诉你“是什么”,而在于它让你明白“为什么是这样”,而这种透明度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说明文字中。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评分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篇关于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化的论文寻找可靠的基准数据。坦白讲,这类政府部门直接发布的内部资料,往往在市场上流通性不高,获取起来需要费一番周折,所以当我最终拿到这本《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时,那种“淘到宝”的惊喜感是难以言喻的。书脊上清晰的出版单位信息,让我对这份资料的权威性有了初步的判断,这远胜于那些未经核实的网络二手数据。我当时快速浏览了一下它的章节结构,发现它似乎非常注重数据的层级划分和地域覆盖的全面性,而不是简单地罗列数字。这种系统性的编排,让我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提供一个非常扎实且多维度的数据支撑,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交叉验证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它的存在,无疑大大提升了我研究的严谨度和说服力。
评分拿到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掂了掂分量,厚度相当可观,这让我立刻联想到2015年那一年旅游业经历的诸多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我印象中,那段时间国家对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安全监管以及新兴旅游业态的培育都在加速推进。因此,这本书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旅游经济脉搏的真实记录。我特别好奇,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201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是如何反映出市场正在从粗放式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微妙转折点的。这种数据层面的微妙变化,往往是宏观政策制定者最关心的核心要素,而作为普通读者,能通过这份资料一窥其究竟,着实令人兴奋。它仿佛是一台时光机,能将我们带回那个充满变革的节点去细致观察。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背景——政策法规司与数据中心的联合发布,本身就暗示了其内容的高度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这不仅仅是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它更像是政府部门在决策参考层面的一个重要参考文件。因此,它所关注的点,很可能超越了单纯的游客数量和消费总额,可能会深入到旅游投诉热点、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潜力、以及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初步成效等深层次议题。对于我这样的行业观察者而言,关注这些“深水区”的数据,远比关注表面的繁荣更有价值。它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来审视整个行业生态,这种视角是任何商业咨询机构难以完全复制的。能系统地掌握这份官方的‘体检报告’,对于理解中国旅游业的健康状况和未来走向,无疑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投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简洁中透露出专业感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本来对这类偏向官方统计的资料抱有“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但翻开扉页的那一刻,我的想法完全被颠覆了。那种印刷的质感,纸张的厚度,都体现出出版方对这份资料的重视程度,绝对不是随便印印了事。尤其是封面的配色,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组合,似乎在暗示着内部内容虽然严谨,但所反映的旅游业态却是充满生机和变数的。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具体的数据分析部分,但仅凭这份精心打磨的外包装,我就已经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精心准备的年终报告,光是看目录的排版,就能预感到这是一份经过深度梳理和系统整理的成果,对于任何关注宏观旅游趋势的研究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行业风向标的实体呈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