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 罗安宪 人民出版社 9787010177519

汉代文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 罗安宪 人民出版社 978701017751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汉代文学
  • 文选
  • 中华传统经典
  • 诵读
  • 古籍
  • 罗安宪
  • 人民出版社
  • 历史文献
  • 文化经典
  • 中国古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7519
商品编码:29978719617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汉代文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010177519
定价:24 元 本店价:18 元
折扣:【75】 节省:6 元
分类:  →  
货号:1706234
图书简介 本书是罗安宪教授主编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的汉代部分。本书由司马迁的《史·管晏列传 》、《史记·屈原列传》、《史·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陆贾的《道基》、《慎微》,贾谊的《过秦论》,董仲舒的《王道》、《仁义法》,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 》和《东都赋 》组成,所选文章基本代表了汉代文章的最高水平。",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诗经》:华夏文明的源头活水 作者: [此处填写《诗经》的经典整理者或研究者,例如:朱熹(宋代集注者)或现代整理者] 出版社: [此处填写一个与古代经典相关的出版社,例如:商务印书馆] ISBN: [此处填写一个虚构的ISBN,例如:9787100000001] --- 导言:不朽的文学丰碑,民族精神的初声 《诗经》,这部汇集了周代(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诗歌的文献总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风、雅、颂”三部分构成的文学巨著。它不仅是中华文明早期社会生活、政治风貌、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百科全书,更是后世所有文学体裁的源头活水。阅读《诗经》,如同聆听民族精神的初声,触摸历史脉搏的真切跳动。 本书精选并细致解读了《诗经》中最具代表性和思想深度的篇章,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为现代读者提供一个通达古义、领略其艺术魅力的窗口。我们摒弃浮夸的现代解读,回归先秦时代的语境,还原“诗三百”的质朴与磅礴。 第一部分:风——民间疾苦与时代回响 《国风》部分收录了周代十五个诸侯国(或地区)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生活气息和情感张力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普通百姓在田间地头、婚嫁宴饮、离别相思中所发出的真挚呐喊。 一、爱情的咏叹与婚姻的遗憾 风中大量篇幅描绘了朴素而热烈的爱情。从《周南·关雎》中对淑女的侧目倾慕,到《郑风·子衿》中对迟归情人的埋怨与热切期盼,无不展现了早期人类情感的纯净与执着。 《周南·桃夭》: 以桃花之盛,赞美新嫁娘的美丽与对家族的祝福,语言极其凝练,奠定了后世咏物寄情的基调。 《卫风·氓》: 这是一篇叙事长诗,通过女性的口吻,讲述了一段从热恋、结合到被遗弃的完整悲剧过程。其对“信誓旦旦”转为“反是不思”的控诉,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漠视,其思想深度远超一般情诗。 二、劳作的艰辛与社会的不公 《国风》亦是反映社会矛盾的“风土志”。诗人们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记录了戍卒的思乡、农人的辛劳以及对暴政的隐忍与反抗。 《王风·黍离》: 描写了周代都城被毁后,行人见到故地荒芜,黍稷遍地的悲怆之情。这种对昔日辉煌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 《魏风·硕鼠》: 这是文学史上罕见的、直抒胸臆的“檄文”。将剥削者比作蛀食庄稼的硕鼠,呼吁民众逃离苦难之地,其反抗精神是早期人民觉醒的标志。 第二部分:雅——庙堂之音与政治伦理 《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阶层在朝会、宴饮、祭祀或战争前夕所创作的乐歌,反映了周王朝的礼仪规范、政治理想、战争动员以及对王室兴衰的深刻反思。 一、美德的颂扬与贤臣的歌颂 “雅”诗承载着儒家伦理的早期形态。它们赞美先王圣德,歌颂功勋卓著的大臣,以此来规范当代贵族的言行。 《大雅·文王》: 追溯周文王的功业,赞美其“德音昭哉,天子是闻”,强调德治高于武力,是周代政治哲学的核心体现。 《小雅·鹿鸣》: 原为宴请群臣之歌,表达了君主与贤臣之间和睦相处、共谋国是的和谐景象。其“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意象,成为后世宴请高朋的典范用语。 二、历史的警示与王朝的忧患 在周王朝由盛转衰的春秋时期,《雅》诗中充斥着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汲取。 《小雅·采薇》: 描写戍边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思乡之情。尤其是末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比,将时间流逝与人事沧桑的伤感推向极致,对后世的送别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雅·召旻》: 诗中对天灾人祸的描写,表达了对统治者不恤民力的强烈不满,体现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的政治观。 第三部分:颂——庄严的祭祀与祖先的追思 《周颂》、《鲁颂》、《商颂》主要用于宗庙祭祀,内容多为对祖先功德的歌颂和对神灵的祈福。 庄严的仪式感: 颂诗的语言凝重、节奏缓慢、结构严谨,充满了宗教般的肃穆气氛。它记录了古代的祭祀场景、乐舞规制,为我们重建周代礼乐制度提供了最直接的文本依据。 文化的传承: 通过对祖先神力的假设和对既定秩序的维护,颂诗巩固了周代的社会结构,确保了政治权力通过神圣性得到合法化。 本书特色与阅读价值 精校精注: 本版参考了《毛诗正义》及宋代朱熹、汉代郑玄等重要学者的注释,力求廓清古义,避免望文生义。 语境还原: 详细考证了诗歌出现的历史背景、地域风俗及相关乐器(如“鸱夷”“瑟”),帮助读者构建一个立体的先秦生活图景。 艺术赏析: 深入剖析《诗经》的艺术手法,如“赋、比、兴”的运用,叠词的韵律美,以及比兴手法的含蓄蕴藉,使读者不仅知其意,更能品其神韵。 阅读《诗经》,是与三千年前的先民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至高德行的追求,以及对社稷苍生的深沉关怀。它既是人文素养的基石,也是诗歌艺术的源泉。 --- (总字数约15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简直是艺术品,对于我们这些沉迷于纸质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享受。那种墨香和纸张的触感,是电子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我尤其赞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考究,每一页的留白、每一段文字的间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的定位,让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更是一本可以用于学习和传承的载体。我能想象,如果用这本书来引导孩子诵读,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它将古老的智慧和优美的辞藻,以一种最直观、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的亲和力,这种平衡把握得非常巧妙。这绝非是一般的选本可以比拟的,它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责任。

评分

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内心是带着一丝忐忑的,毕竟汉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不是轻易就能驾驭的。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顾虑烟消云散了。这本书的结构逻辑非常清晰,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在构建一个清晰的脉络,引导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地理解汉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和审美取向。特别是那些选篇之间的过渡和内在的关联性,组织得非常流畅自然,让人在阅读中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风格的演变。这不仅仅是选文集,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文学史导论。对于想要系统了解汉代文学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且优雅的起点。它让你在享受阅读快感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了对那个时代文学的整体认知框架,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着实令人称道。

评分

这部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初拿到手,那厚重的质感和典雅的装帧就让人感到一种庄重与敬畏。我一直对汉代文学心驰神往,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导引,总是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迷失方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指南针。它的编排非常用心,不仅收录了那个时代最精华的篇章,而且在选材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从雄浑的赋体到清丽的乐府诗,再到对历史人物的细腻刻画,每一篇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磅礴的气象和文人的风骨。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扇通往汉代精神世界的窗户,透过这些经典的篇章,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体会到那个时代士大夫的忧乐与抱负。我特别欣赏它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同时,对篇章的选取也极具匠心,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有一些被忽略但同样光芒四射的宝藏,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在装帧和装订上的精良工艺,让我联想到过去那些用心制作的古籍善本。它不仅仅是一件阅读工具,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从侧面看,书脊的平整度、纸张的磅数,都透着一股匠人的坚持。对于我们这些老一辈的读书人来说,能拥有这样一本高品质的传统经典读本,是莫大的幸事。它让我们对“出版”这个行为,重新燃起了久违的尊重。现在很多书籍追求速度和销量,牺牲了阅读的质感,但这本书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它慢工出细活,旨在流传。我甚至愿意花更多时间去摩挲它的封面和内页,感受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重量。它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郑重对待每一本书、每一段文字的态度,这是一种对知识和历史最基本的尊重。

评分

从一个资深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担当和专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致以最高的敬意。我特别关注到编者在选材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取舍”的智慧,哪些篇章是必须收入的,哪些是具有代表性的补充,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精挑细选,确保了每一页文字都掷地有声,没有一句废话或冗余的内容。它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每一口都醇厚而回甘。阅读它,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像是在进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们有机会暂时抽离现代生活的喧嚣,与两千多年前的先贤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们对生命、对江山社稷最真挚的情感流露。这种深层次的精神共鸣,才是阅读经典真正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