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总集类:妙绝古今
定价:68.00元
作者: 汤汉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9066
字数:
页码: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嘉靖乙卯南赣巡抚谈恺刊《书序》,後有南安知府王廷?《跋》,但称为宋人所选,而不得其本末。《宋史·艺文志》亦无此书之名。今以元赵氵方《东山存稿》考之,盖汤汉所编也;汉有《东涧遗集》,已著录。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历史的侧影:探究士人的精神世界 手上捧着的是一本关于明代中晚期江南士绅阶层心态变迁的研究专著,书名叫《烟雨楼台下的焦虑与坚守》。这本书的视角非常锐利,它没有停留于对财富和权力的描述,而是深入剖析了在商品经济萌芽和传统儒家思想碰撞下,那些富甲一方的文人士大夫内心的挣扎与调适。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私人书信、日记和地方志中的零星记载,拼凑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张力的群体画像。他们既享受着物质带来的便利,又时常为“不务正业”而感到道德上的谴责;他们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解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宗法社会的压力。这种精神上的拉扯,在书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那些古人的困惑与我们今日所面临的时代选择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所必须承担的精神重量。
评分书海拾贝,得此珍品 最近沉迷于一部名为《山海经异兽图鉴》的古籍影印本,这本书简直是国学爱好者的福音。装帧精美,纸张厚实,印刷的图谱细腻到每一个细节都仿佛能触摸到上古的蛮荒气息。虽然我对其中的神话传说部分原本兴趣不大,但那些栩栩如生的异兽描摹,着实令人惊叹于古人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每一页都像是通往另一个时空的窗口,那些光怪陆离的生物,有的狰狞可怖,有的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和谐感。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九尾狐”的描绘,不同于后世的妖媚形象,这里的九尾狐更像是一种山野间的灵兽,带着一种原始的野性和高贵。研究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考古挖掘,不仅能领略到古代的博物学知识,更能感受到先民们面对未知世界时的敬畏与好奇。这本书的注释也非常到位,对于一些难以辨认的古字和地理位置都有详细的考证,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化养分。
评分沉浸式体验古代生活美学 我最近入手了一套关于宋代文人生活的资料汇编,名为《清玩雅集:宋人闲暇之道》。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聚焦于宋代的政治或军事,而是深入挖掘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如何消磨时间、追求生活品质的方方面面。读罢此书,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雅致”成为一种生活哲学的时代。书中详尽记录了点茶、插花、焚香、赏石等活动的细微步骤和文化内涵,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充满了画面感。特别是关于“斗茶”的记载,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对茶汤色、沫、香、味的苛刻要求,展现了宋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种对“闲”的极致利用,反过来成就了一种高度的精神自由和审美情趣。它让我反思我们现代人对“效率”的过度崇尚,是否让我们错失了许多品味生活本真的机会。这本书的配图多选自宋代绘画和器物照片,为文字增添了无可替代的佐证力,让人对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有了一种近乎真实的感知。
评分细致入微的器物世界 我最近正在研究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构件的图册,名为《榫卯之间的哲学:古建的结构美学》。这是一本纯粹的技艺类书籍,几乎没有大段的叙述性文字,而是以高清的实物测绘图和三维重建图为主。它详细记录了从斗拱的层叠到瓦件的咬合,再到窗棂的镂空等每一个细节的构造原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工程手册,但事实恰恰相反,它展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东方智慧。看着那些不用一钉一铆,仅凭巧妙的力学平衡就能屹立千年的建筑,你不得不对古人的工匠精神肃然起敬。书中的图解清晰到可以作为实际操作的参考,同时,图旁附带的简短文字说明,又点明了其背后的结构哲学,例如“以柔克刚”、“虚实相生”。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建筑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表达。它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结构性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古建筑。
评分诗词意境的现代解读 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唐代边塞诗意象的赏析集,书名是《大漠孤烟直:边塞意象的文化密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做那种枯燥的字面解释,而是着力于挖掘那些“大漠”、“孤烟”、“羌笛”等意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和历史背景。作者高明地结合了当时的军事部署、民族关系乃至气候变迁,来阐释为何这些意象会成为唐代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比如,书中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解读,不再仅仅停留在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而是深入到丝绸之路的贸易紧张感和对异域文化的复杂情感。这种深度的挖掘,让原本耳熟能详的诗句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每次读完一个意象的解析,我都会忍不住重新翻出原诗细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打通了自己与千年之前诗人心灵的通道。这本书对于提升对古典文学的鉴赏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