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童心树华文原创:管家琪启迪童年笔记书(2)越努力越幸运
定价:20.00元
作者:管家琪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583040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管家琪的童年笔记系列,以童年成长所经历的趣事为溯源,通过对名著的分享,名人的励志漫谈,加之文体写作技巧的小心得,这些都能为小读者启发童年“早慧” 。
─ ─ ─ ─《聪明快车·轻松学语文》主编胡艳
诗人陆游曾写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管家琪的童年笔记系列用尽可能饱满的阅读情怀和经验分享,告诉青少年读书怎样读自己喜欢和有价值的书才不会在用的时候方恨少,并告诉小读者如何面对成长世事中的纷芜繁杂。
─ ─ ─ ─《智慧少年》杂志主编李兴学
欧阳修在立身修学中曾赋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管家琪的童年笔以青少年阅读视觉和理解层次为基础,为青少年构建了一个与文学和艺术大师对话的园地,这种匠心的文本创作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立学和读书态度和关注青少年阅读成长的责任心。
─ ─ ─ ─《少年智力开发报》社长孙利辉
古语有云:“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管家琪的这6本童年笔记系列分享了60册名篇名著中有关于作品、作者和创作的故事,是作者文墨若谷和书气自华的展现,更是小读者难得地拓展阅读和学识眼界的福音。
———— 《小葵花》杂志 主编 魏晓曦
内容提要
这一套以童年趣味故事为起源的笔记书,(一共有六本),是作家管管家琪透过亲子的文字抒写与分享的方式跟孩子聊聊生活,聊聊童年经验(不只是她自己的,还有很多杰出人物有趣、有意思的童年故事)来漫谈快乐、舒心、饱满、赋予意义和有涵养的成长。这套书的每一册里都分为童年趣事 成长经验 具象理想 童话智慧 榜样力量 用文学滋养童心6个部分,前面两个部分是以故事为主,后面的4个部分以成长经验和阅读的好处为主。
在用文学滋养童心的部分作者管家琪还为诸多可爱的小书虫们分享一份来自作家自己童年成长的“必读书单”的心得体会,一共60本,在这套“启迪童年笔记书”系列里头每一册介绍10本。德国大文豪歌德(1749-1832),也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和“浮士德”等名着的作者,曾经说:“要培养好的鉴赏力,必须阅读好的作品,而不是阅读中等作品。”
作家很赞同这个看法,因此这份书单很注重经典性。此外,很多书,如果你能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这同时也是文学常识的一部分,能帮助我们加强对于该书的理解。这套书同时还是一套别致的笔记书,编辑哥哥为大家设计了一些同步笔记的部分,小伙伴们在读这套书的时候,如果想到了什么不妨马上就顺手记下来,这将会是很棒的成长记录,同时也会是非常真诚和有益处的作文素材。目录
舞动的精灵
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002
活泼是一种可贵的气质/004
别忘了撒谎的感觉/005
如果和过去的自己相遇/007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倒金字塔结构/011
一步一脚印
谁需要“吃到饱”/022
向一位小人物致敬/026
切换频道/029
勿以恶小而为之/031
为什么要读经典/035
不要过分依赖仿作/038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正金字塔结构/041
我的未来不是梦
除旧布新/052
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055
一心一意/059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沙漏结构/063
童话中的智慧2
善良的人才能得到幸福/074
故事欣赏——“王六郎”
(改写自《聊斋志异》)/075
◎管阿姨的悄悄话/083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说明文的“说明”/085
榜样的力量2——那些大人物的童年
手冢治虫与恩师乾老师的故事/096
◎心灵加油站/106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记叙文思路/107
用文学滋养童心2
◎阅读好的作品/118
《木偶奇遇记》/120
《爱的教育》/123
《彼得·潘》/127
《柳林风声》/130
“杜立德医生”系列/133
《小熊温尼·普尔》/136
《小王子》/139
《水浒传》/142
《三国演义》/145
《西游记》/147
同步笔记——编辑分享:
读后感创想/151
作者介绍
管家琪,196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北,祖籍江苏盐城。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7年,1991年辞职后专业写作至今。
目前在已出版创作翻译和改写的作品三百余册,在中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大量的作品出版。作品入选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童书、曾获金鼎奖、中华儿童文学奖等等。作品曾被译为英文、日文、德文及韩文,并入选亚洲多地以及新加坡的语文教材。
文摘
序言
(风格二:反思个人教育理念,强调实践性)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重复老生常谈的理论,读完后感觉像是做了个心理按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无从下手。我最近比较关注的是那些真正深入到“日常冲突处理”和“情绪管理”的实战手册。我非常欣赏那种能够提供详细对话脚本,教会父母如何在孩子发脾气或遭遇挫折时,既能有效引导又不失同理心的作品。比如,有一本书详细介绍了“积极倾听”的五种层次,并配有大量的场景模拟,这对我这个容易心急的家长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愿意放下评判、认真倾听的耳朵。另外,书中关于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章节,也让我找到了新的方向。它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教你如何用提问的方式,将“我做不到”转化为“我暂时还做不到”,这种语言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我希望我的阅读体验能更多地聚焦于这些“微小而精确”的改变上。
评分(风格五:简洁、直接,聚焦于习惯养成与时间管理) 我最近的阅读重心放在了“习惯养成”和“自律性建立”这两个硬核领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效率和条理感是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但培养这些品质绝非易事。我寻找的是那种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每天只需五分钟就能完成的小任务的书籍。我非常推崇“微习惯”理论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比如,如何通过“习惯堆叠”的方式,将刷牙和思考感恩日记自然地结合起来。有一本关于“时间感知力”的书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用生动的比喻和视觉化的工具,帮助孩子理解“拖延”的本质,并教会他们如何主动规划自己的“精力预算”,而不是仅仅管理时间。这种侧重于“行动科学”的读物,对于那些希望孩子能从小建立起强大执行力的家长来说,无疑是极其实用的工具箱。它强调的不是天赋或运气,而是日复一日、毫不松懈的有效行动。
评分(风格一:充满期待与对新发现的好奇) 最近翻阅了一些颇具洞察力的儿童成长读物,它们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探讨如何激发孩子内在潜能、培养积极心态的书籍。我正在寻找那种能够提供具体、可操作建议的指南,而不是空泛的说教。我特别欣赏那些能够巧妙地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日常互动中的书籍。比如,有一本我最近读到的,它深入剖析了“心流”体验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设计环境和任务,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高效、愉快的学习状态。书中关于如何区分“努力”与“天赋”的讨论,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强调,与其过度赞美孩子的聪明,不如着重肯定他们的坚持和尝试,这对于构建孩子健康的自我认知体系至关重要。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让这些宝贵的教育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亲子沟通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这本书提供的那些小小的“思维转变”,对我来说,比任何宏大的理论都更具实践价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成功”的定义,并开始用更宽广的视角去陪伴孩子的成长。
评分(风格三:偏向文学性与哲思,关注心灵滋养) 我总觉得,最好的童年教育,必然是滋养心灵的艺术。我最近接触到一些优秀的儿童读物,它们不仅仅是教育工具书,更像是一本本关于生命哲思的小册子。我偏爱那些能够引导孩子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度作品。它们通常采用优美的散文笔调,配以意境深远的插画,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阅读氛围。我特别欣赏那些探讨“专注力”与“内在平静”的书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帮助孩子守护住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不被外界的喧嚣裹挟,是当代父母面临的巨大挑战。有一本非常触动我,它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命循环,教会孩子接受变化和无常,培养出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这种超越技巧层面的教育,关乎精神的富足,我相信,只有内心丰盈的孩子,才能真正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评分(风格四:着眼于时代发展,探讨未来技能培养) 我们身处的时代日新月异,传统的知识灌输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我正在积极寻找那些能够帮助孩子建立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书籍。这主要集中在创新思维、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高阶社交技能的培养上。我尤其关注那些倡导项目式学习(PBL)和鼓励孩子进行“深度提问”的书籍。例如,有一本关于培养“好奇心驱动学习”的指南,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教家长如何捕捉孩子生活中偶然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这远比让他们机械地背诵历史年代要有效得多。书中还强调了“失败的价值”,认为每一次尝试的中断都是宝贵的数据点,而不是需要羞耻的污点。这种现代的教育观,让我看到了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下一代的希望。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前沿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为我的孩子构建一个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学习生态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