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凉拌·卤酱·腌泡菜(超值全彩白金版)
:68元
作者:张红卫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第1版 2014年11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11340719
纸 张:铜版纸
页码:303
开本:16开 180*250*25mm
重 量:1.05kg
包 装:平装
《凉拌·卤酱·腌泡菜(金版)》分为3部分内容,清爽的凉拌菜、醇香的卤酱菜和入味的腌泡菜,以食材为主线,内容涵盖所有的凉菜种类,为您的餐桌奉献一道或清爽或醇香的开胃小菜。凉拌、卤酱、腌泡菜都是餐桌上的开胃、下酒小菜,深得百姓的喜爱。
章 凉拌菜——生切凉拌简单
第二章 卤酱菜——醇厚香浓可口
第三章 腌泡菜——天胃下饭全靠它
111111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精美了,初次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上那幅色彩饱满、光影变幻的食物摄影作品,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只是想随便翻翻,没想到那张特写镜头下的泡菜坛子,表层细密的气泡和半透明的食材纹理,简直让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立刻去厨房尝试制作。内页的纸张选用也很有讲究,哑光处理,使得那些复杂的调味料比例和步骤图看起来清晰不刺眼,即便是厨房灯光稍暗,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排版上展现出的那种匠人精神,他们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视线,从原料到成品,每一步的图文搭配都恰到好处,没有那种堆砌信息的杂乱感。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腌制技巧部分,还特地用了一种略微不同的字体和背景色块来强调,这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能瞬间抓住重点,避免了因为信息过载而产生的焦虑感。可以说,光是把它摆在书架上,也是一种对生活美学的致敬,每一次路过,都会被那种对“家常味道”的细腻捕捉所打动。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策划的艺术品,让人愿意花时间去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文化底蕴是让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惊喜。我以为这只是一本纯粹的烹饪技巧手册,但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腌渍文化”的微型史诗。作者巧妙地将不同地域的泡菜和腌菜习俗,与当地的历史变迁、气候条件甚至社会生活联系了起来。例如,她讲述了北方人在漫长冬季如何依赖发酵食物来获取维生素和满足口腹之欲,这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生存智慧的体现。在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腌制法时,她还穿插了当地的节庆习俗和仪式感,让人在学习制作食物的同时,也对这些传统文化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带着一种温暖的怀旧感,仿佛在讲述家族故事,而不是在罗列菜谱。它成功地将“吃”这个最朴素的行为,升华成了一种对历史、对土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读完后,我不再只是想做出一盘好吃的菜,更渴望通过这种古老的方式,与那些遥远的文化脉络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一本同类型食谱。我原本以为“凉拌卤酱腌泡菜”的范畴会比较局限,无非就是几种常见的酸菜做法,但翻开目录才发现,简直像打开了一个地域风味的宝藏地图。从东北那种酸爽到能“为之一振”的传统发酵物,到南方沿海地区那种带有海鲜鲜味的轻盈腌制,乃至是借鉴了异域风情的辣味泡菜,作者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溯源和讲解。更令人佩服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怎么做”的层面,还深入探讨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以及不同食材在酸碱度变化下的口感质地演变。比如,关于如何控制不同蔬菜的脆度,书中甚至提到了一个关于“浸泡时间与盐分渗透率”的数学模型的小插曲,虽然我未必能完全理解背后的复杂理论,但这种严谨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我对食谱的信任感。它教会我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才是真正的高级烹饪教育,让我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自家的厨房里进行创造性的调整。
评分这本书对于食材的精挑细选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采购标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不仅介绍了常见的白菜、萝卜、辣椒,还特别开辟了一个章节来探讨那些“被忽视的腌制潜力股”——比如某些品种的藠头、小黄瓜的特定季节版本,甚至还有一些地方特有的野外采集野菜的腌制法。她对调味品的选择也极其考究,并非简单地罗列酱油、醋、盐,而是区分了不同产地的米醋、不同发酵程度的酱油对最终风味的影响。比如,她会指出,用山西老陈醋腌制出来的卤肉,与用镇江香醋腌制出来的,在回味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醇厚而后者清爽。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捕捉,让原本看似简单的“家常菜”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我跟着书中的指引去寻找特定的香料,回来尝试制作后,那种风味上的巨大飞跃,让我深刻体会到“好料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的重量。这已经超越了食谱本身,变成了一本关于食材地理和风味哲学的入门读物。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极其注重“人情味”和“生活场景感”。很多食谱书只告诉你食材和步骤,但这本书更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厨房里手把手地教你。在介绍一道“老坛酸豆角”时,作者没有直接给出配方,而是先描绘了一幅画面——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一坛子酸豆角经过漫长等待后,打开坛盖时那股混合着清新和酸涩的香气,瞬间将人带回了童年的记忆。这种叙事手法,让冰冷的文字瞬间有了温度和情感的连接。它还贴心地考虑到了现代人生活节奏的问题,为每道菜标注了“快速腌制版”和“慢工出细活传统版”的两种方案,让上班族和有大把时间的主妇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而且,书中的“失败案例分析”板块简直是我的救星,里面详细列举了制作泡菜时最容易出现的“起白膜”、“发霉”或者“味道不正”的十大错误,并给出了精确的补救措施,这比任何一本成功的案例都来得实在和有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