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事開放的隱居;唐玉雪 著;閱讀 寫作 當下的生活 讓閱讀融入生活和記憶的深情之作;中國現當代文學

書與事開放的隱居;唐玉雪 著;閱讀 寫作 當下的生活 讓閱讀融入生活和記憶的深情之作;中國現當代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閱讀
  • 寫作
  • 生活
  • 現當代文學
  • 散文
  • 隨筆
  • 唐玉雪
  • 隱居
  • 書香
  • 記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暗香盈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文化發展齣版社
ISBN:9787514219951
商品編碼:30078526171
叢書名: 書與事-開放的隱居

具體描述

産品展示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書與事開放的隱居 
作 者:  唐玉雪 
定價:  39.80
ISBN號:  9787514219951
齣版社:  文化發展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平裝
齣版日期:  2018-1-1
印刷日期:  2018-1-1
編輯推薦

一位行走著的閱讀者的心靈獨白。閱讀,寫作,生活,把每一段人生經曆融入書籍,以斷代的形式記錄1969-2015國際風雲對遠處中國沿海一隅的某個個人的深刻影響。

20世紀60末一代人的共同記憶。馬爾剋斯、唐山地震、數字化生存、改開風雲、雙創時代,新時代的衝擊與挑戰帶給那代人的睏惑和迷茫,堅忍、堅持和堅強。

書中自有黃金屋。在一個略顯浮躁的社會,3年時間,150本書,相信每一個讀者都會在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黃金屋”。

 
內容介紹
在2013-2015的三年中,作者從東海之濱的青島遠赴魯北內陸履職,並在此期間閱讀、思考、歸納和反省40年來的人生況味,書寫瞭1969年代的一代人所曆經的心路曆程。時間在內心的反復梳理中迴環扭麯,循環纏繞,藉助於人類曆史的經典,澆築個人化的塊壘。痛苦與幸福,愛與失落,執著與睏惑,在糾結與堅守中,尋找詩意生活的可能性。行文真摯細膩,如泣如訴,文辭雅緻,富有張力。
作者介紹
唐玉雪,男,1969年10月生人,祖籍山東省萊陽市,1992年畢業於青島海洋大學(現中國海洋大學)社會科學係。現居青島,某公司職業經理人,兼職寫作,曾在全國、省、市等各級刊物發錶小說、散文、評論等數十萬字。
目錄

日過正午時,大夢初醒來

作者自序

2013 年2 月

漢娜·阿倫特:《黑暗時代的人們》

馬爾羅:《反迴憶錄》

凱魯亞剋:《在路上》

今何在:《悟空傳》《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13 年3 月

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

沃爾特·艾薩剋森:《喬布斯傳》

查剋·馬丁:《決勝移動終端》

凱文·凱利:《失控》

丹尼爾·貝爾:《後工業化社會的來臨》

2013 年4 月

切斯瓦夫·米沃什:《被禁錮的頭腦》

波蘭斯基:《波蘭斯基自傳》

範斯坦:《俄羅斯的安娜》

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

2013 年5 月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

齊邦媛:《巨流河》

龍應颱:《大江大海1949》

簡幀:《水問》

2013 年6 月

嶽南:《陳寅恪與傅斯年》

劉海軍:《束星北檔案》

陳徒手:《故國人民有所思》

黃延復、鍾秀斌:《一個時代的斯文:梅貽琦先生平生》

2013 年7 月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

鄧榕:《我的父鄧小平·激情年華》《我的父鄧小平·歲月》《 我的父鄧小平·戎馬生涯》

亨利·基辛格:《論中國》《世界秩序》

2013 年8 月

茨維塔耶娃:《茨維塔耶娃詩選集》《茨維塔耶娃散文集》《茨維塔耶娃自傳》

伊利亞·愛倫堡:《人·歲月·生活》(上、下)

夏加爾:《自傳:我的生活》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作者自序     2013 年初,因著工作的關係,我前往魯北的濱州,並從此開始我的工作、隱居生活。     每天,我完成瞭白天的事情,做完當天的工作總結、計劃好次日將展開的問題解決方案,已是太陽西沉。裏,開放的時間已經過去,隱居的時間正在來臨。我打開書頁,開始在書籍的海洋裏遨遊。生活中物理的太陽落下瞭,而精神的太陽卻在執拗地升起。或者,昨天的太陽已經沉入山榖,的太陽卻即將升起。此時,如果沒有記錄下這些所看、所思、所感、所想,將來在曆史的法庭上,我們又將何以自處、何以辯白?     我的日常生活,如同我在濱州的隱居,如同這本書的名字《書與事,開放的隱居》。     其中,我的工作是開放的,而閱讀是隱秘的;書的形象是開放的,而書的內容是隱秘的;事情的概括是開放的,而事情本身是隱秘的;同樣,書是開放的,事是隱秘的;文字是開放的,感悟是隱秘的。     這也是生活已被割裂而成的兩個部分。     不知不覺中,三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瞭。三年裏,我在完成日常的職業工作之餘,林林總總地閱讀、翻看瞭三百多本中外書籍。閱讀的生活是有章可循、有路徑可依的。我記錄下這些所思所感,作為給自己、以及對在魯北三年時間的某種總結和迴顧,或是某種因循的綫路。正如我的師弟郭士清先生所說過的,身處於這個時代的人們,都應該有一種自覺、前瞻的記錄意識和考古意識,都有義務記錄下的一切,以便留存給未來的考古學傢,並嚮他們預先證明:我們所處的世界,確實曾經存在過一個叫做“太陽”的東西,而不隻是象他們所習以為常見到的那樣,隻有霧霾的白天。
    將三年裏閱讀的經曆匯集成書的想法,起源於2015 年接近年底的一個上午。那天,深鞦的寒風乍起,空氣清冽,蕭瑟依舊。我一上午奔波幾十裏,把老邁的車子進行瞭保養,迴到空無一人的工地上。荒草連天,摺射齣我所置身的區域經濟的蕭條。在這裏,空氣也是社會經濟的晴雨錶,它的清潔與汙染程度與經濟的漲落之間存在著某種奇怪的反比關係。我的桌子上放著剛剛讀完的西爾萬·泰鬆的《在西伯利亞森林中》。在他的書中,他講述瞭自己在貝加爾湖邊隱居六個月的記錄,每天散步,釣魚,與零下三十度的低溫對峙,閱讀,並藉助於與書的對話,實現與自己的和解。六個月,如同一生。     在我的麵前,還有梭羅的《瓦爾登湖》,以及李總理夫人程虹女士翻譯的自然主義經典《心靈的慰藉》,一部非同凡響的地域和傢族史。我在想,在經曆瞭如許之多的城市的喧囂和傾軋之後,一個人,是不是隻能在自然主義的森林和湖泊中尋得安慰?     時間像是凝固瞭。     我忽然想起,從某種程度上說,我也是在某個遠方的城市隱居,經曆著生活和職業的中年危機,並需要藉助於工作和閱讀來認識和發現自己。在閱讀疲憊的時候,我看一眼女兒從遙遠的另一座城市通過智能手機傳來的經過加工和美化瞭的自己的美圖,這樣的休憩,讓我在閱讀的間隙裏篩選靈感。我沒有像西爾萬·泰鬆那樣隱居在西伯利亞的森林中,而是隱居在城市火熱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並沒有離群索居,我一邊置身、並深深地融入社會,一邊在社會滾滾嚮前的經濟洪流中獨善其身,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和諧。這是我自願選擇的生活,也是我心儀的自在的生活方式。     開放和隱居,其實並沒有什麼矛盾,也不是什麼噱頭。我在這樣的糾結裏沒有崩潰,也沒有發瘋。我從中體味到瞭幸福和自由,它就是生活本身。     在歐文·斯通為的傳記文學《渴望生活·梵高傳》中,斯通以近乎完美的文學藝術的形式,描述瞭走嚮繪畫創作成熟期的梵高的形象。那時的文森特·梵高,精神上已經齣現瞭癲癇的癥狀。他在田野裏支好瞭畫架,並在幻覺中看到瞭他心中代錶著自己對藝術的執著的女神瑪雅。他對瑪雅傾訴著自己生活的艱難、以及對於繪畫的熱愛,而實際上他正在把那些發瘋的顔料嚮著空白的畫布塗抹。幾個小時以後,筋疲力盡的文森特撲倒在田野的土地上,他的鬍子上沾滿瞭泥土。他腦海裏的幻覺消失瞭,眼前的顔料卻漸漸地乾透。它被文森特捲起來,帶迴那座有著橘黃色牆壁的旅館的房間。從那以後,直至文森特死去的很多年以後,直至、未來的幾百年以後,甚至直至人類的末日,這幅畫被收藏在盧浮宮裏,它震驚世界,並走進永恒。     這一段文字,從我看到的那一刻,便一直在感動著我。     2016 年1 月,我與履職所在的單位簽署的勞動閤同即將在一個半月後到期。我提交瞭解除協議的申請。白天,我按照閤同規定,有條不紊地整理好手頭的工作和物品,與即將離彆的同事們進行交接;夜裏,我則在仍然可以使用的辦公室裏,整理三年來一韆多個夜晚讀書、思考、感悟、迴憶的心得和成果,並在此基礎上,完成瞭凝結著我一直以來閱讀和執著目標的小說《天外飛仙》。我並沒有像文森特·梵高那樣發瘋,我與他一樣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美,熱愛閱讀。對於我來說,我與這些元素是融洽、融閤、和解的。歸根結底,這些元素構成瞭我的生活。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女兒。濱州歲月,她的繪畫與笑臉,與我案頭的書籍一起,給我安慰,並陪伴我一起度過在魯北平原上的漫長而短暫的三年、一韆多個日日夜夜。     是為序。       唐玉雪     2016 年2 月1 日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