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李汀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店鋪: 末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3944033
商品編碼:30111154348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9-01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民間有味

定價:30.0元

作者:李汀

齣版社: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63944033

字數:129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作者筆下的唯美鄉村不欺不、不卑不亢、不棄不離,不怒不怨;作者筆下的美食有情有味,來自民間、食在民間;純粹的野生美食,原始的土生食材,帶給你舌尖上的快意人生……


※※友情推薦:

href='#' target='_blank'>飲啄雜譚、 href='#' target='_blank'>吮指談吃、 href='#' target='_blank'>人間煙火、 href='#' target='_blank'>民間有味、 href='#' target='_blank'>川味好安逸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選擇從一條味蕾的小徑迴鄉,將川北民間飲食從文字中復活、喚醒,這一篇篇舌尖上的記憶,一道道大道至簡的純粹民間山野美食,濃濃的鄉土感鋪天蓋地而來,過癮、快意,有味道。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汀,男人一枚,四十好幾。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做人從善,做事從簡。孤陋寡聞,不通世情。文字敏感,想象簡單。活著走著,走著纍著。有時讀閑書,無聊觀山水。感謝文字,感恩生活。

文摘


  輯土風
  豆花珍珍飯
  缺吃的年代,有玉米麵吃的是殷實人傢。把玉米磨成針尖一樣的顆粒,黃的、白的堆在一起,閃亮閃亮的,不叫珍珠,我老傢叫珍珍。這叫法現在一想起,感覺就像叫一個殷胖的女人,潔白、乾淨。
  清晨,天濛濛亮,母親要把一簸箕玉米磨成珍珍。玉米倒在磨颱上,牽瞭磨坊外站著的棗紅馬,輕輕把拉磨的套子架在馬背上,把磨杆咕嚕咕嚕推到馬屁股後套好。母親走到馬前,把眼罩給它戴上。棗紅馬靜靜地站在磨坊的陽光下等待母親做好這一切。母親一拍馬的肩膀,喊一聲“走”,棗紅馬慢悠悠地搖晃著鈴鐺,穩穩地在磨道上來迴轉,玉米麵篩糠一樣磨下來。太陽在悠悠的鈴鐺聲中慢慢升起。
  母親站在磨坊邊上籮玉米麵。深口的大簸箕上架著兩個枝條的樹杈,用鐮刀把樹枝打平,馬尾籮兒放在上麵,來迴籮,樹杈被磨得油亮。一籮兒玉米麵來迴籮四五遍,細麵落在大簸箕裏,粗顆粒留在細麵籮兒裏,勻齣粗一點的顆粒重新倒迴磨颱,留在馬尾籮裏的就是顆粒均勻的珍珍瞭。細麵用來蒸玉米麵饃饃。珍珍用來煮豆花稀飯。悠悠馬鈴鐺,悠悠籮麵聲,早晨的陽光照上木窗子。
  先點豆花。鐵鍋上放一木架,將生絲或馬尾籮兒放在架上,再把從手磨上磨好的豆漿倒進籮兒內,再讓豆漿淌進鍋裏,同時竈內的柴火燒得正旺,並用水瓢往籮中投水,讓豆漿一次次注入鍋內,往返三四次。不斷加溫,豆漿慢慢沸騰,豆漿煮起來,將準備好的酸水,沿鍋邊倒下,將竈火退去。這一連貫性的動作,有民謠說:“屎脹、娃兒哭、豆漿瀑”,這是傢鄉婦女煮早飯的情境,自己的腸胃脹流瞭,內急;背上背的娃兒還在哭,心急。就是有這兩急的事情,也要先解決急火的事情,止住沸騰的豆漿瀑齣鍋沿。此後,數次注入酸水,直到大砣的豆花浮起,豆漿水轉清。再加柴火將水煮開,放些紅苕或者洋芋煮,等紅苕、洋芋半熟,然後抓一把剛磨的珍珍,搖晃搖晃讓珍珍從手掌裏徐徐漏下,用飯勺不停地攪動。這時候,柴火要旺,不能閃火。一邊煮一邊攪。放上鹽,二十來分鍾就可以吃豆花珍珍飯瞭。
  再拌一盤火燒青椒拌蒜泥。地裏的青辣子摘瞭洗淨,用火鉗鉗著青辣子在滾燙的柴灰裏翻滾,聽見青辣子在柴灰裏劈劈啪啪響。青辣子在柴灰裏燙過後,辣味減瞭,清香溢齣來。擼三五下,把燙蔫的青辣子放在木碓窩裏,和著新蒜和鹽搗碎,裝進瓷盤子。一盤火燒青椒拌蒜泥放在木桌上,滿屋子都是瓷實的清香。一筷子青椒拌蒜泥,一口豆花珍珍飯,那個香啊。
  山裏人每天早上都吃豆花珍珍飯。端一碗豆花珍珍飯,蹲在土院壩裏,一條狗陪在身邊。有時候,丟給它一塊紅苕或洋芋,狗歪著腦袋吞下去。然後,又靜靜地坐在主人身邊,望著主人。稀點的豆花珍珍飯要沿著碗沿往下喝,“呼呼呼”,像是口技比賽。一碗豆花珍珍飯吃完,主人站起來舔舔舌頭,又去廚房盛第二碗,狗也跟在主人身後舔舔舌頭。
  吃剩的豆花珍珍飯,一鍋鏟鏟進廚房門外的狗盆裏,狗就狼吞虎咽地吃瞭,再把鋼瓷盆子舔得“噌噌”響。遇到鄰傢的狗跑過來,兩隻狗興奮地碰碰腦袋,親熱親熱。就像東傢的主人端碗珍珍飯,西傢的主人端碗珍珍飯,一邊吃,一邊談論著莊稼地裏的收成。再是,趁著院壩裏的陽光好,狗也追攆追攆院壩裏踱步的一群雞,把雞攆上房頂、攆上樹枝、攆上草垛,攆得一院壩安靜的陽光飄飄搖搖,攆得一院壩的塵土飛揚。
  我已經離開村莊多年,老傢木門上的鎖已經銹跡斑斑,土院子裏野草叢生。但我一想起村莊,心裏立馬翻騰起對農傢飯菜的奇妙感覺,口水生津,我隱隱覺得,木結籽的內心,一直沒有遠離過鄉村。而我終於明白,草木結籽的內心,豆花珍珍飯填飽的胃,我永遠不瞭一個普普通通鄉村人。
  酸菜麵魚兒
  酸菜缸挺著大肚子放在案闆下,要吃瞭,掀開木蓋子,舀一瓢齣來。酸菜漩漩扯起,地上馬上流齣一條酸菜水滴成的路綫,從酸菜缸到土竈颱,就像一條水蛇躺在地上。
  蘿蔔菜、山油菜扯迴來,太陽壩裏曬乾露水。女人搭根闆凳坐下來,把蘿蔔菜、山油菜上的泥巴抖乾淨,放進竹篾簍裏切細。那青菜的山味,青菜的氣息撲進鼻子。
  女人端起切細的蘿蔔菜、山油菜,一陣風去瞭小河邊,蹲下,翹起鈎子,淘菜。陽光打過來,女人白嫩嫩的手臂上下翻動,青菜浮在竹篾簍裏。翹起的鈎子露齣一抹白,時隱時現。河水裏的木葉子魚,在陽光裏跳躍,激起一圈一圈的漣漪。
  菜淘好瞭,女人把竹篾簍從水裏拉齣來,放在河邊石頭上,等竹篾簍裏的水滲下。女人站在河邊,看見水裏印著自己的影子,笑瞭笑。一隻五彩的水鳥飛過,“呀”叫瞭一聲。女人抬頭端起竹篾簍,走上那條小路,竹篾簍裏的水還在“滴答滴答”滴。
  淘好的菜放在街沿上,等鐵鍋裏的水燒開,再把淘好的蘿蔔菜、山油菜在開水裏煮上約十分鍾,等青菜稍稍變瞭顔色,連水舀進案闆下的缸缸裏,加上一小把玉米麵,再加上小瓢酸菜缸裏原來的酸菜,攪勻,蓋上木闆,第二天,就可以吃酸菜瞭。一缸酸菜,一傢四五口人,夠吃上半個月瞭。
  酸菜越酸越好。酸得人口水直流,那個酸呀,泥土的氣息,陳醋的味道,木質的香醇,陽光的瓷實,都在那酸裏。要是山油菜榨的酸菜,還有短短的苦,還有青草的脆,還有露水的淨。如今,酸菜已經登上瞭大雅之堂,某品牌老壇酸菜牛肉麵撐起這個品牌方便麵的半壁河山,靠的就是酸菜那股味兒。鄉村的酸菜缸放在案闆下,要吃瞭,舀一瓢倒進鍋裏,從酸菜缸裏扯齣來的酸水漩漩,一路滴進鍋裏。那個酸呀,大熱天渴瞭,喝一瓢生酸菜水,渴倒是不渴瞭,可酸得打戰戰。
  酸菜做好瞭,做一頓酸菜麵魚兒。舀一瓢酸菜,用菜油,加生薑絲、大蒜片、乾紅辣子爆炒。炒好後,用碗把酸菜盛起來。燒水和麵。用柴火將鐵鍋裏的水燒開。燒水的同時,把小麥麵盛在麵盆裏,倒進冷水,用竹筷朝一個方嚮調,一圈一圈調,小麥麵和水融成一體,乾稀適度,過乾,滴不成“麵魚子”;過稀,就成瞭麵湯。乾瞭,加點冷水再調;稀瞭,加點小麥麵。
  水燒開後,把麵盆端在手上,欲往鍋裏倒的樣子,但又不能叫麵溢齣盆來,然後用竹筷迅速往鍋裏颳調好的麥麵。這時竈裏的柴火不能“閃火”。一“閃火”,颳進鍋裏的麵魚子就結成麵團團,就不是“麵條條”瞭。等麵魚兒在鍋裏煮起來,再把爆炒好的酸菜倒進去,再煮上一陣,香噴噴的“麵魚兒”就可以起鍋瞭。說起來,我小時候,傢裏窮,一年難得吃到一迴“麵魚兒”。母親做“麵魚兒”時,我個頭就土竈頭那麼高,踮起兩隻腳,兩眼看母親往鍋裏颳麵,就想,哪天長大,會做“麵魚兒”瞭,做一大鍋,吃個夠。
  土竈,柴火,做齣的酸菜麵魚兒,唏噓吃著,那個香啊。再一想,這麵魚兒的叫法,就不由想起小河水裏跳躍的木葉子魚,把小麥麵做成小河魚的樣子,做成小河魚的味道,隻有在這鄉村瞭。再一想那柴火“噗噗”燃著,俗話說:“咬緊牙關,絕不能‘閃火’。”這樣的緊要關頭,猶如背一背東西爬坡上坎,腿上一“閃火”,那情景想得齣來,山坡上滾石頭一樣越滾越快。
  麵魚兒吃得大汗淋灕,那個暢快,像是打開身體的血管,身體變得異常乾淨、清新。
  風中灰攪團
  在我鄉村的風裏,拂麵的人群裏,已找不齣幾個我熟悉的身影。但我可以藉助鄉村的炊煙,找到貼近鄉土胸膛的呼吸。
  一位老人站在院壩裏,端著一碗灰攪團,“呼嚕呼嚕”吃著,我對鄉村的記憶,一下子被搖醒瞭。老人起身,那草木一樣的身子,草木一樣的錶情,使我的臉上,有一雙手滑過的感覺。熟悉的溫度,重新迴到我的腦海。
  我說:“灰攪團開胃,好澆上一小瓢熟油辣子,辣乎乎的,酸溜溜的。”
  老人又咂吧一下嘴巴說:“用臘肉顆顆炒青菜,做成臘肉汁澆在碗裏,好吃。”
  我說:“用郫縣豆瓣炒料,燒成湯汁,過癮。”
  老人說:“吃攪團,關鍵是湯汁呢,少不瞭麻油。”
  我說:“彆說瞭,我口水都下來瞭。”
  老人一拍大腿,說:“你看,光顧著說話,你來一碗攪團?”
  我迫不及待地說:“來一碗。”
  挨著老人坐下來,一碗灰攪團端過來,金燦燦的攪團臥在土碗裏,就像一小座冰山臥在湖水裏。山油菜酸菜,用豆瓣炒瞭,用薑、蒜、蔥調配的湯汁,澆在金燦燦的攪團上。用筷子夾一小坨,用湯汁蘸瞭,吃上兩三坨,滿滿的辣,滿滿的酸,滿滿的香,彌漫進胃裏。
  灰攪團的灰,是土竈膛裏的冷柴灰,用細籮篩過,細細的,軟軟的,溫暖。把手插進去,像是觸到嬰兒的皮膚,不忍心動彈一下手指,怕弄醒瞭這熟睡的嬰兒。
  苞榖顆粒是去皮的,磨成大米大小的顆粒。然後用一碗篩好的柴灰,拌一碗去皮的苞榖顆粒,攪勻泡在冷水裏。柴灰要放閤適,多瞭,滲進苞榖顆裏的堿就重,吃起來夾口;少瞭,無味,吃起來粉嗒嗒的。柴灰是強堿弱酸鹽,還含有少量的硼、鋁、錳等微量元素。泡十個小時左右,如果泡的時間太長,發臭;太短瞭,未入堿性,無味。苞榖顆在微強堿弱酸鹽的作用下,漸漸呈現齣淡淡的淺綠,用清水反復淘洗去柴灰。苞榖顆粒清水洗滌,彌漫著清水的味道、柴灰的氣息。
  把泡好的苞榖顆粒磨成漿,在小石磨上磨。淘淨的苞榖粒摻清水,苞榖粒本來的顔色被柴灰包裹,被那種淡淡的綠色包裹。一手舀半瓢帶水苞榖粒,灌在小石磨的磨眼裏,一手握著石磨的木柄開始磨,帶水苞榖粒磨成漿,慢慢流進石磨下放著的木盆裏。石磨轉動,柴灰的味道、石磨的味道、苞榖的味道像一股股白色或金黃色的乳汁流齣來,浸染瞭鄉村沉靜、醇厚的早晨。
  “雷聲隆隆不下雨,雪花飄飄不覺寒。”“韆軍萬馬城裏過,個個齣來脫衣裳。”這兩個謎語的謎底都是石磨。這苞榖顆粒就是在石磨上脫瞭衣裳,磨成瞭漿。
  苞榖漿磨好瞭,倒少許在鐵鍋中,竈內燃以柴火,待鍋內苞榖漿溫度逐漸升高,這時右手要用擀麵杖慢慢攪動,左手拿瓢慢慢將盆中的苞榖漿添加到鍋內,鍋內溫度不斷升高,右手攪動的力量和速度也要加快、加大。一直到苞榖漿添加完,這時需雙手緊握擀麵杖用力迴鏇攪動。“要得攪團好,就得三百六十攪”,攪到三百六十攪左右,將擀麵杖平行於鍋麵舉起,擀麵杖上濃縮的苞榖漿能掛起像窗簾狀的簾子,攪團就攪好瞭。竈裏柴火開始時要燒得大,中間要大,然後是由大轉小。見母親攪攪團,隨著擀麵杖一圈圈地攪動,她臉上的肌肉在跳動,長發在飛舞,那分明是一種鏇律、一種舞蹈、一種意誌、一種韌勁……攪齣的是甜蜜,是希望……有時候,父親從城裏迴到鄉下,趕上母親攪攪團,父親接過母親手裏攪動的擀麵杖,“我來吧。”父親就像接過一種甜蜜、一種希望,柴火印亮竈房。
  灰攪團冷熱都好吃。趁熱吃,用菜油加豆瓣炒酸菜,加入薑、蒜、蔥、鹽、水調配湯汁,澆在熱灰攪團上,就可以吃瞭。冷灰攪團切成細條,紅油辣子涼拌,有嚼頭,燴上吃,滑口鮮嫩。舌尖上的辣、舌尖上的酸、舌尖上的灰,讓整個身體舒坦起來、流暢起來。
  在城裏想吃灰攪團,就買瞭擀麵杖,買瞭磨好的苞榖麵,做瞭攪團吃,總吃不齣鄉村那種味道。就想,城裏哪裏去找那種土竈、那種柴火、那種柴灰、那種石磨。
  灰攪團在民間。
  黃金炒炒飯
  炒炒飯也叫“金裹銀”。
  金裹銀,黃金和銀子裹在一起,那是怎樣一種金黃?那又是怎樣一種銀色?黃,誘人。銀,誘人。山裏早晨的太陽染在瓦房上的顔色,金黃。山溝裏溪水跳躍的顔色,銀亮。樹籠籠裏突然冒齣的一兩句山歌,金黃。“一把扇子裏麵黃,上麵畫著姐和郎,郎在這邊望情姐,姐在那邊望小郎。”野花籠籠裏跳齣的山歌,銀亮。
  山裏水田少,幾分水田,打不瞭多少稻米。要吃一頓米飯,得等到過年。在那個缺衣少食、不得溫飽的年月裏,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足矣讓人垂涎欲滴。讀初中的時候,寄宿在親戚傢裏,親戚是掙工資的,晚上吃白米飯,還配一兩個小菜。吃剩下的一小坨白米飯,盛在小瓷碗裏。我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在食堂定量吃的一碗糊麵條,不一會兒,肚子就空瞭。總也睡不著,就想親戚放在案闆上,剩在小瓷碗裏的白米飯。越想越餓,越餓越睡不著。翻來覆去睡不著,就起來看案闆上那碗白米飯。拳頭大一坨白米飯臥在青花瓷碗裏,小小白米擠黏在一起,親密、甜蜜。我嗅到白米的味道,口水直流。顧不瞭親戚要是發現一小坨白米飯不見瞭,會生氣責備。端起小瓷碗,倒一點白開水進去,再放一兩滴醬油。醬油在碗裏散開,白大米在厚厚的紅褐色裏鋪開。我幾口扒拉進瞭肚,甚至連白開水也一口氣喝瞭。現在一想起那一小坨白米飯,米飯的香甜,醬油的氣息,一下子把味蕾激活瞭。記得那夜我還做瞭一個美夢,夢見好多的白米飯,把肚皮撐得圓滾滾的。
  姐在竈房裏箜炒炒飯。把一大把大米放在清水裏淘淨,把大米放在鐵鍋裏煮,大米六分熟,就連鐵鍋裏的米湯、米一起舀進筲箕裏,米湯從筲箕裏漏下來,漏進事先準備好的瓷盆裏。把米湯濾盡,然後再把筲箕的米,和上黃苞榖珍珍重新倒進鐵鍋裏箜。這時候,竈裏的柴火要小,用微小的火苗舔鐵鍋底。火候要掌握好,柴火大瞭,鐵鍋裏的苞榖珍珍和大米會焦。慢火蒸,慢火箜。姐姐把這些做好後,就倚在廚房門上,輕輕哼上一首山歌:“哥也勤來妹也勤,二人同心土變金,你在行船我發水,你要下雨我布雲。”
  鐵鍋裏箜的炒炒飯,有香氣飄齣來,姐姐揭開鍋蓋,用鐵鏟翻一遍,蓋上鍋蓋繼續箜。把酸菜炒瞭,撒在炒炒飯上箜,就成瞭酸菜炒炒飯。把青菜切細,炒三分熟,撒在炒炒飯上箜,就成瞭青菜炒炒飯。箜上二十分鍾,揭開鍋蓋,米飯的香氣、珍珍的香氣、青菜的香氣糅閤在一起,飄齣好遠都還聞得到。放上鹽,翻動幾次,就可以吃炒炒飯瞭。要是有人從廚房後牆經過,聞到香氣,會不自覺走過來:箜炒炒飯啊。遇見大方人傢,鏟上一小碗炒炒飯,讓路人吃瞭。路人走到哪裏,都會記起那碗炒炒飯:“那天,李傢吃瞭一碗炒炒飯,香。”咂吧幾下嘴巴,那個香還在嘴裏迴味無窮。
  姐姐成傢後,姐夫總是誇姐姐箜的炒炒飯。“一碗炒炒飯,哄到一起的。”對呀,男人都是好吃的,要哄住男人的心,首先要哄住他的胃。一碗炒炒飯、一首山歌,姐夫不醉纔怪。
  炒炒飯稍微箜久點,鏟瞭炒炒飯,鍋裏就有一層鍋巴。黃苞榖珍珍,金黃;白大米,銀亮;青菜苔,青綠。黃裏有銀,銀裏裹金,金裏泛綠。鐵鍋裏一層鍋巴,也是黃裏點上那麼幾點銀,銀裏透齣一些綠來。把鍋巴放在米湯裏泡瞭,慢慢嚼起來,有一點柔潤,有一絲脆香。
  那時候放學迴傢,放下書包,首先就是衝進廚房找吃的。揭開鍋蓋,一碗炒炒飯沏在鍋裏,會端起碗風捲殘雲般狼吞虎咽。箜苞榖珍珍和小許大米的金裹銀,一年裏吃不上幾迴。多數時候,為瞭把苞榖珍珍吃齣白米飯的味道來,就用全是苞榖珍珍和酸菜箜成炒炒飯,苞榖珍珍的糙,會滿口竄。即便那樣,能吃上一碗苞榖珍珍炒炒飯,也是香的。
  幾十年過去瞭,炒炒飯滿口竄的香和糙還在夢裏縈繞。可不知怎的,現在的飲食變得越來越精細,卻再也吃不齣炒炒飯那滿口竄的香和糙瞭。
  火燒饃
  一到鼕天,每傢每戶老屋的堂屋裏生起疙瘩柴火。
  堂屋是老屋的正房,鄉村許多重大的決策都在堂屋議定,祭祖、婚喪喜慶的禮儀,以緻拜年、重要客人會麵,都在堂屋。堂屋正牆上有神龕,在正牆上掏一個神龕一樣的窟窿,再把做好的木雕神龕鏘進去,木雕上有太陽火焰蒸騰圖飾,有吉祥紋飾。神龕正中鋪上紅紙,紅紙上竪寫著“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字,還有“某氏(本門)宗祖”、“東廚司命”等小字分列。有的還在神龕前擺放先人雕像、畫像或木牌位,有的也擺上香爐燭颱,逢重大節日先給先人們上一炷香。
  堂屋背風的一角掏上一個大坑,大坑裏鑲上爛底的大鐵鍋。鄉村總是能變廢為寶,一個爛底的鐵鍋捨不得丟,就鑲成堂屋烤火的用具。鐵鍋內堆起疙瘩柴,一天一天燃燒,慢慢地就堆起半鐵鍋柴灰。疙瘩柴燃燒的時候,柴灰的溫度就升起來。柴灰燙,老傢叫燙灰。在燙灰裏放上洋芋,一傢人圍著疙瘩火烤火取暖、嘮話,洋芋也在柴灰裏烤火。舒服極瞭。看過寓言故事:溫水裏的青蛙。要是把青蛙直接扔到開水裏它會蹦齣來,但是把水慢慢加溫,直到煮沸,青蛙也不會跳齣來。在溫水慢慢加熱的過程中,青蛙舒服死瞭。我就想,要是青蛙在柴灰裏過鼕,也會在慢慢升溫的燙灰裏變成一具化石。
  燙灰裏的火燒饃饃,彆有一番味道。火燒饃饃可防黴變,夏天也能存放七八天,不發黴、不變味。鄉村外齣做活路,或者趕場,要帶的盤纏乾糧,就是火燒饃。火燒饃饃,是在麥麵或者麥麵裏摻上苞榖麵,加適量的菜油和水,使勁在麵闆上搓揉。搓揉成團,在麵闆上團成瓷碗大小的圓形規模,再擀成餅。然後放在溫熱的鐵鍋裏,用微火炕,炕成黃黃的一塊餅,再放進堂屋滾燙的燙灰裏燒。柴灰的溫度不要過高,達到饃不焦灼,又能使饃裏外熟透。燒火燒饃饃要有耐心,保持燙灰的溫度不高不低。鄉村許多事情急不得,一急,就亂瞭陣腳。看著風在村裏橫衝直撞,母親卻一點也不急,坐在老屋屋簷下,靜靜地飛針走綫,用善良、柔情觀看著這世界的疾風驟雨。母親說:“急啥,該來的,總要來。”急也急不來。母親把手裏的一塊布攤在一件大衣上,她要把大衣上的一個洞補上,母親細心地裁剪著那一塊布,就像裁剪著身邊的一塊土地。那塊布染著陽光和泥土的氣息,不急不躁。
  火燒饃饃要粘上泥土和陽光的氣息,隻有不急,隻有讓那金燦燦的陽光慢慢滲透進火燒饃裏,隻有讓那滾燙的柴灰慢慢滲透進火燒饃裏。一點一點,一寸一寸,和麥麵、苞榖麵混閤在一起。把火燒饃饃從燙灰裏夾齣來,用手在火燒饃的平麵上拍擊,發齣“噗、噗”的鳴響,這火燒饃就熟透瞭。火燒饃熟透瞭,鄉村熟透瞭。
  鄉村的許多糧食,都夾雜著泥土的氣息、陽光的氣質。我走齣鄉村的那個早晨,帶著瓷碗大的火燒饃饃。鄉村小路上的蒲公英、蒿蒜子,還有那岩邊的悶頭花,一路開著,一路香著。草葉上的氣息,火燒饃的氣息,讓我走齣鄉村的那個早晨充滿瞭溫暖。
  這個充滿泥土和糧食氣息的早晨,總能圍繞著我的行走,在我的前方忽明忽滅閃現,照亮著我生活的許多細節。
  甜漿飯
  初夏,鄉村的陽光和空氣都是甜的。誰發現的?
  是這些靈性的鳥兒。鄉村立在苞榖地裏的稻草人一動不動,這些鳥兒早知道那是個假人兒,不鬧不叫的,穿著的衣服七長八短,它們笑上一陣子,還站上稻草人的頭發呆、瞭望。見沒有人來,就站在苞榖穗上啄食嫩苞榖。啄一下,望一下四周。再啄,再望。嘴裏不時發齣“甜、甜、甜”的叫聲。一發現不遠處的人走過來,它們撲棱棱飛走,叫嚷著“甜、甜、甜”。鳥兒鋪天蓋地地在陽光裏彈起又落下,看見它們的高興勁,真想伸手抓一把,放在手掌心裏仔細認一認:這都是一些什麼樣的鳥兒?跑進苞榖地的農人,撿起地裏的小石塊,嚮鳥兒飛翔的方嚮打去,驅趕它們少吃苞榖。石塊“嘭”一聲悶響落在苞榖地裏。鳥兒在樹梢上還沒有停穩,又彈起往遠處飛。
  苞榖地裏煩人的是這些詭秘的老鼠們。苞榖灌漿的時候,鄉村老鼠的鼻子靈透,一絲的甜味它們都嗅得到。老鼠縮頭縮腦鑽齣洞,望望金黃的陽光,望望碧綠的莊稼,一溜煙爬上苞榖稈,咬開苞榖殼,就開始不停地啃嫩苞榖。老鼠用牙齒“吭吭吭”撕咬苞榖的聲音,在鄉村初夏的陽光裏顯得格外清脆。有腳步聲傳過來,老鼠趕快從苞榖稈上溜下來,躬起背一溜煙逃進瞭洞裏。
  這甜是土地溫潤的氣息,鄉村生靈們一生與草木相伴、與這些氣息相融,許多自然的物語,也隻有它們能夠感知得到。確實,春天來的時候,是蚯蚓先咬開泥土的大門。夏天來的時候,是青蛙叫嚷著星星墜落。這嫩苞榖的一絲絲甜味,當然也隻有這些純粹的小傢夥們首先感知瞭。其實,鄉村的幸福也就在這些傢夥們的搗亂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民間有味 9787563944033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