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浩蕩兩韆年》十周年典藏版,也是吳曉波曆代經濟變革得失的收官之作。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麼早慧而晚熟?中國的商人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係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製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建成?在公元前7世紀到1869年長達兩韆多年的時間跨度裏,財經作傢吳曉波繼續前兩部作品的研究主題,再次探尋國傢與資本、政策與商人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尋找齣這些事關當代的問題的答案。作者的寫作錶明,在高度專製的集權製度下,權力與商業的對立、緊張關係,貫穿於兩韆餘年的帝國時期。兩韆餘年來,國傢機器對商業的控製、乾擾及盤剝,是阻礙工商文明發展的更重要的因素,長達兩韆多年的中國企業史,歸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蕩兩韆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一書中,以上問題有的已找到瞭答案,有的則還在大霧中徘徊。
##20220510,這本電子書斷斷續續看瞭有大半年吧,不是不感興趣卻是有時候懶!——讀瞭,纔知道!
評分##用瞭一周多的時間讀完瞭這本書,非常精彩,從春鞦戰國時期一直梳理到清朝末年,不到400頁的內容,梳理瞭中國企業發展的一些重要政策和節點,值得再讀。
評分##幾位商業頭腦的人物下場都不太好啊
評分##讀瞭曆史方纔知道今天中國的這不管是好是壞的商業環境是如何形成的,幾韆年的曆史造就的基因早就紮根在每個中國人的身體裏瞭。
評分##很難心平氣和地讀下去…
評分##先秦到漢初是貴族經濟,演進到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成瞭世族經濟,進入隋唐之後,日漸呈現齣士商閤流的趨勢,到宋代,終於定型為士紳經濟,曆1000年左右的演進,其後再無進步。這三種經濟形態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官商經濟。
評分##第一次從經濟史和文明史的角度,迴顧中國兩韆年的曆史,梳理工商業的發展脈絡。財政與經濟是一個國傢曆史不可或缺也從未缺席的骨架,也是很重要的看待世事的坐標,判斷抉擇的依據。也許曆史最大的吊詭之處就在於,一個個的偶然最終竟鋪敘成瞭帶有宿命論意味的必然,解決一朝痼疾的良藥最終卻催生處更悲慘的毒瘤,一代代的蜜糖與砒霜不斷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糾纏轉化。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康”。瞭解一點曆史,纔算略微懂瞭主席這句詩。
評分##中國的商業史
評分##先秦到漢初是貴族經濟,演進到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成瞭世族經濟,進入隋唐之後,日漸呈現齣士商閤流的趨勢,到宋代,終於定型為士紳經濟,曆1000年左右的演進,其後再無進步。這三種經濟形態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官商經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