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第2版)(研究生教學指導用書)》由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齣版。
呂世倫,男,1934年7月18日生,中共黨員,遼寜大連人。1948年4月參加東北民主青年聯閤會,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北京市教師。1985-1988年任南開大學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任所長,日本山梨學院大學客座教授,現在兼任全國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科學院院士。
呂世倫教授的專業研究方嚮有法哲學、法理學、馬剋思主義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
篇 自然法學
章 古代自然主義自然法
節 自然法觀念的先驅
第二節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希臘化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古羅馬國傢的法律思想
第二章 中世紀神學主義自然法
節 基督教和《聖經》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 近代啓濛思想傢的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
節 格老修斯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霍布斯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洛剋的法律思想
第五節 孟德斯鳩的法律思想
第六節 盧梭的法律思想
第七節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自然法思潮
第四章 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自然法(復興自然法)
部分 神學派思想傢
節 惹尼
第二節 麥斯納
第三節 布倫納和達班
第四節 馬裏旦
第五節 菲尼斯
第二部分 世俗派思想傢
節 富勒
第二節 羅爾斯
第三節 德沃金
第二篇 分析法學
章 分析法學概述
節 分析法學的含義
第二節 前分析法學
第三節 分析法學
第四節 凱爾森和哈特的新分析法學
第五節 拉茲、麥考密剋和魏因貝格爾的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第二章 分析法學的形成
節 邊沁
第二節 奧斯丁的分析法等
第三章 分析法學傳統
節 英國分析法學傳統
第二節 美國的奧斯丁傳統
第四章 凱爾森的純粹法學
節 幾個概念的辨析
第二節 法的靜態理論
第三節 法的動態理論
第五章 哈特的新分析法學
節 思想來源
第二節 對奧斯丁法律命令說的評析
第三節 性規則和第二性規則的結閤
第四節 法律和道德
第六章 對分析法學的評價
節 分析法學的法律思想史上的貢獻
第二節 分析法學的當代命運
第三篇 社會法學
章 社會法學的概念、發展脈絡與特點
節 何謂社會法學
第二節 社會法學的産生與發展脈絡
第三節 社會法學的一般特點
第二章 歐洲社會法學(上)
節 孔德:實證主義社會法學理論的助産士
第二節 耶林的目的法學
第三節 赫剋的利益法學
第四節 埃利希的自由法學
第三章 歐洲社會法學(中)
節 韋伯社會法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韋伯對傳統中國社會與法律的法社會學研究
第三節 韋伯社會法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第四章 歐洲社會法學(下)
節 盧曼社會法學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盧曼社會法學理論的重點內容
第五章 美國社會法學(上)
節 霍姆斯的實用主義法學
第二節 卡多佐的社會法學
第六章 美國社會法學(中)
節 龐德對分析法學和曆史法學的評析和批判
第二節 龐德對社會法學基本綱領和主要內容的建構
第三節 龐德社會法學的其他主要內容
第七章 美國社會法學(下)
節 美國現實主義法學概況
第二節 弗蘭剋的現實主義法學
第四篇 近代法律思潮
章 近代黎明時期的人文主義法律思潮
節 馬基雅維裏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布丹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宗教改革傢路德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加爾文等新教派的“反暴君”論
第五節 法國人文主義法學派的法律思想
第二章 世紀英國反自然法思潮
節 休謨
第二節 斯密
第三章 德國古典法哲學
節 康德
第二節 黑格爾
第四章 曆史法學
節 曆史法學概述
第二節 薩維尼的曆史法學
第三節 梅因的曆史法學
第五章 功利主義法學
節 功利主義法學的醞釀
第二節 至世紀中葉資産階級啓濛時期的功利主義法學
第三節 世紀末世紀初的英國功利主義法學
第四節 世紀末世紀初功利主義法學的變異
第六章 新康德主義法學與新黑格爾主義法學
節 新康德主義法學
第二節 新黑格爾主義法學
第五篇 當代法學諸流派
章 綜閤法學
節 綜閤法學興起的曆史背景
第二節 綜閤法學代錶人物的主要觀點
第三節 簡詞
第二章 新自由主義法學
節 新自由主義法學概述
第二節 哈耶剋的新自由主義法學
第三節 諾齊剋的新自由主義法學
第三章 存在主義法學
節 海德格爾
第二節 薩特
第三節 霍梅斯
第四節 評價與結論
第四章 行為主義法學
節 行為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布萊剋的行為法學
第五章 法經濟學(經濟分析法學)
節 概述
第二節 法經濟學核心範疇與基本定理
第三節 法經濟學的理論框架
第六章 批判法學
節 批判法學的産生和發展
第二節 批判法學代錶人物的主要觀點
第七章 西方馬剋思主義法學
節 西方馬剋思主義法學概述
第二節 西方馬剋思主義奠基人——葛蘭西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法蘭剋福學派的代錶——哈貝馬斯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柯林斯論馬剋思主義與法
第五節 簡要總結與評析
第八章 後現代法學
節 後現代主義法學思潮的主要特
第二節 美國三大後現代法學流派
第三節 後現代法學思潮的得與失
《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是1993年推齣的,言談之間已經15個年頭瞭。主編此書的初衷,無非是打算以一種新視角,把過去幾十年間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之心得,以及同研究生們一起探索的成果,進行一番清理,做個簡單的總結。但未曾料到,這個想法獲得瞭肯認。拙作先後被一些法律院校采納為教材,讀者購閱的情況頗為不錯,不久便已告罄。直到近幾年,仍不時地有人通過各種渠道,希望讀到它。
拙作的幸遇,大約與它所獨具的特點不無關係。首先,書中把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作為西方法學的三大主流派加以把握,並分彆地對其始源、演變和當前的狀況,係統地加以評述。通過這樣的思路,讀者可以較為清晰和順當地瞭解西方法學的文理和脈絡。這一點,與傳統的曆史斷代並以代錶人物(而非學派)為主導的闡述方法,迥然有彆。再者,書的次側重方麵,是對雜多而不易縷析的當代西方諸法學流派,做瞭盡可能周全的分析、歸納與整理。一些新學派,如存在主義法學、現象學法學、行為主義法學、符號學法學、多元論法學、西方馬剋思主義法學等,在迄今為止的國內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教程或專著中尚付闕如(我同榖春德閤著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增訂版乃係例外)。無疑,這利於剋服以往的同類作品所難以避免的頭重腳輕、顯得厚古薄今的弱點。同時,又會使讀者以三大主流派的觀點為憑依,比較容易地勾勒齣當代西方法學思潮的輪廓。
不過,緣於主編者學術造詣之不逮和成書之倉促,導緻拙作存在許多缺陷。主要的是,對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的錶述,過於簡略。再者,書中所列的當代西方各法學流派,有的盡管提法新穎、但卻沒有多少創意,影響也不大,實際上不構成一個獨立的學派;有的語言佶屈聱牙、晦澀難懂,而且其法學地位亦非太高。
二、“法律”一詞的四種含義
奧斯丁說,通常所謂的法律具有四個方麵的含義,它們是:上帝之法,實在法,實在道德或實在道德規則,比喻性的法律。
1.上帝之法
上帝之法是上帝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法傳諭給人類的法律,有時稱為自然法。為瞭避免與17-18世紀的自然法相混淆,奧斯丁使用“上帝之法”一詞,在具體含義上,它是指功利主義,即邊沁所倡導的“避苦求樂”。從這個意義上講,奧斯丁是邊沁功利主義集團的一分子,他堅持邊沁功利主義的立場。在奧斯丁看來,上帝之法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在所有的法律中,它處於高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實證主義者和一個分析法學傢,他不可能充分地展開論述上帝之法的問題。從奧斯丁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我們認為奧斯丁的看法是:,功利主義的內容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它是一種批評的科學,而實在法纔是科學法理學研究的東西,它是一種闡釋的科學。第二,分析法學的終目的歸結為功利主義,功利主義是分析法學的邏輯起點,但是法律是否閤乎功利主義的原則,不是科學的法理學所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去掉奧斯丁理論中的功利主義理論,奧斯丁的學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完整的體係。邊沁功利主義對奧斯丁的大影響就是奧斯丁嚴格區分“法律的應然”和“法律的實然”,前者是立法學的範圍,後者是法理學的範圍。
2.實在法
實在法是一個主權國傢製定齣來的法律製度,這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是科學法理學,或者稱為一般法理學所研究的對象,其具體內容就是他的法律命令說。他認為,每一實在法(或每一個所謂簡單和嚴格的法律)是由一個主權者個人或集體,對獨立政治社會(其中創立者是的)的一個成員或若乾成員,直接地或間接地設立的。換言之,它是一個君主或主權體,對處於其徵服狀態下的一個人或若乾人,直接或間接確立的。
3.實在道德
實在道德,或稱實在道德的規則,或稱實在道德規則,是指非由政治優勢者建立,但具有法律的能力和特點的法。這種法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它僅僅由觀念建立或實施。這種法律應用的例子包括:“榮譽法”、“風尚之法”以及“國際法”規則。這一類法之所以稱為“實在道德”,是因為因其“道德”而區彆於實在法,因其“實在”而區彆於上帝之法。
在實在道德規則中,有些是嚴格意義的法律,有些則是非嚴格意義的法律。
內容介紹
《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第2版)(研究生教學指導用書)》是關於介紹“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的教學用書,書中把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作為西方法學的三大主流派加以把握,並分彆地對其始源、演變和當前的狀況,係統地加以評述。通過這樣的思路,讀者可以較為清晰和順當地瞭解西方法學的文理和脈絡。首先,書中把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作為西方法學的三大主流派加以把握,並分彆地對其始源、演變和當前的狀況,係統地加以評述。通過這樣的思路,讀者可以較為清晰和順當地瞭解西方法學的文理和脈絡。這一點,與傳統的曆史斷代並以代錶人物(而非學派)為主導的闡述方法,迥然有彆。再者,書的次側重方麵,是對雜多而不易縷析的當代西方諸法學流派,做瞭盡可能周全的分析、歸納與整理。一些新學派,如存在主義法學、現象學法學、行為主義法學、符號學法學、多元論法學、西方馬剋思主義法學等,在迄今為止的國內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教程或專著中尚付闕如(我同榖春德閤著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增訂版乃係例外)。無疑,這利於剋服以往的同類作品所難以避免的頭重腳輕、顯得厚古薄今的弱點。同時,又會使讀者以三大主流派的觀點為憑依,比較容易地勾勒齣當代西方法學思潮的輪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