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的教育亲子成长书系 做女儿的好闺蜜: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60条建议
定价:22.00元
售价:10.8元,便宜11.2元,折扣49
作者:陆丽晨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56202690
字数:
页码:1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爱的教育亲子成长书系·做女儿的好闺蜜: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60条建议》试图运用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按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规律,从中国家庭中母女关系常出现的问题出发进行心理学分析,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在书中引用了较多的对于母女关系具有典型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信息、资料,由于条件所限,书中未能全部表明原始出处。
内容提要
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有独生子女的家庭里,要么存在父子、母子关系,要么存在父女、母女关系,而在这四种人际关系中,由于男人之间、女人之间所共有的生理、心理等特质,使得父子关系、母女关系成为容易出现矛盾的家庭关系。关于父子关系,我们已在《做儿子的好伙伴——创建良好父子关系的60条建议》一书中做出了详尽讲述。《爱的教育亲子成长书系·做女儿的好闺蜜: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60条建议》仅就母女关系问题,希望通过生动鲜活的家庭事例和故事,以及深入浅出的分析说理,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方法和建议。
《爱的教育亲子成长书系·做女儿的好闺蜜: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60条建议》写给身为母亲的读者,也写给终将成为母亲的女儿的读者,同时也供所有关心女孩子成长的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一、母亲是女儿成长的模板
1.女儿的从母亲开始
2.女人的富足在灵魂
3.好心态是传家宝
4.让女儿过上整洁有序的生活
5.告诉自己,成绩不是重要的
6.让女儿与书成为好朋友
7.贤淑的女人永远不过时
8.善良也是一种美丽
9.说话得体的女孩儿更可爱
10.帮女儿养成运动的习惯
11.“完美”是一种陷阱
12.不妨“见面分一半”
13.不妨做个“甩手掌柜”
14.大气不是男孩子的“”
15.“性化”女孩儿并不美丽
二、母爱是条长长的河
16.换一种方式和女儿沟通
17.爱女儿,就应爱她的性别
18.不要按自己的意愿任意“打扮”女儿
19.帮女儿树立自信
20.每一朵花都是美丽的
21.把好做女人的“道关”
22.引导女儿正确面对被误解
23.帮助女儿积极面对心理危机
24.女孩儿的“刁蛮”要有底线
25.过激的情绪需要疏导
26.一个人的世界很孤单
27.妈妈是好的护花人
28.如何应对女儿的初恋
29.失恋是个迷局
30.学点儿选择男友的“学问”
三、母亲是女儿成长的阶梯
31.赞美是生命的阳光
32.才干是练出来的
33.勇敢同样也属于女孩
34.引导女儿制订好人生目标
35.要给女儿争辩的机会
36.家务劳动也是一项必修课
37.交往也是女孩儿的必修课
38.女儿考试成绩不佳,妈妈该怎么办
39.把父亲拉进女儿的生活
40.“含羞草”也可以伸展枝叶
41.如何帮助女儿纠正偏科
42.学会与的人共舞
43.寻找一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44.学会科学地规划时间
45.做女儿的保健医生
四、母亲是女儿真挚的朋友
46.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说法
47.女儿的兴趣需要保护
48.“家丑”可以适度外扬
49.沟通不需要眼泪
50.学会如何与被“寄养”的女儿沟通
51.离婚可以不伤及女儿
52.不要让自己的愁苦生根发芽
53.任性的女孩儿吃亏
54.母亲的冷漠很伤人
55.我是一个小“扁”人
56.继母女也可以融洽相处
57.要给女儿自己选择的空间
58.养育之恩不是债权
59.当心母亲的过度依赖
60.批评也需要尊重
作者介绍
陆丽晨,河北唐山人。教育学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学习和成长等方面的研究与指导,曾对数以百计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曾兼任《燕赵都市报·菁菁校园》专栏作者,参与编著《快乐成长丛书·成长的烦恼》,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多篇论文在省、报刊发表并获奖。
文摘
《爱的教育亲子成长书系·做女儿的好闺蜜:创建良好母女关系的60条建议》:
女儿对母亲的模仿是立体的,从外表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到内心的坦荡与局促,圆融与逼仄。
课间,一群学生围着班长交学费,场面很乱,班长一个人有些手忙脚乱。“用铅笔在大票的角上写下名字,交了钱的在这儿签字……”班长边吆喝边数着递上来的一张张钞票。婷婷也挤在人群中,她在每张钞票上都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等着班长接过手中的钞票。一支笔传到她的手里,“签字!”她没有多想随手写下熟悉的三个字。“叮零零……”上课了,人群呼啦啦散去,各归各位。婷婷发现钱还在自己手里!她下意识地快速把钱装进了口袋里。
接下来的时间竟然如此难熬!下午,班长发现少了一个人的学费,大声嚷着:“谁签了字没交钱?这么下三滥的事也干得出来?到底是谁?”之后是老师面向全班学生的谆谆教诲:“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是混乱中的失误。谁都有失误的时候,失误了没关系,及时纠正过来就好。”婷婷如坐针毡,但她不敢暴露自己,侥幸地认为老师是查不出来的,因为以前班里几起丢钱的事情都没有结果。
一天过去了。班长用钱角上的名字排除了大部分同学,嫌疑人锁定在五个同学身上。有人拉来证人证明自己交了学费,并指认自己交的钱是哪几张,嫌疑被排除了。老师开始找同学谈话,一个一个地谈,唯独没有找婷婷。同学们开始对婷婷指指戳戳了。
婷婷也叫上好朋友,向老师证明自己的清白。老师的目光今天格外犀利,婷婷有些心虚。“好好想想,你交钱的细节。”老师又转向婷婷的好朋友:“把你看到她交钱的过程描述一下。
”好朋友实话实说:“我去厕所了,只看到她挤在人群里。”婷婷不想装下去了,但还不想让自己太难堪:“老师,我记不清了,我回去问问妈妈,如果她没给我钱,我让她明天把钱送来。”第二天,婷婷妈妈来了,她把钱补上。虽有些愧疚,但没有解释,只是关切地询问这件事会不会影响女儿的形象。老师知道,所有的一切妈妈是知情的。
女儿的形象,老师一定会维护,但女儿内心所受的煎熬,以及女儿的自我评价,是否母亲会关注到?“我是什么样的人?”从很小的时候起,每个人都在内心做着无声的回答。答案来自“我做了什么”的事实,也来自别人“她做了什么”的评价。心底坦荡的人,与心常戚戚的人相比,收获的肯定会截然不同,不仅是外在的品行,更有每天的心情。
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晚会上,年过花甲的林秀贞用30年的热心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帮贫解困,救人危难,用善心和善行温暖了许许多多的人们,使良善的风气在他们的村庄如一股清泉,汩汩流淌……面对全国的观众,林秀贞“俺娘说了……”的习惯性语言,让人们知道她的行为楷模是她的母亲。
当她被人问起,如何会坚持照顾这些老人三十年,使老人们都安详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她这样回答:“我母亲怎么伺候我姥爷姥姥,那我都是亲眼看到的,我就是学着做的。”当被人问起,千辛万苦图的是什么?林秀贞又提到她的母亲:“她经常伸出三个手指头,对我们说,三条道走中间,不能斜不能偏,一辈子只能做好事,不能做坏事。”
……
序言
这本书就像一本温暖的指南针,指引我在复杂多变的母女关系中找到方向。作者并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方法,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和女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培养共同爱好”的建议,它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亲子间的互动时间,更是为了建立一种属于母女之间独有的默契和情感纽带。当我尝试着和女儿一起学习一项她感兴趣的技能,比如画画或者乐器,我们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而是成为了彼此的伙伴,在共同的兴趣中找到乐趣,分享喜悦。书里还提到了如何处理青春期女儿的叛逆和独立需求,这一点对于我来说尤为重要。它教会我如何在这个敏感的时期,既要尊重女儿的成长,又要保持适度的界限,避免过度的冲突。这本书让我明白,做女儿的好闺蜜,不是要刻意去模仿年轻人的潮流,而是要以一颗真诚、开放、充满爱的心,去理解、去陪伴、去支持她走过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母女关系的指导手册,更是一次关于自我成长的契机。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角色。作者提出的“理解比要求更重要”的观点,让我幡然醒悟。很多时候,我们对女儿的期待,其实是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或者是社会强加的压力,而忽略了女儿本身的天赋和兴趣。这本书鼓励我们去发掘女儿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我特别欣赏作者关于“沟通的艺术”的论述,她强调了同理心在沟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避免在沟通中产生冲突。我曾经因为一些小事和女儿发生争执,事后总是后悔不已,觉得自己的态度太生硬。读了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柔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了如何引导女儿理性地表达她的观点。现在的我们,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争执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散发着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柔和的色彩和温馨的插画,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想要传达的爱与陪伴。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她用非常真诚、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女之间那些微妙的情感流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部分,作者强调的不仅仅是听到女儿说的话,更是要用心去感受她话语背后的情绪和需求。这让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更多的是在“说教”或者“安排”,而忽略了真正走进女儿的内心世界。书里给出的很多建议,比如如何处理女儿的小秘密,如何在她犯错时给予引导而非指责,都非常实用,并且充满智慧。它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提供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我尝试了几种,发现效果真的很好。女儿开始愿意和我分享更多的心事,不再是那种敷衍的回答。这种亲密感的提升,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让我重新认识了“做女儿的好闺蜜”这个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实现它。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深刻的触动。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母亲,尽心尽力地照顾女儿的衣食住行,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情感上的连接和精神上的支持,才是母女关系中最宝贵的财富。作者用了很多真实的生活案例,比如女儿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却不敢说,或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家长应该如何去安抚和引导。这些场景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感同身受。书里提出的“成为女儿的倾听者,而非评判者”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可能更习惯于直接给女儿“答案”或者“建议”,而忽略了让她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支持,是给予她成长的空间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不是替她包办一切。我开始尝试着在女儿遇到困难时,先问她“你觉得怎么办?”,然后耐心听她分析,再适当地给予引导。这种转变,让我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尊重。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母女关系也可以如此有趣且充满活力。作者并没有将母女关系描绘成一种沉重的责任,而是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和创造与女儿相处的乐趣。比如,书里提到的“一起做一件傻事”的建议,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当我真的和小女儿一起在家里学跳广场舞,虽然动作笨拙,但我们笑得前仰后合,那份纯粹的快乐是多么珍贵。还有关于“尊重她的独立空间”的章节,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女儿的过度干涉。她不再是那个需要我时刻看管的小娃娃了,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小烦恼。学会放手,给予她信任,反而让她更加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女儿深沉的爱和对亲子教育的深刻理解。它教会我如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女儿的成长,如何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而不是那个总是给她压力的“领导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