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露丝·斯科尔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导论
第一部 大革命前夕(1758—1788)
第一章 阿腊斯的孩子
第二章 律师诗人回家了
第二部 大革命爆发(1788—1789)
第三章 阿腊斯参选
第四章 叱咤凡尔赛
第三部 重建法国(1789—1791)
第五章 巴黎的国民议会
第六章 立宪
第四部 宪法失败(1791—1792)
第七章 战争
第八章 国王的审判
第五部 恐怖时期(1793—1794)
第九章 与暴力的协定
第十章 罗伯斯庇尔的血色夏日
尾声
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跋(汪宇)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从文雅柔弱的知识青年成长为血雨腥风的革命的领袖,终于在36岁时走上断头台——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的一生令人感慨,令人恐惧,更令人反省。他是卢梭最坚定的信徒,一个热衷改造人类社会的理想主义者。他按照一种原理去设计一个理想天国,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去实现它,甚至不惜疯狂杀戮。他口才出众,风度翩翩,万人倾慕;他无比真诚高尚,是不可收买的革命者;他崇高伟大,具备难以企及的美德。但,他手上沾满鲜血,除了演说煽动,断头台就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实现理想的工具。一个羞涩的年轻律师如何变成了暴力恐怖的化身?

理想、自负、盲从、狂热不会实现纯粹的理想国,最终只留下白骨累累。

★在这本叙述生动、写作上乘的著作中,作者怀着同理心,力图从罗伯斯庇尔的角度看待事情。作为严谨的历史学者,斯科尔没有试图赦免罗伯斯庇尔的罪行。

——《纽约时报》

★罗伯斯庇尔是英雄还是恶人?都不是,他是一个迷狂时代的产物。作者完美呈现了这个极为神秘莫测的历史人物,对关键的政治事件作了精妙的叙述。

——《独立报》

★谨慎、稳重,在各方面都做得极好。这将是你读到的最平和、最少情绪化的法国大革命史。

——希拉里·曼特尔,《伦敦书评》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小城无名律师到革命法国的实际掌权者,短短的几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罗伯斯庇尔的命运出现彻底的改变?他是卢梭的忠实追随者,希冀建立“美德共和国”,却逐渐任由恐怖统治、吞噬了他自己,乃至这场伟大的革命。作为“不可腐蚀者”,他一如既往是纯洁的,但这份纯洁(purity),同时也是致命的(fatal)。

评分

##不可腐蚀者,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

评分

##今年第十本书,短短几年间,罗伯斯庇尔从无名小城阿腊斯的律师到革命法国的掌舵者,他一步步登上历史的舞台,从执掌雅各宾派,惩处吉伦特派,打压山岳派,到最后树倒猢狲散。罗伯斯庇尔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希望在共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美德共和国;他也是一个不可腐蚀者,坚守自身的美德;但他又是一个虚伪的人,罗兰夫人,丹东,一个个曾经的战友被他送上断头台,最后轮到他自己了却发现没人替他辩护。热月革命后,法国第一共和国也逐渐走向消亡,另一个伟人也正在走向历史的舞台。

评分

##干货很多观点很迷。

评分

##不可腐蚀者,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

评分

##死亡是不朽的开端

评分

##干货很多观点很迷。

评分

##读到接近罗伯斯庇尔的生命终点时突然想起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观点:越是有影响力的人选择其行为的自由越小,历史的洪流往往胁迫着个体前进。罗伯斯庇尔到底是一个致命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还是一个理想主义面纱下的投机者,我不知道,但是他提出的信奉道德的民主共和国设想一定是一种极具诱惑而危险的东西,在资源有限的现实前提下几乎接近于幻想。这样说来,罗氏的人生之所以对后世具有魅力也是因为染上了如同殉道者一般的悲剧色彩的缘故吧。

评分

##罗伯斯庇尔-一个时代的发动机,也是绞肉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