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的100张照片精选自张兆增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主题摄影作品,是一批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发展状况的珍贵照片,是时代的真实写照,是重要的文献资料。这些照片,对于时代的记录与艺术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照片背后的那些感人而平凡的故事也被收录到本书之中。本书图文并茂,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 本书适合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学习和收藏。
##怀着好奇,看看我出生时代是什么的样子。 可惜都是黑白的相片,构图也不是很好,加分项是文字的简单阐述。 那个时代,是中国的最有特色的时代,真希望有更多的历史资料和图片能够让后人了解啊
评分##这本适合和前些天看完的那本《漫步八十年代》一起看哈哈,都是那个年代下的北京,只不过一个是摄影,一个是手绘~虽然八九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条件远不及今天丰富便捷,但的确就如书中最后一句话所说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彩~
评分2020019# 八九十年代的北京,烟火气倍儿足,冰糖葫芦,手写招牌,书报摊儿,大美人儿挂历,小书店儿,理发摊儿,早点铺儿,胡同里的男女老少,街里街坊儿,见面脸熟的都寒暄两句,全是人情味儿。到今喽,还剩几样儿啦?后来都归进门脸房了。今天呢,别的不知道,口罩是焊脸上了。
评分##这拍摄水平有点流汗...
评分##非常有趣的一本摄影作品集,创作者的解说部分也很细致精彩。
评分##非常有趣的一本摄影作品集,创作者的解说部分也很细致精彩。
评分##https://douc.cc/478TiV 八十年代的北京,当时全中国的缩影,街头巷尾的人们,各种日常生活细节的呈现,属于那个年代的表情、街道、着装、物价、娱乐都被捕捉进这时代的镜头里,留住那个年代的难忘记忆。
评分##里面许多北京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不少也在我这个内地三四线城市孩子的童年上重现了,至于图片,刚开始看觉得椒盐颗粒感很强,读完整本发现,里面体现的人物形象瞬间以及时代背景烙印很有意思,很多篇幅介绍了老年人的娱乐方式,现代的文字里很少去留意老年人了,这是一种很亲切的人文关怀,里面说到的倒爷,以及追求港台、深圳、广州的着衣风尚,南下进货,对于我理解上来说像是感同身受吧,配文需要的理解力不高,读起来心情轻松又好奇,让我充分怀念父母亲生活的那个年代。
评分##在这个地方吃糖葫芦已经找不到家的感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