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希望,这是我见到的最后一具尸体。”
根据令人心碎的真实事件改编,爱入歧途,深不可赎!
死去的孩子叫凌南,我一直记得他的名字。
那天,他本来应该坐在教室里考试。
下午一点五十分,他却独自离开校门,行迹诡异地消失在监控摄像头的视野里。
父母寻遍了城市里每一个熟悉的角落。
没想到,三天后,孩子的躯体竟出现在一条陌生的河边。
更残忍的是,他被发现时,身首分离。
一个孩子的死,足以摧毁一个家庭。
那张空白的试卷,是凌南短暂人生留下的最大谜题。
我叫秦明,是个法医,也是个父亲。
工作二十多年,检验过上千具尸体,
这一次,我却猜不出那张白卷背后的秘密。
我原以为,解开凌南的死因,一切就会终结。
然而,隐藏在一扇扇家门后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阅读时间:2023/7/24-7/28
评分##综合评分3.5星。 套路化,模式化的写作。以及其中穿插的科普知识太多,影响了小说的文学性。 多出的半星给选题,之前玩偶关注家暴白卷关注未成年人的困境,秦明还是很不错的。
评分##虽然一如既往的好,这个写的10个案子有点多,可以缩减成8个,因为这个未成年人的话题有点沉重,把剩下的笔墨给大宝林涛等捧哏的让他们增加一下娱乐效果,这本书有点读着不够过瘾的地方就是对受害者家属情绪描写太少,如果缩短故事个数而多写一些家属情绪的变化,故事会更加饱满,这样即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
评分##秦明的书胜在解剖的过程专业详实,几个主角的人设经过这么多部的描写能立得住。但对于本书所想表达的家长教育扭曲或缺位的问题,力度未免有些不够。
评分##秦明的写作功力有一定提升
评分他的书我基本都读过,这是最新的一本,质量一直是稳定中见进步。特别是跟同类书比,就更显得三观正常(女警不是花痴也不是点缀,男的也不拿油滑当好笑,不是直男癌),语言流畅,组织架构也越来越自如,从一件案子串联起整本书(《无声的证词》、《清道夫》)到同类案件组成一本书(颅脑损伤《遗忘者》、动物啃噬《天谴者》);从对女性的关怀对家暴的谴责(《遗忘者》、《玩偶》)到对青少年的关怀(这本书,《白卷》),在刑侦、法医、破案之外还是更多的追求的。这本明显更自如了,赞。
评分##来自至亲最窒息的爱。
评分##太短了,没看过瘾
评分##阅读时间:2023/7/24-7/2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