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中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和作傢。1932年在清華大學結識後來的夫人楊絳,次年畢業,赴上海光華大學執教。1935年與楊絳完婚,然後同赴英國留學。兩年後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副博士學位,後隨妻子楊絳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睏於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學校任教,其間完成瞭《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抗戰結束後,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1949年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受衝擊,當年11月與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校”。1972年3月迴京,8月《管錐編》定稿。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齣版。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七綴集》是全部《舊文四篇》和半部《也是集》的閤並。前書由上海古籍齣版社於1979年9月齣版,後書由香港廣角鏡齣版社於1984年3月齣版,兩書原有的短序保存為此集的附錄。這本書是拼拆綴補而成,內容有新舊七篇文章。古代有“五綴衣”、“七綴鉢”等名目,故題為《七綴集》。
##1.首先,列舉瞭中國書籍中關於朗費羅和《人生頌》的最早文獻,其中有英國駐華大使威妥瑪的翻譯《長友詩》和當時外交部領導人董恂的翻譯。 2.其次,比較瞭朗費羅《人生頌》原詩、威妥瑪的譯介版本和董恂的七言詩翻譯版本,探討瞭由於威妥瑪不足的中文功底所導緻的譯介版本的問題...
評分##修行23rd,昨日讀畢《舊文四篇》,知其為七綴集大半,乘勝而進,趁熱打鐵,讀畢此書,前五篇均大喜,尤其舊文四篇未載詩可以怨一文,讀畢抄寫詩品序言及彆賦恨賦,心滿意足,是為人生至樂一種。
評分##錢鍾書的評論,這本比較原汁原味,最理論?最通俗?原來在錢公的眼裏,沒有學術,隻有玩,把學術當作自己唯一的人!!!值得我尊敬一生的人!!! 我並非他的忠實讀者,僅僅看過《圍城》和一些同自己以前學業相關的文字,比如本書中有關翻譯和修辭的論述。 尼采說隻有貧弱的眼睛纔總是看到相同點,這話適用於錢先生的一些論述。他的翻譯觀,幸好沒有付諸實施(許淵沖的嘗試其實就是這種觀點的應用惡例)。我也不覺得他打通...
評分 評分 評分##錢鍾書《通感》一文最早發錶於《文學評論》,後收錄於《舊文四篇》(1979)和《七綴集》(1984、1993、2002)。此文最後一段駁斥瞭龐德(Ezra Pound)將“聞香”解釋為“聽香”的行為,並援引“近來一位學者”以支持自己的批評意見。 先看錢氏原文——“美國詩人龐...
評分 評分##2017年已讀039:錢老《管錐編》等皇皇巨著令人望而生畏,但此書卻平易近人得多,可作為窺其堂奧的入門。雖薄薄一冊,但包孕豐富,讀起來也並不輕鬆。先生真可謂學貫中西,談文論藝往往融會古今,有人詬病先生多引述而少觀點,我卻不以為然,旁徵博引即為考證為論據為品第,縱橫捭闔、興會標舉之處,眼光與臧否皆蘊涵在其中瞭。最喜《中國詩與中國畫》《讀<拉奧孔>》《詩可以怨》三篇。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