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星,江蘇南通人。現從事報紙副刊編輯工作。著有《近世古琴逸話》、《梅庵琴人傳》、《條暢小集》、《金庸識小錄》、《七弦古意:古琴曆史與文獻叢考》、《古琴史事摭談》(將齣版),編有《人書俱老》、《和而不同》、《孫子二十講》、《大傢國學•金剋木捲》、《高羅佩事輯》、《民國古琴隨筆集》、《與古琴相遇》(將齣版)、《徐立孫先生琴學著作集》(將齣版)、《梅庵琴派史料》(將齣版)等。
作者酷愛亂讀書,尤好金庸小說,閱讀中隨手考掘故實,索隱發微,齣入於文學、曆史、風俗、博物、西學之間,雖以短小的劄記體裁寫齣,但能免於陳言,而富於趣味性與知識性。論者以為其價值實遠在坊間所謂“金學”論著之上。本書的大部分篇章十年前即已在網上流傳,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寫法,擁有眾多的讀者和良好的口碑,一時模仿者甚眾。這是作者加以增訂後的首次結集齣版。
書中所附四萬字的《金庸年譜簡編》,係在作者自撰的三十萬字的《金庸年譜長編》基礎上縮寫而成,是迄今最為詳實的金庸生平係年。
##書名“識小”,內容和篇幅也的確足夠“小”,於是常常會有點到為止、不過癮的感覺,但不少考證都很有趣,此外,書後還附錄瞭金庸先生年譜
評分##簽名本
評分##鬍文輝前序中的一句話與我心有戚戚,他說林林總總的論“金“之作,泥沙俱下,個人最欣賞的有三傢,排名第一的是王憐花《江湖外史》——這“排名第一”四個字是我加的調料,如此,這語氣纔頗有百曉生點評武林大會的風味。真是此言不虛。讀《江湖外史》的時候,我三十幾歲...
評分##"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評分文皆短小,適閤隨意翻讀,少年時讀武俠隻知打打殺殺;如今雖然提不起興緻重讀,但讀瞭作者這些文字,迴想起書中的情節,常有會心之樂。然更重要的是,嚴君此書的立意正與梅庵琴人傳一貫而下,你看《盜版之功》那篇,短小如此且還要收入,我想這是作者的堅持,其中的臧否,此間的春鞦,讀者當識
評分##都是一些簡短的文章,感覺頗不過癮啊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