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早年在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哲學和古典學,曾先後擔任倫敦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的哲學教授。1970年被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之後又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在1999年因其在哲學上的重大貢獻而被授予爵位。
威廉斯的主要工作領域是倫理學、知識論、心靈哲學和政治哲學。他在早期希臘思想和笛卡兒的研究上建樹卓越,但他最重要的影響是在倫理學方麵。威廉斯對功利主義和康德倫理學的批判,對道德和道德要求的本質的探究,主導瞭近三十年來西方倫理理論的思維,在某種意義上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道德哲學傢。
徐嚮東,浙江大學哲學係教授。1986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2年2月—2012年10月任教於北京大學哲學係,曾任倫理教研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哲學係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委員,2012年11月起擔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教授。
《真理與真誠》可以被理解為伯納德•威廉斯的“絕唱”。這是威廉斯在得知自己身患癌癥的情況下撰寫的最後一部著作;同時,它體現瞭威廉斯在其一生思想生涯中對人類生活中一些重大問題的最終思考。麵對迷茫混亂的現代世界,麵對真假難辨的社會事實,這本書無疑能夠提供一些教益與啓發。
承續尼采譜係論的傳統,威廉斯將哲學與曆史融會貫通,發掘瞭人類對真理關注的緣起。從現代社會中在珍視真理、呼籲真理的同時又懷疑真理、貶斥真理的矛盾態度齣發,他討論瞭真誠及其價值所在。我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事物,有可能恰恰是偶然的,在為此憂慮的同時,他仍然為真理辯護,為這一理性對象、這一文化價值辯護。他定義瞭真理的兩種基本美德:準確和誠實,前者旨在發現真理,後者旨在講述真理。他描述瞭兩種美德得以呈現的多種心理形式與社會形式,並由此發問:今時今日,我們怎樣思考纔能更好地理解真理的美德?
本書至今已譯為德、法、西、意、土耳其文等多種語言齣版。
##一 B. Williams和I. Berlin所做的學問有點類似,或說二者做學問的方式有點像,都是從人類自身的經驗齣發。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像一些有著狂野想象力的創作型選手那樣,産齣的都是要麼天馬行空、放蕩不羈要麼晦澀難懂、花哨煽情的藝術品。但是壞處也很明顯,囿於日常經驗的有限性...
評分##突然覺得隻是為瞭說服自己完全沒必要二次重讀,隻需要讀一下第一章。為瞭和彆人說說,就需要讀剩下的。現階段更重要的是對立麵的這些否定分子,如果想要瞭解他們的話,我的確想要瞭解她。
評分 評分 評分##這本書我TM再也讀不下去瞭!
評分 評分##嚮著那陽光明媚的遼闊高地 ——評伯納德·威廉斯《真理與真誠》 To the Sunlit Uplands 理查德·羅蒂 著 [譯按] 本文是理查德·羅蒂為伯納德·威廉斯的《真理與真誠》一書撰寫的書評,譯文所據原文參見http://www.lrb.co.uk/v24/n21/richard-rorty/to-the-sunlit-uplands。羅...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