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渠珍(1882—1952),人稱“湘西王”,是親曆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不同時代的“振奇之傑”,與熊希齡、瀋從文並稱“鳳凰三傑”。 1906年參加湖南新軍,後投靠清川邊大臣趙爾豐,入藏平叛。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跋涉萬裏迴到湘西。其後統一湘西,經營湘西數十年。期間,瀋從文曾在其帳下擔任文書,賀龍亦是其舊交。1949年10月赴乾城同解放軍和人民政府進行政權交接。1950年6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澤東的接見。1952年病逝於長沙。
校注者:陳繼光,1985年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中文係,文學學士,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曆。資深編輯,副編審,從事編輯工作25年,至今編輯圖書逾500種,獲奬無數。貴州作傢協會會員,貴州現當代文學學會會員。著有詩集《愛的星辰》,散文集《一個人的行走》,主編、撰稿《唐宋八大傢散文精選》《中華傳統文化讀本係列叢書》《世界中篇名著文庫》《老清華講義》。
《艽野塵夢》是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湘西王”陳渠珍1936年賦閑長沙時迴憶其1909年至1912年進齣西藏生死經曆的文言筆記體紀實作品。書中所描述的藏區險峻優美的自然風景,古老淳樸的民俗風情,復雜險惡的官場環境,身陷絕境的人性異化,絕地逃生的生存智慧,藏漢人民的深厚情誼,感人至深的愛情絕唱,堪稱奇絕。陳渠珍譜寫的,不僅是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個人傳奇,更是一麯反映曆史更迭的時代交響。
為便於當下讀者閱讀這一曠世奇書,校注者以1938年9月繁體無句讀版為底本,參閱《陳渠珍遺著》及其他版本和相關資料,遵循傳統校勘學工作規範進行校釋,重新對原著做瞭標點斷句,對其他版本的脫、訛、衍、錯作瞭校正,並對書中的難懂字詞、異體字、生僻字作瞭注釋,為此全新校注本。
##2009年就買瞭此書,新鮮翻過幾十頁之後,竟沒能讀下去,而且全沒感受到推薦文中所述“一夜捧讀不忍罷手”的精彩。2012年9月重拾再讀,是在每日上下班的地鐵車廂內,於熙熙攘攘之間,居然很快一閱到底。迴想起來,非本書不美,而是09年的自己心無靜境矣。 ...
評分 評分##即使交通迅捷如今天,去西藏旅行一次仍是一件能嚮朋友誇耀的壯舉。一百年前的動蕩時代,卻有一個湖南人僅憑馬力與雙腳,深入蠻荒不毛之地,九死一生,成就一段驚心動魄的傳奇。《艽野塵夢》就是在1936年對這段傳奇的追憶之作,作者陳渠珍的進藏年代(1909),要早於洛剋在香格...
評分 評分##雖非隻關愛情,但最後一頁尤見作者哀痛之深婉。
評分##不靠譜的書店老闆一直嚮我推薦,說是西藏必看書。書背後有介紹,“但覺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實,實而復娓娓動人,一切為康藏諸遊記之最。” 看瞭一半也沒覺得奇在何處。最多就是描寫西藏風土民情,因瞭紮實的文言功底,讀來清爽有味,饒有情趣。 還好,從下半部分陳渠珍一...
評分##文筆好,經歷奇,十分好看。 不過簡體字的弊病在這個版本錶露無遺,陳渠珍用「餘」自稱,簡體字的「餘」也是「餘」,結果整本書「餘」、「餘」不分,看得人頭暈眼花,不知所指。這麼有價值的一本書,港颱應該齣一個繁體版。 第35頁「昌都﹣臘左﹣恩達地區簡圖」有明顯錯誤,...
評分##探險版遊記,尤其從入青海部分開始,曆經險難驚心動魄,人性撕裸。作者哀懷西原的至情至性結尾,小人物裏的曆史浩蕩感撲麵而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