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男,1949年齣生於雲南省昆明市,198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曆史學博士學位,導師是廈大社會經濟史和明清史專傢傅衣淩。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中國經濟史方麵的研究。李伯重係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之一。曆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教授。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並擔任國際經濟史學會執委會委員(為該學會成立以來的第一位擔任執委會委員的中國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南開大學曆史係、雲南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以及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法國國傢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等國外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
15世紀末至17世紀是經濟全球化大潮齣現和迅速發展的階段,即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這個時代的特徵是"火槍與賬簿"。火槍代錶瞭軍審革命導緻的新型暴力,賬簿則意味著對商業利益的積極追求。早期經濟全球化的齣現和發展,導緻東亞世界原存的秩序被打破,齣現瞭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曆史的十字路口, 中國未能抓住機遇,從而不得不再等上兩個世紀,纔又在新的國際環境中重新開始近代化的進程。
##記得我導師說過,相比於很多知識分子愛用的階級這些概念,地理、氣候、戰爭、貿易這些真實的東西對曆史和政治有著更強的解釋力,隻是大多數知識分子不懂這些,隻是在概念裏跑來跑去。李伯重這本書大概是一個讀史多年人的反思,理論性未必強,但是這種勾連講軍事和經濟勾連在一起的想法,大概離曆史學越遠,離曆史本身越近吧。
評分##【藏書閣打卡】在早期全球化曆史的敘述中,貿易和軍事是兩個比較重要的話題(背後隱含著一個技術),李伯重這本書著重寫東亞這一地理單元在15世紀末至17世紀的重大變化,特彆是除瞭中國(明清兩代大帝國)之外的其他文明,他們在早期全球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也改變瞭中國曆史,使得明清兩代國傢建構和以往的封建王朝相比,有瞭很多全新的特徵,打破瞭循環往復的曆史演進邏輯。軍事技術的改變在當時有重大突破,但是不能算是革命性的,因為真正靠軍事科技實施降維打擊要到18-19世紀,這本書梳理瞭當時火器發展的技術路綫以及對不同國傢的影響,其實對東西方影響都很大,隻是我們站在後人的視角,以結果論的觀點去看,纔會覺得“西風壓倒東風”。
評分 評分##此書似乎很受追捧,曾經齣現在各種推薦書目中。 圖書館藉閱,粗粗翻閱一遍,外行看熱鬧之餘,鬍亂評論幾句。 一、 可以長見識 正如作者定位:公共史寫作。書中針對中國進而延及東亞,綜括瞭有關經濟全球化、軍事史、國際紛爭等方麵研究的已有成果,以比較通俗的語言(取代拿腔...
評分 評分##把晚明時期的中國與東亞格局變遷,放在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之下,加以分析和考量,給齣瞭一個框架清晰、內容充實的嶄新曆史敘述。盡管作者早已聲明,書中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來自國內外前人學者的貢獻,但作者對這些最新研究貢獻的係統整閤和再敘述,仍然具有相當高的價值。
評分 評分##作為一本通識讀本無疑是閤格的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