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23
機器崛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德〕托馬斯•瑞德(Thomas Rid)
倫敦國王學院軍事研究係教授,畢業於德國洪堡大學;因其對戰爭中的信息技術曆史和風險方麵的研究而聞名於世;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賽博安全與衝突、新技術與不規則衝突、戰爭與媒體等;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賽博戰領域的權威”;所著《機器崛起》除本書中文版外,已被翻譯為英文、德文、俄文、日文、土耳其文等多種語言。
機器與未來是息息相關的。在戰爭中鍛造齣來的控製論一度成為瞭前所未有的能夠預測並預見未來智能自動機的工具。與此同時,兩股對立的力量共同塑造瞭未來的控製論願景。一方是對於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之希望:暴力行為減少,工作變得更加人性化,遊戲更加娛樂化,政治更加自由化,戰爭不再那麼血腥。“思考的機器”會帶來進步,這深深地嵌入在那些現代主義者的信仰之中。
但反對勢力同樣塑造瞭迫在眉睫的技術變革所帶來的控製論假想:它充滿瞭一種對這樣一個世界的恐慌——機器人會使工人陷入失業,機器會傷害人類,核心係統會崩塌,大量的監控和隱私泄露,機械化逆行。樂觀主義對抗悲觀主義,解放對抗壓迫,烏托邦對抗反烏托邦。
本書探討瞭將控製交於機器,與機器交互或通過機器進行交互的含意。機器最終能把人類從骯髒、重復的勞動中解放齣來嗎?能把人類從令人抓狂的交通擁堵中解脫齣來,並使得我們的工作、生活和遊戲更加社會化、互聯化,但同時更加安全和放心嗎? 或者,現代社會正不知不覺走入一個慢慢失去控製的危險的勇敢新世界?我們是否正在無意中建立網絡化的經濟,錶麵上這種經濟直接伸進瞭我們的口袋和手提包中,但它隨時可以戛然而止,甚至有可能在關鍵樞紐上崩塌?通過把前所未有的控製權委托給這些前所未有的、互聯化的智能的機器,我們發達的社會需要承擔多大的風險?
##22-01-01:控製論70年簡史。控製論,描述機器的通用理論,始於二戰,69年巔峰,80年代失落,後續是變體。發展三階段為機器的人化(思考的機器)。人的機器化(賽博格)、獨立的空間(賽博空間)。新經濟,來自美國軍工學復閤體和灣區反主流文化結閤塑造。
評分##書厚,紙張割手,人名完全無感……想起大學學的過程控製那門課,決定還是快速翻完吧……
評分##讀瞭一半直接找來瞭《控製論》和《人有人的用處》來看 推薦這本新角度關於《控製論》誕生和發展的曆史書。。。#機器崛起# #控製論# #維納# 最近往返飛機上,大概六個多小時看完一本算科學曆史書《機器崛起》,講“控製論”發展中被人忽視的一段曆史,可以說大開眼界,基本看懂瞭,因為非常通俗,比如一個公式都沒有。。。 cyberneti...
評分 評分##這本書不是在講控製論吧,它講的是六十年來人類的技術妄想史。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我們現在擔憂的機器威脅論/文明加速論/精英獨裁論⋯⋯簡直就是月經帖。隻是我們不知道每一次「狼來瞭」是否真的是狼來瞭。 看這本書,會產生強烈的科技遲滯感。1961 年就實現瞭 VR (p123)...
評分從人機交互到人機共生、從自動化到人工智能、從機器崛起到機器隕落……互聯網、機器人、VR、電子貨幣,種種新鮮事物,無論多麼具有顛覆性,終難逃被取代的命運,唯有思想的光芒始終不會褪去。控製論思想滲入生活的方方麵麵,而我們卻渾然不知。迴顧這段曆史,不是懷舊,而是尋找通往未來的綫索。
評分 評分##講的是1940-2000年的控製論思想史,現在的AI,社區,比特幣,元宇宙都能找到過去的影子。 大概分成三段: 1. 用人類思維改造機器,在體力和智力上超越人 2. 用機器思維重塑人類,把思維當做一種機器,有規律可循,有機體可以改造成半機器人 3. 用機器改造環境,製造齣一個新的虛擬空間
評分##已購。信息量好大,好玩的地方隨便翻幾頁就能找到。關於控製論的技術應用史(控製論、人工智能、賽博),寫到90年代。控製論源於戰爭,經曆瞭崛起的發展,又歸於戰爭。不少就是科幻小說的底子啊~
機器崛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