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汉斯立克(1825-1904) 来自奥地利的颇具世界影响力的音乐美学家。早年在布拉格和维也纳学法律和哲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音乐家瓦茨拉夫·托马谢克,系统学习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后来成为维也纳大学音乐美学及音乐史教授,还建立了音乐科学这一门独立学科。其著作《论音乐的美》(即本书《乐评人自我修养》)围绕“音乐特有的一切规律都以其独立的美的形式为中心”等音乐自律论观点展开,形成了西方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个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本书原名《论音乐的美》,是西方音乐美学领域的巨著。作为音乐自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汉斯立克在书中认为“音乐之美并不依靠,也不需要从外部引入的任何主题”,而“音乐美学主要和根本的任务就是将被情感侵占的统治权,重新归还到美的合法主权之下”,即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本身,音乐的精髓在于乐音及其运动,而音乐美的本质与其表达的情感及内容无关。
编辑推荐:
1.艺术经典书系。
2.著名奥地利美学家、乐评家汉斯立克代表作,将音乐自律论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音乐美学领域自律论与他律论两大流派并存的思想局面,激励了音乐美学的发展。
##75左右,可以跟克莱夫贝尔论《艺术》媲美,那章音乐的美与自然的美对我挺有启发,对我思考john cage现象有帮助
评分如何欣赏音乐?对于一个连唱儿歌都能跑掉的人来说,更别提去懂什么乐理了,但是只要有两只耳朵,我们总离不开要听音乐的,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中,音乐更是无处不在,一首简单的小苹果,哪怕你从来没有去学过,只要有人吟起来,你也能跟着他的调调哼起来。上帝给了我们舌头鼻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举例详实,观点多有直接反对前人的部分,读起来略有吃力。通过纯器乐的讨论探索音乐的本在美学本质,从而表述了音乐与情感,音乐本质,形式与内容等观点,观点于我大多有革新作用。但是作为当代流行音乐的听众,始终无法摆脱文本对音乐的作用,也始终无法摆脱创作者所处环境,历史对其内容表达的“艺术史”影响。在此,至少我们能达到共识,音乐的本质并不是表达情感。由此,我们轻而易举地反对能感动人的就是好歌这类说法。当然,书中的论述多有重复,琐碎的成分,令人多少不适。最后,《乐评人的自我修养》这种翻译名可以列在最差翻译名前三了。《论音乐的美》自然且符合主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