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1
论电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作者简介:
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巴黎第八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国际上非常活跃的左翼思想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与艺术实践,出版哲学著作、思想评论、戏剧作品等60余部,主要有《存在与事件》《主体理论》《非美学手册》《爱的多重奏》《柏拉图的理想国》等。
译者简介: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迷影丛书”主编,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译有《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
许珍,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电影史、艺术史论,学术论文、译文发表于《电影艺术》《当代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对阿兰·巴迪欧来说,电影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的艺术,以及一种思想。自1950年代末至今,他撰写了三十多篇论述电影的文章,提供了哲学家看电影的一种视角与解释方式。从具有现代性的导演,如茂瑙、安东尼奥尼、塔蒂、戈达尔,到美国当代电影,如《黑客帝国》《木兰花》《完美的世界》,本书涉及各种电影的风格,为读者呈现了过去五十年来电影发展的多样路径。
##關於電影中的,電影外的。
评分##原以为哲学谈论过多,干涉了电影讨论,结果二者皆非。实不值得一读。 巴迪欧电影美学的十个论题 1.艺术生产真理 巴迪欧认为艺术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是哲学的条件。真理是被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被揭示出来的,真理是人性的作品。生产真理的程序有四个:爱、艺术、科学与政治。巴迪欧将丹托的艺术之终结理解为艺术通过自身去思考它与真理的关系:“20 ...
评分 评分##对阿兰·巴迪欧来说,电影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的艺术,以及一种思想。从1950年代末至今,他为第七艺术撰写了三十多篇文章,尽管其中绝大多数只与个别影片或某一组影片有关,但依然建立了一种电影视角及其解释方式。这就是巴迪欧思想的一个特征:通过思考个案,从一部具有特性...
评分##回过头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法国
评分 评分##B / 还有不少片子没看所以粗略翻完。巴迪欧对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创建内部独立的统一概念的野心,他更多只是运用外在的哲学概念楔入作品。哪怕是在几篇集中的理论论述中,他采取的依然是事件、断裂、不纯性等对电影不具备直接限制的视点(其中有丰富的阿尔都塞痕迹),由此在一种足够开放的甚至近乎直观经验的条件下让作品完成真理生产,进而保证其非美学理论的非区隔性。因此他从电影中开掘的希望也并非某种纯粹的感知解放,而是一种朝向外部的潜能:电影被电影自身打败,既是一种“为柏拉图准备”的艺术,又有着“大众哲学”的可能——如此不同于先前对巴迪欧强调“内在性”的印象。BTW由于不同时期篇章衍生的一个话题大概是巴迪欧与手册的关系?对戈达尔大概是真爱吧?(英译本对比后:翻译是真的烂啊!!!扣半星!!!)
评分论电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