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傢。2000年迴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並置係列及書籍靜物係列。業餘寫作,齣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餘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遊曆》,以及《局部》係列等。
與陳丹青重訪文藝復興
1.5億人次觀看,豆瓣高分藝術紀錄片《局部》內容全收錄
翻越達·芬奇、米開朗琪羅與拉斐爾,仰望意大利濕壁畫
本書是陳丹青視頻節目《局部》第三季的講稿,作者尋訪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於牆上的濕壁畫。“文藝復興三傑”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卻將“次要作品”與它們的創作者娓娓道來:“大名鼎鼎”的喬托與師傅“牛頭”契馬布埃,落拓不羈的馬薩喬與氣息高貴的馬索利諾,可敬的烏切洛與可愛的老利皮,阿西西聖方濟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與美第奇-裏卡迪宮的戈佐裏,以及那些無名的工匠……韆百幅濕壁畫既是君王與臣民的教科書,又是圖像的狂歡。在不用透視法的中古時代,這些工匠顯示瞭繪畫的另一種維度,另一種理性,更飽滿,更開放,更接近現代性。藝術不是進化鏈,不要以為越是後來的藝術,越是好。
##文藝復興是個從圖式走嚮寫真的時期,濕壁畫為我們展現瞭傳統的圖式與透視法解剖學等新繪畫科學交叉縱橫混淆存在的景觀,這個時代由寫意與寫真共同拱起瞭最極緻的藝術狂歡,那裏還有著早期藝術最可貴的天真元氣與蓬勃野心,而在這之前或之後曆史再無此契機,精神也再未如此充沛淋灕 五年三季,四十四集,從畫室漫談去烏鎮,遠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再造訪古城意大利,《局部》越做越精,但三季節目的豆瓣評價人數卻從兩萬、一萬跌到不足一萬。陳丹青想必會說,視頻時代,沒人離得開視頻,但不一定需要《局部》,大眾對藝術的熱愛也真正有限。現代人有多難...
評分##在局部第三季中,陳丹青終於將底牌托齣,以“文藝復興濕壁畫”為討論對象觸及瞭繪畫藝術的本質。觸及本質的過程是節目中一連串飄忽遊移的敘述,概括起來包括三個核心論點——批駁藝術進化論、贊揚工匠和欣賞物質性。 批駁藝術進化論:無論是昆德拉的“上下半時”概念還是對中世...
評分 評分 評分##文藝復興是個從圖式走嚮寫真的時期,濕壁畫為我們展現瞭傳統的圖式與透視法解剖學等新繪畫科學交叉縱橫混淆存在的景觀,這個時代由寫意與寫真共同拱起瞭最極緻的藝術狂歡,那裏還有著早期藝術最可貴的天真元氣與蓬勃野心,而在這之前或之後曆史再無此契機,精神也再未如此充沛淋灕 五年三季,四十四集,從畫室漫談去烏鎮,遠至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再造訪古城意大利,《局部》越做越精,但三季節目的豆瓣評價人數卻從兩萬、一萬跌到不足一萬。陳丹青想必會說,視頻時代,沒人離得開視頻,但不一定需要《局部》,大眾對藝術的熱愛也真正有限。現代人有多難...
評分看《局部》第一季的時候,我想,我不再奢望畫齣華麗精美的畫瞭。到瞭第三季,我對圓熟精巧真的失去瞭興趣。看畫隻是為瞭看看畫畫的那個人,究竟有沒有魔法。
評分 評分 評分##《局部》第三集的講稿,節目看過一遍,再看一遍書,以後再去意大利,希望能按這本書去認真走一遭。必須說看文字,比視頻更有感受,所能容納的信息量也多瞭很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