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1940—2015),烏拉圭記者、作傢和小說傢,生於濛得維的亞,14歲時創作的政治漫畫被報刊采用,先後擔任過周刊、日報的記者、編輯、主編。1973年烏拉圭發生軍事政變後入獄。曾流亡12年並被列入阿根廷軍政府的死亡名單。其作品已被翻譯為28種語言。著有《火的記憶》《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足球往事》《鏡子:一部被遮蔽的世界史》《行走的話語》等。小說《我們的歌》、紀實文學《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兩度獲得古巴“美洲之傢文學奬”。2008年7月3日,加萊亞諾在濛得維的亞接受南方共同市場(南共市)授予的首個“傑齣公民”稱號。
這裏沒有“體係”,隻有五百多個“瑣碎的故事”,從散落民間的口頭記憶中尋找受辱者的尊嚴,從被冷落在紙堆裏的記錄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而這些故事,構建瞭一部被遮蔽的世界史。五百多個故事,就是五百多麵鏡子,讓謊言不攻自破,令惡行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在這裏麵,有人看到的是驕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發現瞭過去,有人遇見瞭未來。作者含著淚,忍著痛,幽默、冷靜、辛辣、諷刺、挖苦著一切不公、不平……這就是一本你隨意打開都可以讀懂的書,每一段故事都可以單獨成篇,令你不知不覺地迷戀於作者書寫的曆史萬花筒。加萊亞諾形容自己寫作就像用馬賽剋一點點拼貼到一起,譯者張偉劼將其總結為“微敘述”或是“碎片化敘述”,而他對底層人的關心和對權貴的反諷則被張偉劼稱之為“南方視角”。巴拉圭總統盧戈贊揚加萊亞諾“曾經是、現在仍是拉丁美洲的聲音”,評價他“再現曆史的妙筆,蘸取不可磨滅、名為‘希望’的墨水,撰述這一段拉丁美洲百年孤獨的曆史”。
##一對母女,穿大小相同的旗袍,坐在我對麵。大的忙著翻圖畫書,一邊用手機哢哢拍照,小的不時大聲叫鬧一番,總會被媽媽“太極拳”給揉下去。 我在書架的另一端,做翻譯。坐在地上打字本來就不順。更被這對活寶吵擾,終於爆發。我剋製的低聲對大的說:手機拍照是可以消音的。她...
評分##可作趣味小讀物,讀的時候也切不可較真。 作者的目光望嚮全世界。他站在印第安人,黑人,女人,兒童,窮人,被剝奪的,被損害的人們中間,首先願意做一個守護者,然後是嘲弄者。 加萊亞諾在年代上可說是拉美爆炸那幫人的繼任者瞭,隻是較之嬉笑怒罵舞刀弄槍的前輩們他顯得內斂...
評分如果讀者讀過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或者看過日本的一檔叫作《世界奇妙物語》的節目,或者看過英國的《黑鏡》,以這樣的心情去讀就差不多瞭。 總之,彆被封麵上那幾個大得礙眼的字影響——照齣你看不見的世界史。因為根本照不齣來。 據介紹,作者之前的書也是這...
評分##什麼“照齣你看不見的世界史”,明明是“人類的故事”好吧? 讀者諸君:本書史實隻可信一半,見解亦鮮有高明處。不說關於中國的那些,幾乎是老普林尼時代的東西瞭,作者還當寶貝似的拿齣來炫耀。就說西歐宗教史的一個例子,146頁,賽爾韋特是先在法國被燒模擬像,然後再在日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