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佛教與神祗信仰》內容簡介: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早在古代,日本尚未進入世界大多數國傢人們的眼界,中國史書《漢書》、《後漢書》、《三國誌》等史籍就予以記載,不特留下瞭珍貴的史料,而且也是研究日本古代史唯一的文字資料。其時,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國文明光耀世界,領袖東亞。古代日本舉國一緻,傾力學習中國,引進中國的文字、宗教及典章製度等,曾幾何時,便為一文明國傢,故謂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流並非過言。中世紀時日本仍舊關注中國,繼續吸取中國文明,並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中國卻很少學習、研究日本,及至江戶幕府,日本行閉關鎖國之策,中國和日本的交流幾至中斷。
韆餘年來,兩國的交流與相互研究的這種不均衡,固然與中國為東亞文明中心,而日本處於邊緣的位置有關,但也和兩國朝代更迭,對外政策變化頻繁不無關係,此可為前車之鑒。
19世紀以降,西力東漸,近代思想文化、科學技術傳到亞洲,日本得風氣之先,仿效西方,斷行明治維新,一舉成為東亞最初的近代化國傢。同時吸收西方近代文明,參以本土文化,成就瞭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日本文化。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大聖誕節的要讀這麼一本書。不過可讀性不是很強,可能是對閱讀者的要求比較高吧,所以對我這種連初學者都算不上的路人,讀著就覺得很沒有邏輯,更不要說有趣瞭,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收獲。跟預期中的內容不太一樣,一直以為是偏嚮神道或佛教故事的,沒想到是偏嚮世俗的統治以及人為影響的結閤,附章比正文有意思。
評分 評分##於是日本的“神道”就被簡化成瞭基礎信仰(日本本土樸素的“八百萬神眾”)+外來信仰(佛教),而且後來神眾們都紛紛托夢要求皈依我佛……
評分##這本著作的日文原名“神仏習閤”更加直白,點明瞭本書的主旨是分析日本本地神祇信仰與佛教在曆史上的互動。與文本辨析和思想史研究相比,作者更加重視“神仏習閤”過程中社會、政治和經濟因素所發揮的作用(有點宗教社會學的感覺),因此用瞭很大的篇幅介紹“神仏習閤”的社會經濟背景。與中國的“三教閤一”不同的是,日本本土沒有類似儒-道教這樣強大的整閤力量,雖然存在土生土長的的神靈崇拜體係,而且為皇室所信奉,但是本地信仰在“神仏習閤”的過程中往往位於被動的一方,其思想和製度的革新大多是對積極主動的佛教勢力所作齣迴應,難免藉鑒瞭大量佛教的內容。
評分 評分##同樣是因為背景知識的缺乏影響瞭閱讀,相關的知識大都來自於漫畫(《孔雀王》《宗像教授異考錄》等),不過這還是第一次聽說日本有過神道和佛教融閤,一直以為他們都是各玩兒各的。作者的分析有些地方顯得單薄或者牽強。
評分##作者分析神佛習閤和政治史、經濟史的互動關係,幾乎沒有牽強附會的感覺,寫得極其精彩。可所有思想史的嬗變的原因若是都在政治、經濟的維度求索,雖然可以避免被詬病“附會”之嫌,但是卻忽略瞭人的感性的力量也是在真實地塑造思想。例如作者在第一章分析神道思想和律令國傢是如何藉助神祇官製度互相支持,將物質與精神的因素都有所考慮,讓人感到摺服。但是在分析到淨土信仰時隻從物質的角度,就不那麼讓人感到有說服力瞭。
評分 評分##奈良時期日本朝廷通過幣帛初穗這樣一種宗教儀式來收取租稅,和印象中的班田收授法截然不同,不過這或許是日本曆代宗教勢力強大的淵源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