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俄语1(学生用书)(附光盘1张)》充分考虑俄罗斯语言、文化等国情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取材新颖,题材丰富,图文并茂;语言地道纯正,富有时代气息。(两种封面,随机发货。)
《大学俄语1(学生用书)(附光盘1张)》是在原《大学俄语》(东方)基础上重新编写而成的本科精读课和语法课教材。该教材由学生用书、教学参考书和练习手册组成。融合了我国俄语教学数十年经验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法理念。 将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史铁强,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俄语四、八级测试组组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文学科组秘书;《中国俄语教学》编辑部成员。
导论课
第一课
语音
语调
言语训练
第二课
语音
语调
语法
言语训练
第三课
语音
语法
言语训练
第四课
语音
语调
语法
言语训练
第五课
语音
语法
言语训练
第六课
语音
语调
语法
言语训练
第七课
语音
语调
语法
言语训练
第八课 复习课
语音小结
语调小结
语法小结
言语训练
基础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第十三课
第十四课
第十五课
第十六课
第十七课
第十八课
附录
生词表
一、导论课
导论课共8课。主要任务是讲授俄语的发音、调型和文字书写,进行初步的语法介绍,打开俄语学习的窗口,为从入门过渡到进行较深入的口笔语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导论课每课包含语音、语调、语法、言语训练、书写、礼貌用语、文化国情几部分。
语音部分对俄语中的元音、清浊辅音、元音弱化、清浊辅音互化、软硬辅音、连读、重音等语音现象进行了介绍,总结了正确发音的要诀。
语调部分着重对俄语中的前六种调型进行讲解,并结合一定的练习帮助读者体会调型在俄语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语法部分从俄语名词的性、数讲起,简单介绍了形容词、动词和人称、物主、疑问几类代词,进而对代词、名词的变格,动词变位等较复杂的语法现象也进行了最初步的讲解。
言语训练包括句型、对话、课文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尽量照应已经学到的语音、语法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景训练。
书写部分用字帖的方式对俄文字母的占格、笔画、连写等规则进行了翔实的介绍。
本教材从导论部分起,还在每一课后都加入了礼貌用语和文化国情的介绍,期望读者从学习伊始,就对俄语交际和俄罗斯文化产生兴趣。
这套教材的文化内容部分,虽然本意是好的,但实际呈现出来却显得非常肤浅和刻板,简直是二十年前的“俄国印象速览”。介绍俄罗斯风俗习惯的部分,充斥着对伏特加、套娃和冬日严寒的过度描绘,给人的感觉是俄罗斯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现代生活都可以被装进一个巴掌大的知识盒子里。我期待的是能了解当代俄罗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流行文化,或者至少是对当前社会热点有一些微妙的提及,但通篇读下来,仿佛穿越回了某个老电影的布景中。更令人不解的是,部分文化说明与语言学习部分割裂得太严重。例如,在学习了关于“称谓和礼仪”的词汇后,紧接着的文化板块却在讲述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这两种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知识迁移和整合。一本优秀的语言教材应该让语言和文化交织渗透,让学生通过语言理解文化,再用文化去驱动语言学习,但这本书的设计显然没有达到这种高度的融合,显得非常零散和功利。
评分从学习的激励机制来看,这本《大学俄语1》完全没有抓住初学者的心理需求。练习册的设计极其重复和机械化,几乎所有的练习都围绕着简单的词汇替换和句型模仿,缺乏任何需要创造性思维或实际交流模拟的环节。例如,学完一个关于“旅行”的主题词汇后,配套的练习只是要求我把“我去了莫斯科”写成过去式或者将来式,却没有任何需要学生自己构思一句关于“计划下一次旅行”的对话或小短文。这种“填鸭式”的训练,只能培养出一种僵硬的、只会应试的语言能力,一旦面对真实的交流场景,马上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更何况,书中所提供的“课后思考”或“扩展讨论”环节几乎是空白的,完全没有引导学生去探索和质疑语言背后的逻辑。对于需要建立学习兴趣的大学阶段教材来说,这种缺乏互动性和挑战性的练习,只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更像是完成任务而非掌握技能,很容易在学期中途就产生放弃的念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灾难,让我怀疑出版商是不是对“易读性”这个词有什么误解。内页的字体小得可怜,尤其是在解释复杂的语法规则时,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例句堆在一起,简直是对视力的严峻考验。我不得不频繁地举起手机打开手电筒,才能勉强看清那些本应是重点的词汇解释。更糟糕的是,章节之间的过渡极其生硬,仿佛是把好几本不同教材的零散内容强行拼凑在了一起。比如,一个复杂的动词变位练习后面,紧接着就是一段与前文毫无关联的文化介绍,读起来让人思维混乱,完全无法保持学习的连贯性。附带的光盘,与其说是学习辅助工具,不如说是一个数字版的“惊喜”——插槽松动,读了几次才勉强识别,里面的音频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对话清晰度极低,像是录音棚里放了个破旧的收音机在旁边收音。对于我这种需要反复听标准发音来建立语感的初学者来说,这种质量的音频材料简直是误导。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我们学校指定的教材,我真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扔进二手书市场。希望未来的再版能够请一位专业的版式设计师重新操刀,至少让学习过程不至于如此折磨眼睛和心智。
评分关于光盘中的听力材料,我必须指出其录音者的选择和语速控制存在严重问题。首先,部分录音片段的背景噪音大到令人发指,我怀疑有些对话是不是真的在“录音棚”里完成的,而是直接从某个老旧的广播节目中截取的片段,这对于听力训练来说是致命的缺陷。其次,对于初学者来说,标准而略微放慢的语速是建立语音识别信心的关键,然而,光盘中的某些“模拟对话”的语速快得惊人,几乎与母语者正常交流无异,这对于刚刚熟悉俄语字母和基本发音规则的学习者来说,简直就是“劝退”级别的难度。即便我反复听了十遍,很多连读和弱读的音素依然无法捕捉清晰。这让我严重怀疑,教材编写者是否真正理解“循序渐进”这一教学原则。如果教材旨在培养扎实的听力基础,那么配套音频的质量和设计应该像教科书的文字一样严谨和清晰。现在的情况是,教材文字部分已经够挑战了,配套的听力材料更是火上浇油,让学习者在听力训练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和背景噪音以及过快语速作斗争上,而不是专注于学习语言本身。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试图理解教材中关于“体”的概念,结果发现这本书的处理方式简直是避重就轻,充满了令人抓狂的模糊性。它似乎预设了读者已经对斯拉夫语系的语法结构有着某种直觉性的理解,从而对关键的逻辑跳跃部分缺乏必要的铺垫。举个例子,书中对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的区别进行了讲解,但提供的例句都是极其基础和孤立的,根本无法展现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细微的、却又至关重要的语义差别。当我尝试将书中的规则应用到阅读更复杂的文本时,立刻就“水土不服”了。我不得不转而求助于网络上的专业论坛和更深入的语法专著来填补这些巨大的知识鸿沟。这本教材更像是一个大纲,而不是一个能真正教会人如何“使用”俄语的指南。对于一个零基础的学习者而言,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挫败感,让人感觉自己仿佛在爬一座没有扶手的陡坡。如果作者能够增加更多具有对比性的、情境化的例句,并且用更具分析性的语言来剖析这些深层语义,这本书的价值或许能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评分学习中,朋友用的也是这本教材,反应不错,试试看!
评分二外老师要买的,不错哦,俄语还是挺有意思的。
评分书很好,是正版
评分宝贝挺不错,用处大,挺好的,满意。
评分书的质量很不错,没有我想象中缺页少页的情况,印刷也过关,总而言之还是很好的,推荐,就是录音带没法提供电子版的下载,光盘有点麻烦
评分很不错很不错很不错
评分完美,北外教材,值得购买,24小时内达很棒。
评分适合初学者学习,这本书非常有条理的引导我们学习俄语,而且还有语音光盘,对听力大有裨益。
评分书可以可以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