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理想国 柏拉图 人性论休谟 道德情操 亚当斯密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全5册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经典哲学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道德情操论》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主要阐明了道德情感的本质、道德评价的性质和斯密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在书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并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堪称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
《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为《国家篇》或《共和国》,是古希腊著名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传统政治思想具代表性的作品。全书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式的世界。这本书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还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论述,书中广泛探讨了哲学、政治、宗教、伦理道德、教育、文艺、婚姻等各方面的问题,描绘出一个柏拉图认为的理想的国家。
《人性论(上下册)》
《人性论》是休谟一生中重要的著作,对于人类思想史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贡献。全书分三卷,分别为“论知性”“论情感”和“论道德”。在本书中,休谟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作者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对人性的研究应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取自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它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这本书以简洁优雅的文笔,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并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叔本华认为人类主体的美好素质对于人的幸福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美好素质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他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理想国》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柯科迪,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1740年进入牛津大学深造,1748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1778年任爱丁堡关税局长,1790年7月17日辞世。斯密一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年)和《国富论》(1776年)。前者为伦理学著作,使他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人性论(上下册)》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视为英国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的和实验的人性科学,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他的思想对卢梭、康德等后世哲学家影响深远。著有《人性论》《大不列颠史》《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等。
《人生的智慧》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视为英国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与约翰·洛克及乔治·贝克莱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他把哲学设想为一门归纳的和实验的人性科学,重视从“生活经验”中提炼出哲学观点。他的思想对卢梭、康德等后世哲学家影响深远。著有《人性论》《大不列颠史》《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等。
《道德情操论》
《理想国》
《人性论(上下册)》
《人生的智慧》
《道德情操论》
d一章?论怜悯
无论我们认为人类是多么自私,仍然有证据表明在人类的天性里有一些准则。在这些准则的引导下,个体开始关注他人的命运。哪怕只能看见别人快乐,他也会从中收获快乐。遗憾和同情心就源自这种准则。每当我们亲眼见到别人受苦,或是被清楚地告知别人苦难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由衷的同情。毋庸置疑,我们常常因别人受苦而感到痛苦。这种感觉正如其他源自人类天性的原始激情一样,虽然可能需要z细腻的感官才能感受,但对于这种情感我们绝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它理解成善意或是人性。即便是再怎么无视社会法则的恶棍,也不能够超脱这种感情。
既然我们对他人的感觉没有直接的经历,那么我们对他们从中受到的影响就应该一无所知。但我们可以进行角色转换,想象自己在相似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感受。即使是我们的兄弟在经受磨难,但只要我们生活得很安逸,我们的感官也不会感受到他的痛苦。这是感官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超脱。感官不能让我们感受我们认知以外的事情,所以我们对经受苦难的人的理解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感官只能假设我们处在相似的情境中,并给出我们可能会有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只是我们自己的假设,和处在困境中的对方毫无关系。通过想象我们假设我们处在他的处境,然后在想象中模拟对方经历的苦难。这就好像我们进入了他的身体,然后用某种方式变成了他。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对他感情的理解,虽然可能程度上弱很多,但得到的感受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把他的痛苦转移过来,当作自己的痛苦。而这种痛苦z后还是会影响到我们自己,z后使我们为他的痛苦而颤抖。任何一种痛苦或者焦虑,都可以激发我们z深层次的痛苦。而假想我们身处其中,则或多或少都会激发相同的感情。这种被激发的感情,其激烈程度是与我们对痛苦形成的概念鲜活程度成比例的。
我们对他人的同情就是这么产生的。通过将自己置于受难者的立场,我们可以模拟他们的感觉,或被他们的感觉所影响。这种过程可以被观察所证明,虽然这种证明方法有点欠缺说服力。当我们看到中风开始影响患者的手或脚时,我们自己相同部位会不自觉地收缩。而当中风患者的手或脚真的不能动时,我们相同的部位仿佛就像那位患者一样也不能动了。民众在观看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时,会感觉仿佛他们就站在同一根钢丝上,然后和那位演员一起伸缩手脚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衣着考究的人,如果他们本身的体质不是很好,那么当他们看到街边乞丐肉体上的痛苦时,他们也会感受到类似的痛苦,就仿佛他们身上相同的部分也长了脓疮。他们之所以会为别人的痛苦感到恐惧,是因为受苦者的痛苦影响到了他们的相似部位。而之所以会影响到相似部位,则是因为他们假设自己在同一情境下会感受到怎样的痛苦,就仿佛街边的就是他们,身上长满脓疮,被一群衣着考究的人审视着。他们对痛苦的认知已经真实到好像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有那种痛苦。而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体质纤弱,本身或许就已经有过类似痛苦经历。不过就算是体格z强健的人,看见别人望向自己的痛苦目光,仍然会感受到一丝痛苦。这痛苦产生的方式和体质纤弱的人是一样的。哪怕这个人身体上的器官比弱者的强健许多,也不能超脱同情心的约束。
《理想国》
一卷
对话发生在克法洛斯那栋坐落在比雷埃夫斯(Piraeus)的房子里;第二天苏格拉底把对话记录在了《蒂迈欧篇》(Timaeus)中,其他听众有三位,分别是赫墨克拉底(Hermocrates)、克里提亚斯(Critias)以及《蒂迈欧篇》中提及的一位无名人士。
昨天我和阿里斯顿(Ariston)的儿子格劳孔一起去了趟比雷埃夫斯,去向女神(般狄斯Bendis,色雷斯人阿尔忒弥斯Artemis)献上我的敬意。我很想看看他们会用何种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毕竟这是件新鲜事。我对居民们的游行队伍感到很满意,虽然那不比色雷斯人的好到哪里去。我们祷告完,看过了精彩的表演,打算折返回城,不料克法洛斯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恰好远远地看到了归途中的我们,于是他让自己的仆人上来把我们截住。那位仆人从我身后拉住我的斗篷,说道:“玻勒马霍斯先生希望你们等他一下。”
我转过身,问他他的主人在哪儿。
仆人说:“就在你们后面啊,请等一等吧。”
格劳孔说:“非常乐意。”很快,玻勒马霍斯就出现了,他的身边还有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图斯、尼西亚斯(Nicias)的儿子尼塞拉都(Niceratus)以及其他几个大概也参加了游行队伍的人。
玻勒马霍斯对我说:“苏格拉底啊,我猜你和你的同伴已经准备回城了吧。”
我说:“是啊,你猜得没错。”
他说:“可是你看,我们的人要多多了!”
苏:“没错。”
玻:“你比我们这儿任何一个人要强壮吗?如果不是,那就留在这儿不要动吧。”
我说:“难道没有第二个选择吗?也许我们可以说服你们让我们走。”
玻:“你做得到吗?我们完全可以不听你们的。”
格劳孔说:“显然做不到。”
苏:“那么很遗憾我们不会如您所愿,我们是绝对不会听的。”
阿德曼图斯插嘴道:“难道没人告诉你们今天晚上有纪念女神的马上火炬接力赛吗?”
我应声道:“马背上的接力赛!真新鲜!是让人骑在马上进行火炬传递接力吗?”
“是的,”玻勒马霍斯说,“不仅如此,晚上还会有其他值得一看的庆祝活动。我们可以吃过晚饭就去看表演,会有很多年轻人聚在一块儿的,到时候可以好好聊聊天儿。留下来吧,不要拒绝。”
格劳孔:“恭敬不如从命。”
我说:“好吧。”
于是我们跟着玻勒马霍斯来到了他的住宅,他的兄弟利西阿斯(Lysias)和欧西德莫斯(Euthydemus)也在,还有加尔西顿(Chalcedonian)的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chus),派阿尼亚(Paeanian)的哈曼提得斯(Charmantides),阿利司托尼莫斯(Aristonymus)的儿子克里托芬(Cleitophon)以及我很久没有看到的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克法洛斯坐在一把带靠垫的椅子上,头上还戴着一圈花环,因为他刚从神庙供奉回来。房间里有好几把椅子,摆成一个半圆,我们便坐在了他旁边的椅子上。他热情地迎接了我,然后说:
“苏格拉底,你不常来看我,如果我的身体足够好的话,我也不会叫你过来了。但是我这把年纪了,去一趟城里也不容易,所以我觉得你应该经常来比雷埃夫斯。老实跟你说,一旦身体越来越不需要享乐,我就越来越喜欢交谈的乐趣。把这里当作你的家,来和这些年轻人做伴啊。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我们在一起就像家人一样。”
我答道:“克法洛斯,没有什么比跟上了年纪的人谈话更让我欢喜的了,因为我认为他们是走过了我应该走的旅途上的旅行者,我应该请教他们,这条路是轻松顺利,还是充满艰难险阻呢?您已经步入了诗人们所说的‘迟暮之年’,那么我应该问您,生命是不是越到尽头越困苦呢?”
“让我告诉你我的感觉吧,苏格拉底。”他说道,“像我这种年纪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我们是一丘之貉。通常在碰面时我就会说自己食之无味啦之类的话。年轻和爱情的愉悦已经一去不复返:美好的过去曾经存在,但是现在早就不见了踪影,生活也不像生活的样子了。有的人抱怨他们的亲人再也不关心他们,他们会悲伤地告诉你年迈简直是万恶之源。不过,对我来说,苏格拉底,这些抱怨都不是重点,因为如果年迈就是理由的话,那么我也变老了啊,就应该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感受啦,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经历感受,我所认识的人也没有这样的经历感受。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别人问上了年纪的诗人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爱情随着年龄增长会变成什么样呢,索福克勒斯,你还是当年的那个热血男子吗?’他很平静地答道:‘很高兴我已经度过了你所说的那个年龄,我感觉我似乎从一个疯疯癫癫、脾气狂躁的主人那里逃脱了一样。’从那以后他的话经常在我脑海里出现,而且越来越觉得他说得对。因为年迈的人更能够感受到平静和自由。当激情让他们不再执着于欲望的时候,就像索福克勒斯所说的,我们摆脱的不仅仅是一个疯狂的主人,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实是,苏格拉底,这些悔恨和有关亲人们的抱怨都是源自一个原因,而这个原因并不是年老,而是人们的性格和脾气:一个天性平和愉快的人就不会感到年老的压力;而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不具备这些秉性的年轻人身上,也会成为他们严重的负担。”
《人性论(上下册)》
第二章?论爱与恨
d一节 爱与恨的对象与原因
要给爱与恨这两种情感下个定义,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因为它们只产生一个简单的感知,而没有任何其他的混合物与构成物。我们也无须根据其本性、来源,原因与所指向的对象试图对其进行任何描述。因为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就是爱与恨这两种情感,而根据日常的经验与平常的感觉我们其实对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在有关骄傲与自卑的讨论中已经发现了这点,此处我们只是将之重复一遍而已。因为这两类情感之间存在极大的相似性 理想国 柏拉图 人性论休谟 道德情操 亚当斯密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全5册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经典哲学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理想国 柏拉图 人性论休谟 道德情操 亚当斯密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 全5册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经典哲学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