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花束设计与制作 花艺 造型设计花卉扎花步骤教程书 书籍

包邮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花束设计与制作 花艺 造型设计花卉扎花步骤教程书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花艺
  • 日式花艺
  • 花束设计
  • 花艺教程
  • 扎花
  • 造型设计
  • 花卉
  • 书籍
  • 包邮
  • 日本花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葫芦弟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8909
商品编码:10063812616
品牌:葫芦弟弟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花束设计与制作

作 者:[日]橋口学

I S B N :9787122248909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10月1日第1次

字 数:300000字

页 数:122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克

定 价:49元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针对花店行业从业者,从入门到精通,全方位解决花店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花艺技法。 另一方面也非常适合花艺、插花爱好者自学。

目录

基 础 篇

[圆形花束]

~小而紧凑/高低错落~

[小而紧凑的圆形花束]

本书介绍的花束主题一览

2 花束制作过程中什么*难?

解决你8个难题的问答

4 制作花束前必要的知识

10 尝试制作基本花束

16 色彩主题1 以娇嫩的粉色为主调,适合送给年轻女性

17 色彩主题2 送给性格开朗、活力十足的女性

24 色彩主题3 在特别的日子里送给心爱之人

26 表现质感1 用不同质感的绿色表现个性

28 表现质感2 用光滑的质感表现优雅气质

30 果实主题1 用多种色彩和形状表现丰盛的感觉

32 色彩主题4 时尚大方,适合送给男性

34 色彩主题5 送给有个性的新婚夫妇

36 塑造形象 娴静成熟,又不失浪漫

38 突出个性 用小花表现活泼可爱的性格

[高低错落的圆形花束]

40 玫瑰主题 用庭院中的玫瑰做出松散别致的花束

42 色彩主题6 送给病人或祝贺康复

44 色彩主题7 送给高贵优雅的女性

46 色彩主题8 送给喜欢与众不同的男性

48 果实主题2 用高低差表现自然动感

50 色彩主题9 适于装饰发布会之类的空间

52 色彩主题10 送给喜欢简洁自然的新娘

54 从庭院中取材 营造夏日庭院般的氛围

55 草类花材 将绿叶束在一起,营造刚采摘下来般的清新感觉

60 表现动态1 用绿叶表现优雅的姿态

62 表现自然 表现初夏清新爽朗的空气

64 表现动态2 用色彩缤纷的花朵增加丰满感

※本书中使用了“花艺大师”(Florist Master)一词。

florist源于德语,指制作花束的手艺人,而本书作者高桥老师,则是拥有国家认定,是真正的“花艺大师”。

应 用 篇

[活用植物动态和空间的花束]

~单面/平行式/使用支架/不对称~

[单面]

70 小而可爱 用来纪念亡人

72 色彩混搭 将风铃草随意地束在一起

76 给花材分组 以马蹄莲为主的简洁花束

[平行式]

78 大花葱 利用笔直的花茎制作轻便的花束

80 百合 展现百合在自然环境中的悠然闲适

82 玫瑰 以*简单的方式表现玫瑰之美

84 花菖蒲+枝干 活用空间展现优雅气质

[支架]

86 环形 使用简单支架制作小型花束

90 枯藤 借用枯藤本身的自然形态

91 非植物素材 以锈铁丝为底座 表现夏日的风情

96 枯枝 活用柔美的桉树枝做出妙趣横生的支架

98 枯叶 用纤细的支架打造不对称之美

[不对称]

102 少量花材 让充满个性的花材更加出众

104 形态·线条 强调形态与线条,营造充满紧张感的空间

106 向下垂落 表现喷薄而出的生命力和活力

107 表现自然 将初夏庭院中的金链花做成花束

112 怎样装饰花束?花器的作用

116 德国花束发展史

118 橋口式花艺

120 结语

 

专题

22 花束的色彩搭配

23 植物的个性

27 关于植物的质感

49 以果实为主的设计

59 绿色的风景

61 植生类与非植生类

75 关于分组法

77 关于植物的动态

81 平行式花束

89 支架、骨架的效果

101 肌理和结构

103 对称与不对称

105 线条与空间

内容推荐

扎花束这样简单的行为,同时也是花店技术中*难得部分。本书中,拥有德国花之国家资格的桥口学先生,详细的解说花束的制作方法,连初学者也能轻松学会。 本书从基础入手,讲述如何从美学的角度思考花束的构造,如何根据想制作的风格挑选花材,以及如何依据花束的用途进行颜色搭配。 收录超过35个制作案例,用大图片来展示每个花束使用的花材与制作步骤,能使读者能清晰掌握花朵组合构成中的细节,因此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除了基本的圆形花束,本书还介绍了常用的单面花束、使用自然材料制作的框架花束等,网罗各种你想了解的花束风格。总之本书适合花店经营者、花艺设计初学者和熟练者、尝试自己制作花束的鲜花爱好者等所有爱花人士。

作者简介

桥口学 德国国家认证花艺大师, 东京花艺专科学院讲师, 千叶爱犬动物花艺学园讲师。 日本鹿儿岛萨摩川内市人。1995年开始在东京银座铃木花艺工作室工作,师从铃木纪久子女士。辞职之后赴德国留学,先后在位于纽伦堡的花艺师职业训练学校,及“布尔曼·格拉夫”花店学习,并取得了***花艺师资格证书。之后进入位于弗赖辛的德国国立维森花艺专科学校就读,2002年毕业后立刻获得了德国***花艺大师认证。此后于慕尼黑的“布尔曼·埃尔斯多夫”花店工作。2006年回国,在神奈川县秦野市开了一家名为“Hashiguchi arrangement”的花店。现在他正以讲师的身份,在日本全国各地授课和公开演讲。


现代家居园艺的艺术与实践 一部深入浅出的园艺指南,带你领略植物的魅力与空间美学的融合。 本书是一本专注于现代室内外园艺实践与美学构建的综合性指导手册。它旨在为园艺爱好者、室内设计师,乃至希望提升生活品质的都市人群,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富有创意的园艺解决方案。全书摒弃了繁复晦涩的植物学理论,转而聚焦于如何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居住环境进行和谐统一,让绿植真正成为家居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 第一章:重塑你的绿意空间——园艺理念与规划 本章首先探讨了“绿色生活”在当代语境下的意义,解析了植物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室内微环境。我们将从宏观角度审视园艺规划,不再仅仅关注植物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空间适配性。 1.1 空间诊断与功能定位: 如何根据房间的朝向、光照强度、通风条件以及居住者的生活习惯,科学地筛选出最适合的种植区域。详细介绍“光照地图”的绘制方法,以及针对不同光照等级(强光、散射光、弱光)的植物配置策略。 1.2 风格统一原则: 探讨如何让园艺风格融入既有的家居设计。内容涵盖: 极简主义(Minimalism): 强调线条感和雕塑感植物的选择,如虎皮兰、琴叶榕等,以及容器的几何形状搭配。 侘寂美学(Wabi-Sabi): 关注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枯木的质感以及古朴陶器的运用,体现时间流逝的美感。 北欧自然风(Nordic Natural): 侧重于生命力旺盛、易于打理的常绿植物,搭配天然材质的吊篮和木质花架。 1.3 预算与维护的可持续性: 提供一套实用的预算分配指南,教读者如何平衡初期投入与长期维护成本,侧重于选择低维护需求(Low-Maintenance)的植物品种。 第二章:植物的“身份”选择——针对性选材与养护基础 本章是植物选择的实战指南,帮助读者避免“盲目跟风”,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2.1 室内“明星”植物的深度剖析: 详细介绍十种最受欢迎的室内植物(如龟背竹、空气凤梨、白掌等)的习性、最佳生长环境参数(温度、湿度、通风频率)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早期识别与非化学防治方法。 2.2 垂直绿化的实现路径: 探讨墙面绿化、悬挂式种植和利用层架构建立体花园的技巧。重点介绍水培系统(Hydroponics)在小空间垂直种植中的应用,包括营养液配比的基础知识。 2.3 土壤、介质与容器的科学配比: 深入讲解不同介质(泥炭土、椰糠、珍珠岩、火山石)的功能作用,并提供针对多肉植物、兰科植物和观叶植物的“黄金配方”。解析了容器的透气性、排水孔设计对根系健康的关键影响。 2.4 精准灌溉的艺术: 摒弃“固定时间浇水”的旧观念,引入“湿度感应法”和“重量测试法”,确保根部供水适度。详细说明季节性(生长期与休眠期)的浇水频率调整。 第三章:容器的叙事性——花盆、底座与环境的对话 容器不再仅仅是植物的“住所”,而是定义风格和展示植物形态的重要载体。 3.1 容器材质的特性对比: 全面分析陶土、陶瓷、塑料、水泥、金属等材质的优缺点。例如,陶土的透气性与易失水性,对新手养护的影响。 3.2 容器的造型与比例法则: 学习如何根据植物的高度、冠幅和根系深度选择合适的花盆尺寸。介绍“三分法则”在容器摆放中的应用,确保视觉平衡。 3.3 隐藏式种植与盆景化处理: 介绍如何使用普通塑料盆进行种植,然后通过定制的外部套盆或木制底座实现美观的隐藏。针对大型植物,讲解如何通过修剪根系和更换大盆实现盆景化的造型控制。 3.4 户外空间的容器布局策略: 针对阳台、露台和小院子,教授如何利用容器的高度差和颜色对比,创造出富有层次感的户外景观。重点讲解“分组种植”与“焦点植物”的设置。 第四章:植物的造型管理——修剪、塑形与再生 有效的造型管理是维持植物健康形态和促进其在有限空间内持续美观的关键。 4.1 基础修剪技术: 详细演示“摘心(Pinching)”、“顶部剪截(Topping)”和“定形修剪(Shaping Pruning)”的操作方法,说明不同修剪对植物侧枝生长和株型紧凑度的影响。 4.2 徒长枝的处理与健康回春: 针对室内光照不足导致的枝条细长、叶片稀疏(徒长)现象,提供系统的处理方案,包括修剪、补充光谱以及逐步增加光照的“驯化”过程。 4.3 支撑与引导技术: 介绍使用竹签、金属环、苔藓柱(Moss Poles)等工具,对攀援植物(如绿萝、龟背竹)进行物理支撑和形态引导的方法,鼓励其向上生长,展现自然藤蔓的美感。 4.4 压条与分株的繁衍艺术: 实用地介绍最简单、最安全的植物繁殖技术。分株的适当时机与操作步骤;高空压条法在不伤害母株的前提下获取成熟新植株的技巧。 第五章:绿植与科技的融合——智能养护与问题排查 本章关注现代科技如何辅助园艺工作,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 5.1 智能设备的选购与应用: 评测市面上主流的土壤湿度传感器、环境光照计和智能补水系统,分析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5.2 识别与应对“疑难杂症”: 建立一个详细的“症状-病因-解决方案”图表,涵盖叶片发黄、焦边、斑点、落叶等常见问题。重点讲解非生物胁迫(如水涝、肥害、根腐)的紧急处理流程。 5.3 简易DIY的乐趣: 提供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简易工具、简易滴灌系统或自制多肉植物盆土垫层的教程,增强园艺的动手乐趣和成本控制。 全书配有大量高清实景案例图和步骤分解图,确保读者能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阅读本书,你将掌握的不仅是养护技巧,更是一种将自然气息融入现代生活的独特美学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收藏价值远大于其作为一本实用教材的价值。它非常适合那些已经是花艺爱好者,只是想偶尔找找灵感,或者欣赏一下顶级花艺作品的读者。那些精美的照片足以让人沉浸其中,感受那种日式美学的精致与细腻。但如果你的目标是系统地提升自己的花束制作技能,从零开始构建一个扎实的技能体系,这本书恐怕会让你感到力不从心。我希望一本“人气学堂”的书能更贴近大众的学习曲线,提供更多循序渐进的练习项目,而不是仅仅展示一些看似触不可及的“名师”的巅峰之作。它更像是一本“大师的灵感笔记”,而非一本“学员的实操指南”。它在美学上是高分的,但在教学实用性上,我给它留下了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想了解日本花艺在“造型设计”上的独特理念和创新。书里确实展示了不少造型前卫、富有现代感的花束,这部分内容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然而,我对书中关于“设计理念”的阐述感到困惑。它似乎大量引用了一些非常抽象的艺术词汇,比如“空间留白的美学”、“时间性的流动感”,但这些概念如何具体转化为我们手中的花材和花艺胶带,书中却鲜有说明。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色彩心理学在花束设计中的应用,或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花束寓意解析,这些能让作品更有深度。遗憾的是,这本书似乎过于沉浸在自身的“大师光环”中,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理论基础,可以直接欣赏和模仿成品。对于我这种希望通过学习设计原理来拓展自身创意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支撑远远不够。它只是展示了“是什么”,却很少解释“为什么是这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雅致,色彩搭配和谐,一看就知道是走高品质路线的。我原本是冲着那些精美的花艺造型去的,想象着能学到一些前沿的日式插花技巧,毕竟标题里强调了“花艺名师”和“人气学堂”。然而,当我翻开内页后,那种期待感很快就被一种淡淡的失落取代了。书里对于花材的选择和处理上,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展示成品的美感。比如,对于不同花材如何进行基础的清洗、保鲜处理,以及不同季节花材的特性差异,这本书里几乎没有提及。我本来指望能从中学到如何延长花束的观赏期,毕竟这是日常花艺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结果,内容似乎更侧重于视觉呈现,而非实操的扎实基础。对于我这种希望从零开始系统学习,掌握“为什么这么做”的读者来说,这本厚厚的书本在“硬核干货”这一块,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了。它更像是一本精美的画册,而不是一本详尽的教学手册。我期待的深度解析,比如不同花材在结构支撑上的相互作用力,在这本书里也是找不到的。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片质量无疑是顶级的,每一张作品展示图都清晰、光线充足,看得人赏心悦目。但是,作为一本号称教授“花束设计与制作”的教程,它在步骤分解上的逻辑性实在是令人费解。比如,在介绍一个复杂的螺旋手法时,文字描述极其简略,往往一笔带过,然后直接跳转到下一阶段的组合。我试着跟着书上的图示去模仿,发现很多关键的转折点和力度控制,完全没有被捕捉到。就好比,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现场示范,他会告诉你“这里要稍微用点力,但不能捏死茎干”,而这本书的文字却只写了“将茎干交叉”。这种“你懂的”的教学方式,对于缺乏经验的初学者是极不友好的。我更倾向于那种细致到可以用箭头和放大镜来标记每一个动作细节的教程,而不是这种艺术感强于实用性的指导。阅读体验上,它更像是一部视觉艺术品鉴赏录,而非一本可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操作的工具书。

评分

关于“花卉扎花步骤教程”的部分,我必须指出其在工具介绍上的缺失。一本专业的制作教程,理应详细说明所使用的剪刀、花艺胶带、包装纸的材质和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效果。这本书似乎默认读者已经拥有全套专业工具,并且清楚知道每种工具的最佳使用场景。例如,关于不同硬度的花艺铁丝如何固定大型主花,书里只是一带而过,并没有比较不同规格铁丝的优劣。更别提那些更细微的环节,比如如何选择最适合特定花材的包装纸的韧性和透气性。我花了好大力气才从图片中推断出他们可能使用的包装材料类型,但效果始终无法达到书中的那种挺括感。缺乏对这些基础“硬件”的深入讲解,使得后续的“软件”——也就是扎花技巧的实际应用,大打折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