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

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志远 著
图书标签:
  • AutoCAD
  • 制图
  • 快捷键
  • 命令
  • 教程
  • CAD
  • 设计
  • 工程
  • 软件
  • 技巧
  • 速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2317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8235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很多人拿这本书当工具书用,其实边看边练效果更好。每学一个命令,马上重复操作20遍,很快就能掌握并且熟练应用,其实这也正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个普通的CAD人,并没有高不可攀的学历,把他七八年的从业经验凝聚到这本小册子里,他的愿望只不过是帮助更多的人成为CAD高手,为提高中国的模具设计水平尽绵薄之力。

内容简介

  《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系统地介绍了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力求由浅入深、简单实用,方便读者迅速掌握AutoCAD的基本制图命令,并经过系统的实践训练达到精通AutoCAD制图技巧的目的。全书共分两阶段,从零开始到熟练、从熟练到精通,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操作界面及选项设定、鼠标应用技巧、捕捉设定与常用的绘图快捷命令、常用修改及属性编辑快捷命令、图形显示、线型设定与格式刷的应用、尺寸标注及其他绘图快捷命令的应用、图块和文件块、文字书写、图层的设定与应用、样板图、设计中心、轴测图、图面输出、图形表示方法,并列有典型绘图案例讲解供读者练习参考。同时,《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的目录和附录的编排也更便于读者查找和参照AutoCAD常用绘图快捷命令及其使用方法。
  《AutoCAD制图快捷命令一览通》可供机械、模具、建筑等专业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岗位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阶段 从零开始到熟练
第1章 AutoCAD2007的操作界面及选项设定
1.1 AutoCAD2007的操作界面
1.2 AutoCAD2007的选项设定(options,OP)
第2章 鼠标在AutoCAD中的应用技巧

第3章 AutoCAD捕捉设定与常用的绘图快捷命令
3.1 捕捉点的设定(SE,DS)
3.2 常用的捕捉点快捷命令
3.3 常用的按键功能
3.4 画线(line.L)
3.5 画圆(circle,C)
3.6 构造线(xline,XL)
3.7 射线(RAY)
3.8 矩形(rectang,REC)

第4章 AutoCAD常用修改及属性编辑快捷命令
4.1 移动(move,M)
4.2 复制(copy,CO)
4.3 偏移(offset,O)
4.4 旋转(rotate,RO)
4.5 修剪(trim,TR)
4.6 镜像(mirror,M)
4.7 删除(erase,E)
4.8 恢复(undo,U)
4.9 倒圆角(fillet+r,F+R)
4.10 倒斜角(chamfer+a,CHA+A)
4.11 延伸(extend,EX)
4.12 延长直线(lengthen,LEN)
4.13 拉伸(stretch,S)
4.14 打断(break.BR)
4.15 保存及另存文件

第5章 图形显示
5.1 窗口缩放(zoom.Z)
5.2 窗口选择的方法
5.3 动态放大窗口(zoom+d,Z+D)

第6章 线型设定与格式刷的应用
6.1 常用线型的种类
6.2 颜色、线型和线宽的设定
6.3 线型比例设定(ltscale,LTS)
6.4 加载线型
6.5 格式刷(matchprop,MA)

第7章 绘图案例(一)
7.1 绘图步骤
7.2 小结

第8章 绘图案例(二)
8.1 绘图步骤
8.2 小结

第9章 绘图案例(三)
9.1 绘图步骤
9.2 阵列——矩形阵列
9.3 小结

第10章 绘图案例(四)
10.1 绘图步骤
10.2 阵列——环形阵列
10.3 小结

第11章 尺寸标注
11.1 尺寸标注的组成
11.2 标注样式的设定(dimstyle,D)
ll.3 标注工具条
11.4 直线标注(dimlinear,DLI)
11.5 对齐标注(dimaligned,DAL)
11.6 直径标注(dimdiameter,DDI)
11.7 半径标注(dimradius,DRA)
11.8 角度标注(dimangular,DAN)
11.9 引线标注(DIM+L)
11.10 基线标注(dimbaseline,DBA)
11.11 连续标注(dimcontinue,DCO)
11.12 坐标标注(dimordinate,DOR)
11.13 尺寸公差
11.13.1 尺寸公差的标注
11.13.2 尺寸公差的修改
11.13.3 形位公差的标注(tolerance,TOL)
11.14 标注表面粗糙度
11.15 标注格式的修改
11.15.1 倾斜工具(dimedit,DED)
11.15.2 编辑标注文字(dimtedit)
11.16 标注时的特殊符号
11.17 标注比例的设定(dimlfac)
11.18 标注案例

第二阶段 从熟练到精通
第12章 AutoCAD其他绘图快捷命令的应用.
1.2.1 相切线和相切圆(TAN)
12.1.1 画一条与已知圆相切的线
12.1.2 画与已知圆相切的圆
12.1.3 画与已知两条线相切的圆
12.1.4 绘图案例
12.2 椭圆(ellipse,EL)
12.3 多边形(p01ygon,POL)
12.4 三点画圆弧(arc,A)
12.5 比例缩放(scale,SC)
12.6 多段线(pline,PL)
12.6.1 绘制连续线
12.6.2 绘制箭头
12.7 样条曲线(波浪线)(spline,SPL)
12.8 多线(mline,ML)
12.8.1 绘制多线
12.8.2 多线的设定
12.8.3 加载多线样式
12.9 圆环(donut,DO)
12.10 填充(bhatch/hatch,H/BH)
12.11 清除文件垃圾(purge,PU)
12.12 属性分析
12.12.1 测量(dist,D1)
12.12.2 详细分析(LIST)
12.13 过滤(filter,FI)
12.14 重新生成(regen,RE)

第13章 图块和文件块
13.1 图块的建立(block,B)
13.2 文件块的建立(Ⅵ,block,W)
13.3 插入图块和文件块(insen,I)
13.4 图块的编辑
13.4.1 给图块增加图形
13.4.2 排除图块中的图形
13.5 图块分解(explode,X/XP)

第14章 文字
14.1 单行文本(text.DT)
14.2 单行文本的修改(ddedit,ED)
14.3 多行文本(mtext,T/MT)
14.4 多行文本的修改(ddedit,ED)
14.5 给文本增加背影及输入符号
14.6 文字的查找和替换(nd)

第15章 图层的设定与应用
15.1 图层的设定(1aveLLA)
15.2 图层的分类方式
15.3 图层的管理
第16章 样板图

第17章 设计中心
17.1 设计中心资料库的建立
17.2 设计中心的启动(adcente-ADC)
17.3 设计中心的结构
17.4 设计中心的应用

第18章 轴测图
18.1 定义轴测图
18.2 设定轴测图
1.8.3 在轴测图中绘制立方体
1.8.4 在轴测图中绘制圆
1.8.5 综合绘图案例

第19章 图面输出
19.1 打印图纸
19.2 设定打印样式文件

第20章 图形表示方法
20.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0.2 第一视角法
20.3 第二视角法
20.4 第三视角法剖视图的表达
第21章 平面产品图绘图案例
第22章 家庭装修图绘图案例
第23章 综合实例
附录 AutoCAD常用命令的快捷键

精彩书摘

  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 当第一次打开AutoCAD2007时,界面会出现很多的工具栏,这时您可能首先就会想了解这些工具栏的用途及如何使用这些上具栏才能绘制出自己需要的图形等问题。但是,请先不要急着思考上面的问题,来学习使用AutoCAD绘图快捷命令吧,它将使您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显得简单许多,只需要记住一些常用的快捷命令,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绘图,绘制出所需要的任何平面图形,且绘图的速度也是非常快,非常理想。熟练快捷命令应用,将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也使您的工作更加出色。
  进入AutoCAD2007,选项设定是学习使用AutoCAD的第一步,这些设定有些足为了工作的方便,有些是属于个人爱好,目的是创建一种舒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工作效率自然不用多说。
  项设定管理窗中共有10个选项,下面对于日常工作中常用到的做些简单说明,系统内定的设定,通常不会影响AutoCAD的正常使用,最好不要去修改,以免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便 。

前言/序言


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系列图书推荐 一、 现代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第三版) 作者: 张伟 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 580 页 定价: 98.00 元 ISBN: 978-7-111-65432-1 内容概要: 本书是面向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数控技术人员的经典教材与工具书。它系统阐述了现代数控(CNC)编程与加工的核心原理、方法和实践应用。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工业前沿技术,特别是五轴联动加工、高速高精加工(HSC/HPM)以及增材制造(3D打印)与减材制造的集成应用。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与系统结构: 详细介绍了数控机床的组成、坐标系定义、刀具几何参数的确定,以及常用数控系统的架构(如FANUC、Siemens Sinumerik)。重点讲解了G代码和M代码的系统结构、语法规则及编程规范,确保读者建立扎实的编程基础。 第二部分 数控编程技术: 深入剖析了平面铣削、曲面车削、钻孔攻丝等标准加工循环的编程实现。特别增加了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插补算法(圆弧插补、螺旋插补)的数学模型与代码实现路径。对于手工编程的局限性,本书提供了如何有效利用宏程序(Macro Programming)实现程序自动化和参数化的详细教程,包括变量定义、逻辑判断和子程序调用。 第三部分 CAM软件应用与后处理: 本书不仅关注代码本身,更强调从CAD模型到合格G代码的整个流程。详细介绍了主流CAM软件(如Mastercam、PowerMill)在特征识别、刀具路径生成、碰撞检测等方面的操作流程。书中包含专门章节讨论后处理器的原理、定制化需求及常见错误排查,确保生成的代码能被目标机床准确无误地执行。 第四部分 高级加工策略与质量控制: 涵盖了面向复杂零件(如叶片、模具)的典型加工策略,如残余面积铣削、等高线铣削、螺旋下刀优化。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刀具磨损补偿、机床误差补偿技术,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质量检测方法(如在线测量探针应用),以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本书配有大量实例代码和实训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 二、 模具结构设计与CAE分析实战指南 作者: 李明华 编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页数: 720 页 定价: 128.00 元 ISBN: 978-7-03-060155-9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于现代模具设计中的结构优化与失效预防,是一本结合了传统设计智慧与现代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的实用手册。目标读者为注塑、冲压、锻造模具设计师及工艺工程师。 第一篇 模具结构设计原理: 详尽阐述了不同类型模具(如注塑模具的二板/三板结构、热流道系统、司锢机构;冲压模具合型、卸料、导向机构)的标准组件选型原则、结构布局与强度校核。重点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平衡生产效率、制造成本和模具寿命。 第二篇 关键部件的深化设计: 深入讲解了模具中最易损耗、最关键的部件——如顶针、导柱、型芯、冷却水道的设计规范。针对高应力部件,书中提供了基于疲劳强度和接触应力的校核计算方法。此外,对于复杂模具,如何进行流道平衡设计和排气槽的合理设置被详细讨论。 第三篇 模具CAE分析实践: 本部分是本书的特色和核心。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主流CAE软件(如Moldflow, DEFORM)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1. 注塑流动分析: 如何模拟熔体填充、保压、冷却过程,预测缩孔、气孔、翘曲变形,并据此优化浇口位置、冷却系统布局。 2. 冲压成形分析: 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材料的塑性变形,预测回弹、起皱、破裂等现象,并指导优化凸凹模的预冲压形状和补偿量。 第四篇 模具制造与装配: 涵盖了从模具零件图纸输出到加工验证的全过程。讨论了精密零件(如电火花加工、慢走丝线切割)的工艺参数选择,以及大型模具的装配公差控制和试模调整技巧。本书强调“设计-分析-验证”的闭环管理,旨在指导工程师从源头上减少模具返工率。 --- 三、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离线仿真(FANUC/ABB为例) 作者: 王海涛 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数: 450 页 定价: 75.00 元 ISBN: 978-7-121-36789-0 内容概要: 本书聚焦于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应用最广泛的两大机器人系统——FANUC和ABB的操作、编程及集成应用。内容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和系统集成思维的培养。 第一部分 机器人系统基础与示教器操作: 详细介绍了FANUC(TP编程)和ABB(RAPID编程语言)的基本结构、安全规范、运动学原理(关节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步骤,指导读者熟练掌握机器人各轴的运动控制、点位数据编辑与管理。 第二部分 核心编程技术: 深入讲解了实现自动化任务所需的关键程序逻辑。包括:运动指令(点对点、关节运动、直线插补、圆弧插补)的精确应用;I/O信号配置与外部设备(PLC、传感器)的通信联接;逻辑控制结构(IF-THEN-ELSE, DO-WHILE循环)的应用,以实现复杂的节拍控制和故障处理程序编写。 第三部分 离线仿真与虚拟调试: 强调了在不占用实际产线时间的情况下进行程序开发和验证的重要性。本书提供了使用主流离线仿真软件(如RoboGuide, RobotStudio)的方法论,指导用户建立精确的数字孪生环境,导入实际工装夹具模型,进行碰撞检测、节拍时间评估以及程序代码的虚拟调试和迁移。 第四部分 典型应用场景实现: 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导向,演示了机器人在拾取与放置(Pick & Place)、弧焊、喷涂等任务中的编程流程和优化技巧。特别是针对高速移胶、轨迹平滑过渡的算法优化,提供了具体的编程思路和参数调整建议。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将自动化需求转化为稳定、高效机器人程序的实战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使用CAD的资深用户,我更看重的是效率的提升和潜在工作流程的优化,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以为速查手册对我们这类熟练用户帮助不大,但这本书里关于“自定义工具栏和脚本”的章节,简直是为效率发烧友量身定做的。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LISP或VBA的简化命令来批量执行重复性任务,比如一键完成图纸的版式输出和文件格式转换。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鼠标操作的优化也有提及,比如如何通过鼠标滚轮实现特定级别的缩放锁定,以及自定义右键菜单以快速调用常用命令组。这些微小的操作改进,累积起来能节省大量时间。我甚至发现了一些我之前从未意识到可以设置快捷键的特定功能,这本“一览通”成功地帮我发掘了软件中那些隐藏的、但极具价值的效率加速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得很有层次感,那种蓝与灰的结合,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视觉感受。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厚重的技术手册,没想到翻开目录后发现,它在结构编排上颇有巧思。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枯燥的命令列表,而是将功能进行了区域划分,比如“基础绘图模块”、“标注与修改进阶”、“三维建模辅助”等等,这种逻辑性的组织方式,让初学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不至于迷失在海量的快捷键信息中。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实战场景模拟”,比如“如何快速绘制一个标准的地形图轮廓”,然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命令序列,而不是孤立地罗列“L”代表直线、“C”代表圆。这种将知识点融入实际应用的编排,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书中的排版清晰度也值得称赞,字体大小适中,关键命令用了醒目的颜色标记,即便是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总而言之,从阅读体验和结构布局来看,这本书在同类参考书中无疑是佼佼者,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领路人,引导你高效掌握软件的核心操作。

评分

说实话,我通常不太喜欢纯粹的命令速查手册,因为它们往往枯燥乏味,阅读体验极差。然而,这本书在提升阅读趣味性方面做得相当用心。它摒弃了那种机械的“命令名称-快捷键-功能描述”的传统模板,转而采用了更具画面感的描述方式。比如,描述“修剪(TRIM)”时,它用了一个比喻,说这是“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只留下你需要的线条边界”,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再者,书中有很多“经验之谈”的小方框,这些内容显然是作者结合了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比如“在绘制复杂曲线前,最好先将对象的精度设置为小数点后四位”,这种细节性的建议,是标准教程里很难找到的。这些润色和经验的注入,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像是与一位资深的设计师在交流心得,而不是在背诵冷冰冰的计算机指令。它成功地将技术文档的严肃性与学习过程的愉悦性结合了起来。

评分

这本书在售后服务和配套支持方面,也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态度。我注意到扉页上提供了一个访问在线资源的二维码,这在纸质书的限制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补充途径。我尝试扫描了一下,发现链接到了一个专门的勘误和更新页面,这对于软件版本迭代频繁的CAD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技术资料的时效性非常重要,如果书本知识过时了,那价值会大打折扣。这个动态更新机制,说明作者和出版社对这本书的生命周期有长远的规划。此外,书本的装订质量也非常扎实,采用了高质量的铜版纸,即使用作工作台上的常备工具,频繁翻阅和摊开,也不会担心书页脱落或字迹模糊。整体来看,这是一本设计精良、内容扎实且具有持续价值的工具书,体现了对目标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细致的打磨。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后,最先关注的是它的深度和广度,毕竟在CAD这个领域,知识的覆盖面决定了它的实用价值。这本书在广度上做得相当出色,它似乎涵盖了从2D制图的基础操作到一些相对高级的表达技巧,比如剖面线的处理、图层管理的高级设置,甚至提到了布局空间的有效利用。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外部参照(XREF)”的章节,这通常是团队协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书中对如何嵌套、如何绑定以及断开链接的处理流程,描述得非常细致入微,给出了很多在实际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陷阱提示。至于深度,虽然它是一本“一览通”性质的参考书,但它并未流于表面。例如,在讲解“阵列(ARRAY)”命令时,它不仅区分了经典的矩形阵列和路径阵列,还深入探讨了动态块(Dynamic Blocks)与阵列结合使用的优势,这对于想要优化图纸重用性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宝藏信息。它平衡了“快”与“全”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了查阅的便捷性,又保证了知识的体系性和深度,难能可贵。

评分

适合于有点基础的,简洁明了

评分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终于在京东买的书送到了。很满意。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评分

买了好几次了,都是送给学生的!

评分

正版书, 印刷效果不错,纸张质量也很满意,看着很舒服。内容也挺好。

评分

还算可以吧 有点过了

评分

用着还不错,好评。东西很值

评分

好不好自己买了看了书就知道l

评分

收到货物查看了,发现有点小问题。跟客服联系,客服马上帮我解决问题。赞一个

评分

第18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