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必读本) |
| ISBN: | 9787550243569 |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定 价: | 12 元 |
| 作 者: | 王超,译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页数:160 |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印次:1 | 字数:130千 |
| 目 录 | |
【三十六计 目录】 第*套 胜战计 第*计 瞒天过海…………………………008 第二计 围魏救赵…………………………012 第三计 借刀杀人…………………………016 第四计 以逸待劳…………………………020 第五计 趁火打劫…………………………025 第六计 声东击西…………………………029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034 第八计 暗度陈仓…………………………038 第九计 隔岸观火…………………………042 第十计 笑里藏刀…………………………047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051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054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058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061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064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069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073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078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084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089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093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098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102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105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110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113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117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122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126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129 |
| 精彩书摘 | |
第*计 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②之内, 不在阳之对。太③阳,太阴。 【解题】 这一条计名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 略》。“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是一种示假隐 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为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 其不意的效果。 【注释】 ①怠:松懈。 ②阴:秘密的。阳:公开的。 ③太:大。 第*套 胜战计 【译文】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 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 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 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隐秘的潜藏状态。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 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 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 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 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 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按语译文】 秘计能有成效,不能在背时秘密处使用。半夜 里偷东西,僻静小巷中杀人,这是愚蠢的行为, 都不是谋士应该做的。隋代开皇九年,贺若弼率 领大军进攻陈国。战前他请求隋文帝准许沿江守 备部队每次换防,都要在历阳集中,并且插上很 三十六计 多旗帜,搭起许多帐篷。陈国认为是隋军要大举 进攻,就召集全部兵力防御,后来知道隋军是在 调防,就把军队撤了回去。后来,陈国军队对隋 军的做法习以为常,就不再防备。等到贺若弼率 领大军渡过长江,陈国军队也没有觉察。因此, 隋军轻而易举地袭击了南徐州,并攻占了它。 【战例】 战国时,魏国会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 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国于是派大将田忌率军前去 救韩,齐军直奔魏都攻打大梁城。魏将庞涓听到 这个消息后,便从韩国紧急撤离而赶回魏国。齐 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向来自恃强 悍勇猛而轻视我军,齐军被他们看成胆怯鬼和懦 夫。善于用兵的人就应抓住其无比骄傲的弱点, 这于我们非常有利,可以利用这一点把魏军彻底 打垮。兵法上说:‘急行百里路去同敌人争夺利 益的,就会损折前军主将;急行五十里去同敌人 争夺利的,只有一半数兵力才能赶到。’因此, 命令我军进入魏国境内后,第*天先垒筑十万个 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三天垒筑三万 第*套 胜战计 个锅灶。”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庞涓率军回 国后,追赶齐军走了三天,看到齐军沿途所垒的 炊灶愈来愈少,非常高兴地说:“我早就知道齐 军胆小如鼠,进入我境才三天,齐国的士兵就已 逃亡过半了。”于是,他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 兵昼夜兼程地猛追齐军。孙膑推算庞涓的行程情 况和速度,确定庞涓在夜幕时候应当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十分狭窄,两旁多为险崖峭壁,可以 埋伏人马,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 之处写明“庞涓死此树下”字样,又命令齐军万 名射箭能手,埋伏于道路两旁。庞涓追到马陵, 站在那棵树下,看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 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然而在他还没有读完 这些字的时候,齐军万箭骤然齐发,魏军顿时乱 作一团,彼此失去联系。此时的庞涓知道自己已 经走投无路,无计可施,失败已成定局,就拔剑 自杀了。 三十六计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①敌,敌②阳不如敌阴。 【解题】 这个故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围 魏救赵”,可以说是一种避实击虚的策略。水的 流动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同样道理,用 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薄弱 之处。 【注释】 ①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 ②敌:攻打。 【译文】 与其攻击兵力集中之强敌,不如设计分割敌 |
| 前言 | |
前言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是一部传习久远的兵法奇书,与《孙子兵法》合 称我国古代兵法谋略学的双璧。《三十六计》是 中国历代无数次战争的实践经验总结,被古今中 外许多军事家广泛研习、应用。很多军事家利用 《三十六计》中的谋略,在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 胜利,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战例。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早可 能来自南朝宋将檀道济。据《南齐书·王敬则 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 应走耳。”此语后人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 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明末清初, 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 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无 法考证。 三十六计共分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 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合三十六个计策。 三十六计每一计名都是耳熟能详、妇幼皆知的成 语典故。三十六计的内容均依据《易经》中阴阳 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 虚实、主客等的相互转化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 素辩证法的原理。正文后的按语,对每个计策进 行进一步阐释,并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 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三十六计有着很强的实用性,不仅受军事家喜 爱,其在各种处境下克敌制胜的智慧,更为很多 政治家、外交家和商界领袖所推祟,成为社交、 职场、销售、外交谈判的*实用指南,这也是 《三十六计》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为使读者深刻领悟到《三十六计》中古人的超 凡智慧,本书不仅保留了古籍中的文言原文以及 文言按语,还对文言原文进行了详尽通俗的解释 和翻译;对每一计策都有解题,以进一步分析每 一计策的来源,并对文言按语进行了翻译,以使 读者更好地理解。战例部分,选取了古代的许多 著名战例,与每一计策相对照,可以加深读者对 三十六计的深入领悟。 |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很厚重,充满了古老智慧的韵味。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能够启迪思维、指导人生的经典非常着迷。《三十六计》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策略性,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脑海中浮现的,绝不是枯燥乏味的史料堆砌,而是那些精妙绝伦的谋略,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运筹帷幄,如何以智取胜,如何化解危机。想象一下,翻开书页,字里行间流淌的可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他们面对复杂局势时所采取的种种策略,这些策略或许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展现出兵法谋略的智慧,那种洞察人心、预判局势的高超能力,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解决问题的诀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蒙,一种看透事物本质的锐利眼光。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能够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思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体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意境。
评分拿到《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这本书,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诸子百家思想,尤其是那些能够指导实践的智慧感到着迷。书名中的“三十六计”,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而又实用的吸引力,让我立刻联想到各种巧妙的策略和深远的布局。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次深入的国学体验,让我能够领略古人如何凭借智慧和策略,应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希望书中能够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能结合历史上的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现每一计的运用场景和效果,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其精髓。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预判风险,并找到最有效的解决之道。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立刻就被它散发出的典雅气息所吸引。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这几个字,就预示着这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值得细细品味的著作。我一直对诸子百家思想情有独钟,总觉得那些古老的智慧,虽然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这本书的名字《三十六计》,听起来就充满了智慧和策略,让人不禁想要深入其中,去领略古人的谋略之道。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些纵横沙场、权衡利弊的精妙计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如何观察、如何决策、如何行动的深刻道理,让我能够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我渴望在字里行间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心灵、启发我思考的深刻见解,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增长知识,更能获得智慧的启迪,为我的个人成长和人生道路带来积极的指引。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智慧的书籍,而《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这个名字,无疑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指导人生的经典著作抱有极大的敬意,总觉得它们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当我看到“三十六计”这个词的时候,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策略、谋略和智慧的画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引路人,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刻道理。我希望它能够让我理解那些古老的计策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否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我渴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一些关于如何看清局势、如何制定策略、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明智选择的方法。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计谋的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种提升个人智慧和能力的途径。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洞察力的人。
评分这本《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精粹·诸子经典本)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智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认为,那些流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三十六计”这个名字,更是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精妙的策略和深邃的谋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智慧的世界,让我能够了解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反复验证过的、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智慧。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教会我如何去分析局势,如何去制定计划,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我期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是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得到应用的,以及这些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否依然具有借鉴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兵法,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训练,一种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培养更敏锐的观察力,更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更果断的决策能力,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睿智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评分喜欢
评分很好
评分可以暑假看
评分这个书蛮好,还在看啊可以
评分还行
评分听不错的。
评分物美价廉 物流给力
评分印刷清晰!
评分很好,价格合理!质量也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