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史記》是我國一部通史,記事起於傳說的黃帝,迄於漢武帝,首尾共約三韆年,尤詳於戰國、秦、漢。其的“紀傳體”敘史體例,為曆代“正史”所沿襲,無有例外。
內容簡介
《史記》是司馬遷的著作,貫穿經傳,整理諸子百傢,纂述瞭三代而下以至其當代的史事,為中華民族保存瞭紀元前韆餘年的曆史文化,這一巨著,是先秦所有典籍無可相比的。作為一個中國人,要瞭解自傢的曆史文化,必讀《史記》。惟有透過《史記》的認識,纔能真正找齣中國人的“根”。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前90年),卒於公元前90年,56歲終。字子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傢、文學傢、思想傢,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民國,魯迅)。司馬遷是西漢夏陽龍門人。夏陽(今陝西韓城南),縣名,靠近龍門。所以司馬遷自稱“遷生龍門”(太史公自序)。龍門,龍門山,很有名氣。傳說大禹曾在龍門開山治水。龍門山的南麵是黃河。司馬遷的傢正好在黃河、龍門之間。當地名勝古跡很多。司馬遷從小在飽覽山河名勝的同時,也有機會聽到許多曆史傳說和故事。
目錄
史記捲一 五帝本紀第一��
史記捲二 夏本紀第二��
史記捲三 殷本紀第三��
史記捲四 周本紀第四��
史記捲五 秦本紀第五��
史記捲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史記捲七 項羽本紀第七��
史記捲八 高祖本紀第八��
史記捲九 呂太後本紀第九��
史記捲十 孝文本紀第十��
史記捲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史記捲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史記捲十三 三代世錶第一��
史記捲十四 十二諸侯年錶第二��
史記捲十五 六國年錶第三��
史記捲十六 秦楚之際月錶第四��
史記捲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錶第五��
史記捲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錶第六��
史記捲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錶第七��
史記捲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錶第八��
史記捲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錶第九��
史記捲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錶第十��
史記捲二十三 禮書第一��
史記捲二十四 樂書第二��
史記捲二十五 律書第三��
史記捲二十六 曆書第四��
史記捲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史記捲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史記捲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史記捲三十 平準書第八��
史記捲三十一 吳太伯世傢第一��
史記捲三十二 齊太公世傢第二��
史記捲三十三 魯周公世傢第三��
史記捲三十四 燕召公世傢第四��
史記捲三十五 管蔡世傢第五��
史記捲三十六 陳杞世傢第六��
史記捲三十七 衛康叔世傢第七��
史記捲三十八 宋微子世傢第八��
史記捲三十九 晉世傢第九��
史記捲四十 楚世傢第十��
史記捲四十一 越王句踐世傢第十一��
史記捲四十二 鄭世傢第十二��
史記捲四十三 趙世傢第十三��
史記捲四十四 魏世傢第十四��
史記捲四十五 韓世傢第十五��
史記捲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傢第十六��
史記捲四十七 孔子世傢第十七��
史記捲四十八 陳涉世傢第十八��
史記捲四十九 外戚世傢第十九��
史記捲五十 楚元王世傢第二十��
史記捲五十一 荊燕世傢第二十一��
史記捲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傢第二十二��
史記捲五十三 蕭相國世傢第二十三��
史記捲五十四 曹相國世傢第二十四��
史記捲五十五 留侯世傢第二十五��
史記捲五十六 陳丞相世傢第二十六��
史記捲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傢第二十七��
史記捲五十八 梁孝王世傢第二十八��
史記捲五十九 五宗世傢第二十九��
史記捲六十 三王世傢第三十��
史記捲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史記捲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史記捲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史記捲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史記捲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史記捲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史記捲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史記捲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史記捲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史記捲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史記捲七十一 樗裏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史記捲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史記捲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史記捲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史記捲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史記捲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史記捲七十七 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史記捲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史記捲七十九 範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史記捲八十 樂毅列傳第二十��
史記捲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史記捲八十二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史記捲八十三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史記捲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史記捲八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史記捲八十六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史記捲八十七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史記捲八十八 濛恬列傳第二十八��
史記捲八十九 張耳陳馀列傳第二十九��
史記捲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史記捲九十一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史記捲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史記捲九十三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史記捲九十四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史記捲九十五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史記捲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史記捲九十七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史記捲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史記捲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史記捲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史記捲一百一 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史記捲一百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史記捲一百三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史記捲一百四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史記捲一百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史記捲一百六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史記捲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史記捲一百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史記捲一百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史記捲一百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史記捲一百一十一 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史記捲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史記捲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傳第五十三��
史記捲一百一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史記捲一百一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史記捲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史記捲一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史記捲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史記捲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史記捲一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史記捲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史記捲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史記捲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史記捲一百二十四 遊俠列傳第六十四��
史記捲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史記捲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史記捲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史記捲一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史記捲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史記捲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精彩書摘
汶山道江,東彆為沱,又東至於醴,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迤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道沇水,東為濟,入於河,泆為滎,東齣陶丘北,又東至於荷,又東北會於汶,又東北人於海。道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道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北至於涇,東過漆、沮,入於河。道洛自熊耳,東北會於澗、澶,又東會於伊,東北入於河。
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甚修,眾土交正,緻慎財賦,鹹則三壤成賦。中國賜土姓:“祗颱德先,不距朕行。”
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裏甸服:百裏賦納緦,二百裏納銍,三百裏納秸服,四百裏粟,五百裏米。甸服外五百裏侯服:百裏采,二百裏任國,三百裏諸侯。侯服外五百裏綏服:三百裏揆文教,二百裏奮武衛。綏服外五百裏要服:三百裏夷,二百裏蔡。要服外五百裏荒服:三百裏蠻,二百裏流。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於天下。天下於是太平治。
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與語帝前。皋陶述其謀日:“信其道德,謀明輔和。”禹日:“然,如何?”皋陶日:“於!慎其身修,思長,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禹拜美言,日:“然。”皋陶日:“於!在知人,在安民。”禹日:“籲!皆若是,惟帝其難之。知人則智,能官人;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能知能惠,何憂乎騹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皋陶日:“然,於!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寬而栗,柔而立,願而共,治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實,強而義,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早夜翊明有傢。日嚴振敬六德,亮采有國。翕受普施,九德鹹事,俊義在官,百吏肅謹。毋教邪淫奇謀。非其人居其官,是謂亂天事。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底可行乎?”禹日:“女言緻可績行。”皋陶曰:“餘未有知,思贊道哉。”
前言/序言
八月十二日鍾叔河同誌來信雲,他決定要把標點分段的《史記》白文本(也就是不注不譯不刪節的原文本)印齣來,以與今譯(白話)本相輔而行。這一決定,我完全同意。兩者的可取之處,並不是重復的,而是真正相輔相成的。
今譯本對於古漢語沒有入門,或入瞭門而程度較低的人,確有些幫助。過去我曾不止一次說過:儒傢經典如《詩》、《書》、《易》、《禮》、《春鞦》之類,史書如《國語》、《國策》、《史記》、《漢書》之類,都要譯成現代漢語即白話文,以便利想要閱讀古籍的青年人。我這意見至今堅持,但一點也不排斥白文本,因為譯注本雖有可取之處,亦確有它的弱點:(1)白話譯注決不能保證百分之百與正文相符;(2)注釋夾在正文中間,讀者不易體會正文連貫自然的氣勢和意味。白文本則不然,不僅這兩個弱點完全沒有,而且相反有一極大優點,即能使人充分享受古文連貫自然的文學上的優美之感。
講到這裏,或者有人說,注釋之文也用古漢語不就好瞭嗎?這不可能。既日譯注,就隻能用現代漢語或白話文。而且古代的注釋、集解、箋疏之類,也似乎從來就不甚理想。我最早讀《史記》時,讀的是所謂《史記集解》。但所“集”之“解”,盡管是古漢語,其弱點與白話文譯注的兩個弱點完全相同。所以我後來編寫《中國通史》及《中國政治史》時,引用《史記》,隻靠白文,非萬不得已,不找古漢語的注釋之類。
總的說來,對初學古漢語的人,白話文的譯注,雖有些幫助,但對古漢語已有基礎的人來說,以讀白文本為宜;而且白文既加瞭標點,又分瞭段,更便於閱讀。叔河同誌決定把標點分段的白文《史記》印齣,我覺得很好,樂於在篇首寫這幾句,即以為序。
史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內容跟其它的一樣的吧。但書質量很好,正品
評分
☆☆☆☆☆
裝幀,印刷紙張皆好。
評分
☆☆☆☆☆
店慶時買的,超值,正版,等待時間較長
評分
☆☆☆☆☆
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評分
☆☆☆☆☆
好久以來都想買一套史記,這個版本質量還不錯,書的味道很好聞,有心情看下去。但是這是白文本(不注不譯不刪節的原文本),沒有文言閱讀功底的朋友讀起來會比較費勁。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
評分
☆☆☆☆☆
史記如何我想也不用說瞭,嶽麓書社的書性價比高
評分
☆☆☆☆☆
上課使用的,書很好,沒有破損缺頁等情況,快遞也很有速度!
評分
☆☆☆☆☆
這本書還不錯,值得買
評分
☆☆☆☆☆
寫得不錯,印刷排版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