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初學廣東話
作者. 孔碧儀
出版社. 万里机构
ISBN. 9789621446251
规格. 平装
语言. 繁体中文
本書是港式廣東話的入門天書,了解香港人的語言,欣賞這地方獨特的文化,還可學到實用的生活提示。會話、詞匯、語法、語音針對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設計,收錄500個粵語詞彙、近30條語法。採用與饒秉才的漢語拼音方案,方便學習。作者介绍:《初學廣東話》是港式廣東話的入門天書,了解香港人的語言,欣賞這地方獨特的文化,還可學到實用的生活提示。會話、詞匯、語法、語音針對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設計,收錄500個粵語詞匯、近30條語法。采用與饒秉才的漢語拼音方案,方便學習。 |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对“孔碧仪”这个名字有点陌生的,但阅读过程很快打消了我的疑虑。这位作者的文字功底是非常扎实的,她对广东话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发音和词汇层面,更深入到了那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中。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没有采取传统的A-Z词典式编排,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生活主题展开,比如“街坊邻里交流”、“茶餐厅点餐礼仪”、“拜访亲友的寒暄问候”等等。这种主题式的学习路径让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攻克那些我最常用的场景。最让我惊艳的是,她对语气词和助词的处理,这些东西恰恰是普通话学习者最难掌握的精髓。书中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喎”、“㗎”、“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词汇如何改变整个句子的情绪和强调重点,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说出来的广东话,哪怕只是几个简单的词,也带上了几分地道的“味道”,不再是那种生硬的翻译腔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让我对作者的专业度肃然起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那种略带复古的配色和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某种文化氛围中。我记得我是在一家很小的二手书店里偶然看到它的,当时只是觉得这个书名——《饮食天地》,听起来就充满了烟火气和生活气息。翻开第一页,里面的插图虽然不是高清的彩印,但那种手绘的质感反而更有温度,仿佛作者真的是在一砖一瓦、一菜一汤中倾注了心血。它不像现在市面上很多追求快速教程的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语法点,而是更注重“语境”,每一个词汇的出现都是跟某个具体的场景紧密联系起来的。比如讲“饮茶”这个概念时,它会细致地描述从入座、招呼、点心推车经过,到最后结账的每一个环节会用到什么特定的说法,那种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对我这种希望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的人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窗户。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俗语或俚语时,会配上一个小故事,解释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而不是冷冰冰地给出一个翻译,这让学习过程变得像在听长辈讲故事一样轻松愉快,完全没有枯燥感。
评分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偏向于“碎片化阅读”的,我不太能长时间对着一个枯燥的语法表发呆。这本书的编排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它每一课的篇幅都不长,内容密度适中,很适合在通勤路上或者午休时间拿出来看上几页。我尤其欣赏它在每个单元末尾设置的“文化小贴士”。这些小贴士有时会解释一些与广东话相关的风俗习惯,比如为什么过年时要说某些特定的吉祥话,或者某些食物在当地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这种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深度融合的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我学习的动力,因为我不再是单纯地背诵语言符号,而是在理解一个更广阔的文化体系。它让我明白,学习广东话,其实也是在学习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对待人情世故的独特视角。读完一章,你不仅学会了几个词,还仿佛和那位名为“孔碧仪”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心灵交流,那种感觉非常独特且令人满足。
评分坦白讲,对于一个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入门难度是偏高的,它没有像市面上那些针对游客的快速入门指南那样,把音标简化到极致。它使用的注音系统非常严谨,保留了粤拼的很多细节,初次接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眼花缭乱,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和辨析那些细微的声调变化。但是,一旦你克服了最初的障碍,你会发现这种严谨性带来的回报是巨大的。它教会你如何发出那些地道、有弹性的音节,而不是那种含糊不清的发音。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注重“查阅效率”,它虽然内容丰富,但通过精心设计的索引和章节划分,使得我需要找某个特定表达时,可以迅速定位。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进阶工具箱”,它不是来哄着你学语言的,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你提供最可靠的“砖块”去搭建你自己的语言大厦。它更适合那些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追求发音精准和表达深度的学习者,绝对是值得珍藏的宝贵资料。
评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设计,说实话,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是有些“过时”的。它用的纸张偏黄,装订也比较朴素,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元素,甚至连字体都是那种比较传统的宋体和黑体混合使用。但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散发着一种“工具书”的实用性和沉淀感,你知道这不是一本昙花一现的“网红书”,而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真正用来学习和查阅的伙伴。我记得有一次我急着想知道在菜市场如何询问新鲜度,我快速翻到“买卖”那一章,书中关于“靓唔靓?”、“够唔够新鲜?”的多种表达方式,配上清晰的注音和解释,让我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那个对话场景。更重要的是,它似乎特别注重“实用性进口”这个概念,里面收录的很多表达方式,都是我在其他更现代化的教材中找不到的,很多都是当地人日常口语中更常用、更接地气的说法,这对于想要真正“融入”而不是“应付”的读者来说,价值太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