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將數控係統FANIJC、SIEMENS和MAZAK與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相結閤,將數控機床的編程與操作同具體實訓相結閤,主要內容包括數控加工概論、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基礎、數控機床編程基礎、數控車床的編程與操作、數控銑床的編程與操作、加工中心的編程與操作、FANUC宏程序與SIEMENS參數化編程等。
《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可作為從事數控加工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用書,還可作為高校數控專業和機電專業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的教學用書。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數控機床概述
一、數控及數控機床
二、數控機床的特點
第二節 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一、數控機床的組成
二、數控機床的基本工作過程
第三節 數控機床的分類
一、按工藝用途分類
二、按控製方式分類
三、按控製的運動軌跡分類
四、按數控係統的功能水平分類
第四節 先進製造係統
一、柔性製造單元
二、柔性製造係統
三、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
四、敏捷製造
五、綠色製造
第二章 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基礎
第一節 金屬切削的基礎知識
一、金屬切削運動與切削要素
二、數控刀具材料
三、切削用量與切削液的閤理選擇
第二節 數控加工工藝概述
一、數控加工的工藝特點
二、數控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數控加工工藝分析
一、選擇適閤數控加工的零件
二、確定適閤數控加工的加工工序
二、數控加工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第三章 數控機床編程基礎
第一節 數控程序編製的相關標準
一、數控加上程序編製的內容與方法
二、數控機床的坐標係
三、程序結構與程序段格式
第二節 數控加工程序的指令代碼
一、準備功能G指令
二、輔助功能M指令
三、其他功能指令
第三節 子程序
一、子程序的概念與格式
二、子程序的執行過程
第四章 數控車床的編程與操作
第一節 數控車床概述
一、數控車床的工藝範圍
二、數控車床的基本構成與分類
三、數控車床的坐標係及其正方嚮
四、數控車床的編程特點
五、數控車床基本功能指令
第二節 數控車床常用各種指令
一、坐標係設定指令
二、基本編程指令
第三節 數控車床的循環加工指令
一、單一形狀固定循環指令
二、復閤形狀固定循環指令
第四節 數控車床的螺紋加工指令
一、螺紋切削參數
二、螺紋加工指令
第五節 數控車床的子程序
第六節 數控車床的刀具半徑補償功能
一、刀尖圓弧半徑的概念
二、刀具半徑補償指令與補償值的設定
三、刀具半徑補償注意事項
四、刀具半徑補償實例
第七節 數控車床的操作與加工
一、機床操作麵闆介紹
二、基本操作步驟
第八節 典型零件編程與加工實例
第五章 數控銑床的編程與操作
第一節 數控銑床概述
一、數控銑床的分類
_、數控銑床功能特點
三、數控銑床的加工工藝範圍
第二節 數控銑削編程基礎
一、數控銑削編程工藝基礎
二、數控銑床的坐標係和參考點
三、刀具運動原則
四、對刀點與換刀點的選擇
五、數控銑床程序編製基礎
第三節 數控銑床常用各種指令
一、坐標係設定指令
二、絕對和增量尺寸編程
三、基本編程指令
四、刀具補償指令
五、子程序調用
第四節 數控銑床的固定循環
一、固定循環的調用
二、常用固定循環指令
第五節 數控銑床的操作與加工
一、機床操作麵闆介紹
二、SIN[IMERlK802D軟件功能
三、手動操作與自動操作
四、程序的輸入與編輯
五、工件坐標係的建立
六、刀具補償
七、自動加工
第六節 典型零件編程與加工實例
第六章 加工中心的編程與操作
第節加工中心概述
一、加工中心的工藝特點
二、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對象
三、加工中心的基本構成與分類
四、加工中心的編程特點
第二節 加工中心程序編製
一、加工中心的功能指令
二、編程指令詳解
第三節 鑽、鏜固定循環及程序調用
一、孔加工綜述
二、常用固定循環方式
三、固定循環應用舉例
四、孔加工固定循環中重復次數的使用方法
第四節 MAZATROL會話式編程
一、MAZATROLFUSION640數控係統簡介
二、MAZATROL,會話式程序編製基礎
第五節 加工中心操作基礎
一、加工中心的刀柄及工具係統
二、工件的找正安裝
三、工件在加工中心上裝夾的要求
四、加工中心的對刀方法
第六節 加工中心的操作與加工
一、VTC一16A立式加工中心概述
二、機床操作麵闆介紹
三、MAZATROLFIISION640數控係統的操作畫麵
網、手動操作與自動操作
五、程序的輸入與編輯
人、工件坐標係的建立
七、刀具數據設定
八、存儲器運行(自動加工)方式操作
九、硬盤操作功能
第七節 典型零件編程與加工實例
第七章 FANUC宏程序與SIEgENS參數化編程
第一節 宏程序與參數化編程概述
第二節 EANUC係統宏程序
一、宏程序理論基礎(FANLTC係統)
二、用戶宏程序功能A
三、用戶宏程序功能B
四、FANUCoi係統B類宏程序應用
第三節 SIEMENS係統參數編程與應用
一、R參數編程的基本概念
二、計算參數(R參數)
三、程序跳轉
四、SIEMENS參數編程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二章 數控機床加工工藝基礎 第一節 金屬切削的基礎知識 一、金屬切削運動與切削要素 1.切削運動 在機床上,用金屬切削刀具切除工件毛坯上多餘的(或預留的)金屬材料,從而獲得尺寸精度、形狀、位置精度以及錶麵質量都符閤圖紙要求的零件,這樣的加工稱為金屬切削加工。在金屬切削加工過程中,刀具與工件之間必須具有相對運動,纔能夠從工件上切除多餘的金屬材料,這種相對運動就被稱為金屬切削運動。按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功用不同可分為主運動和進給運送。 (1)主運動是由機床或人力提供的刀具與工件之間主要的相對運動,它使刀具切削刃切入工件毛坯,使被切削層發生材料剝離並轉變為切屑,從而形成工件的已加工錶麵。一般說來,主運動具有切削速度最高,消耗機床功率最大的特點。在一種切削加工中,主運動隻有一個,由刀具或工件來完成,它既可以是鏇轉運動(如圖2-1所示,車削時工件的鏇轉運動),也可以是直綫運動,如刨削時刀具或工件的往復直綫運動。 (2)進給運動由機床或人力提供的使刀具相對工件産生的附加運動,它配閤主運動間斷地或連續地切除切削層,並最終得到所需幾何形狀的加工錶麵。進給運動的速度較低,消耗功率也較小。進給運動可以是連續的運動,如車削外圓時車刀平行於工件軸綫的縱嚮運動;也可以是間斷運動,如刨削時刀具的橫嚮運動。 (3)閤成切削運動當主運動和進給運動同時進行時,由主運動和進給運動閤成的運動稱為閤成切削運動。刀具切削刃上選定點相對於工件的瞬時閤成運動方嚮稱為閤成切削運動方嚮,其速度稱為閤成切削速度。 ……
前言/序言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裝備製造基地。企業為瞭在國際化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好地開展國際化的企業閤作,CIMS(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FMS(柔性製造係統)等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而數控技術則是組成CIMS、FMS等製造業信息化係統巾最重要的環節。目前國內企業積極進行製造裝備數控化更新,而從事數控技術的專業人纔偏少,導緻我國對數控操作與編程人纔的需求缺口相當,大。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和從事數控技術、機械製造技術的技術人員迫切需要掌握目前應用廣泛的數控係統FANtJC、SIEMENS、MAZAK的操作與編程、利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時的相關工藝知識以及如何利用計算機輔助製造軟件高效地編製數控程序。
本書通過介紹配置FANLfc數控係統的數控車床、配置SIEMENS數控係統的數控銑床、配置,MAZAK數控係統的立式加工中心的編程與操作,構建一個立體層麵的學習框架:從目前流行的數控係統角度學習流行的FAN[JC、SIEMENS、MAZAK的數控係統編程與操作方法,從數控機床的功能結構來學習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和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以及各自的加工工藝方法。
本書還介紹瞭數控程序的高級編製方法,即第七章中關於FANUC宏程序與SIEMENS參數化編程的介紹。本書並沒有將FANUC宏程序與SIEMENS參數化編程的內容加以簡單的堆砌,而是尋找其共性與差異,並用算法描述的模式介紹程序結構的控製方法,使讀者能夠觸類旁通,掌握程序設計的思想而不是語言描述力法。
本書以“實操為目的,理論為基石”的宗旨來閤理分配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所占的比例。書中精選瞭大量的典型案例,取材適當、內容豐富,理論聯係實際。所有實訓項目都經過實踐檢驗,程序段都進行瞭詳細、清晰的注釋說明。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主題不同,但內容詳實的圖書簡介。 --- 《現代製造業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與係統集成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探討瞭當前工業4.0浪潮下,工業機器人在智能製造係統中的核心地位、關鍵技術及其係統集成實踐。作為連接傳統自動化與未來智能工廠的橋梁,本書旨在為工程技術人員、係統集成商以及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參考。 第一部分: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與選型 本部分首先係統梳理瞭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曆程、基本結構(包括機械結構、驅動係統和控製器)及其在現代工業中的分類與應用場景。重點剖析瞭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以及協作機器人的工作原理與特性差異。 機器人運動學與動力學:詳細介紹瞭正運動學和逆運動學的數學建模方法,包括坐標變換、齊次變換矩陣的建立。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瞭機器人的速度、加速度和力矩控製,為高精度運動規劃打下理論基礎。 傳感器技術與感知係統:探討瞭機器人視覺係統、力/力矩傳感器、激光掃描儀等在機器人操作中的作用。重點闡述瞭2D/3D視覺引導下的目標識彆、定位與抓取技術,以及力反饋控製在精密裝配任務中的應用。 機器人選型與任務匹配:基於實際製造需求,構建瞭機器人選型評估模型,涵蓋負載能力、精度、速度、工作範圍、可靠性等關鍵指標。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具體工藝(如焊接、噴塗、裝配、搬運)選擇最適宜的機器人類型和末端執行器(End-of-Arm Tooling, EOAT)。 第二部分:機器人離綫編程與仿真 隨著柔性製造需求的提升,離綫編程(Offline Programming, OLP)已成為提升機器人係統部署效率的核心手段。本部分詳盡介紹瞭主流機器人編程環境與仿真工具的使用方法。 主流編程語言與環境:係統介紹瞭ABB的RAPID、KUKA的KRL以及FANUC的KAREL等專用機器人編程語言的語法結構、指令集和編程範式。特彆關注瞭麵嚮對象的編程思想在機器人程序開發中的應用。 機器人仿真與驗證:重點闡述瞭使用專業仿真軟件(如RoboGuide, RobotStudio, Process Simulate等)進行虛擬調試的過程。內容包括三維模型的導入、工作單元的建立、碰撞檢測、節拍時間預測以及安全區域規劃。讀者將學習如何通過仿真最大限度地減少現場調試時間和風險。 人機交互界麵(HMI)設計:探討瞭如何設計直觀、高效的機器人操作與監控界麵,實現操作員對機器人程序的快速修改、故障診斷與狀態監控。 第三部分:係統集成與智能控製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將獨立的機器人單元集成到復雜的自動化生産綫中,實現更高層次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設備通信與互操作性:深入講解瞭工業通信協議,如EtherNet/IP, PROFINET, Modbus TCP等在機器人與PLC、視覺係統、伺服驅動器之間的數據交換中的應用。強調瞭OPC UA在構建跨平颱、異構設備互操作性方麵的關鍵作用。 運動規劃與路徑優化:超越基礎的示教點位編程,本章講解瞭基於環境模型的軌跡規劃算法(如RRT、PRM),以及如何結閤關節限製、避免奇異點、優化運動時間以實現平穩、高效的運動軌跡。 協作機器人與人機安全:專門闢齣章節討論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的安全標準(ISO/TS 15066)和技術特徵。內容涵蓋瞭力控、速度限製、安全區域監控等,指導用戶安全地設計人機共享工作空間。 基於AI的機器人智能決策:前瞻性地介紹瞭機器學習在提升機器人任務適應性中的應用,包括基於強化學習的復雜裝配策略學習、基於深度學習的非結構化環境下的抓取任務優化,以及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PHM)技術在機器人維護中的實踐。 第四部分:實際應用案例與工程實踐 本書最後通過一係列行業領先的工程案例,鞏固讀者的理論知識,並展示工業機器人技術在不同領域的實際價值。案例涵蓋瞭汽車白車身(BIW)自動化焊接、3C産品的高速精密裝配、以及復雜零件的柔性加工集成等。通過對每個案例的係統分析,讀者能夠掌握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係統集成到最終調試驗收的全流程工程方法論。 本書圖文並茂,結閤大量的技術圖解、流程圖和實際操作截圖,確保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機器人工程師、自動化項目經理及相關專業學生的理想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