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鲁迅其实是复杂而具有多重性格的。他的冷峻背后的小得意,他的严肃背后的小狡猾,他的宽厚背后的小性子,并没有损毁他的伟大。拂去浮尘,鲁迅依然是鲁迅。
作者简介/
成健,文学硕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发表文学评论20 余万字,散文、随笔40余万字。出版《鲁迅作品新论》(与人合著)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鲁迅作品和生平的细致研究,撷取鲁迅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为我们展现了在民主斗士、文学泰斗的光环下,在冷峻峭拔、孤傲犀利的外衣下,一个深情、慈悲、俏皮、率真的大先生形象。文字细腻,充满情趣,读来寻常又饱蕴温馨。
目录/
前言:无饰的,才是真实的 1
第一辑 舌尖上的鲁迅
有争议的酒量 3
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10
走进咖啡店 15
曾经是个水果控 20
下馆子不等于she侈 25
鱼,我所欲也 31
吃在广州 37
一碗炒饭下酒 42
故乡的味道 47
糖的诱惑 52
江南一煮夫 56
第二辑 时节上的鲁迅
新年的梦想 63
清明时节 67
端午的“钱”景 72
月到中秋分外明 77
难忘今宵 81
40℃的煎熬 86
最后的十月 92
第三辑 情感上的鲁迅
一本人情账 99
父爱的年轮 104
“景宋”的由来 110
一盆文竹里的柔情 114
最浪漫的事 117
谁知寸草心 120
北方是伟大的 124
无法排遣的乡愁 130
第四辑 生活上的鲁迅
烟是戒不掉的 135
见或不见 141
第一次买房子 147
装修,又是装修 152
口袋里的一元钱 157
温暖的火炉 161
两个人的五十大寿 165
一年才理几次发 170
戎马书生的风采 174
心如大海 178
第五辑 细节上的鲁迅
与车夫的几件小事 185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91
捐 款 196
拒写招牌 200
书里人生 204
一支金不换 217
回眸时看小於菟 220
与属蛇无关 224
三十三件快事 228
原地不动的官儿 235
第六辑 文坛上的鲁迅
对课也是课 243
标点咋就不算钱 249
“马上”日记 255
母亲是张恨水的粉丝 259
小说中的小偷 264
诗词里的秋天 269
婉曲的批评 273
对得起那份顶薪 276
1935:翻译年 282
仰望诺贝尔奖 288
后记:永不远的往事 293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鲁迅的一些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鲁迅先生的生活一定是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斗争,很少会有温情脉脉的时刻。然而,《戎马书生 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却以一种非常贴近人性的方式,展现了鲁迅作为父亲的一面。我尤其被书中对于鲁迅先生教育周海婴先生的片段所打动。他并非一味地要求儿子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而是更注重孩子品格的培养和对生活的热爱。那些关于鲁迅先生如何引导儿子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甚至是在生活琐事中流露出的父爱,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这种“柔情慈父”的形象,与他作为“戎马书生”的形象形成了完美的互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立体的鲁迅。作者在叙述时,运用了大量鲜活的细节,仿佛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年代,亲历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点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更在于它所传递的关于亲情、关于成长、关于人性的普世价值。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了解了鲁迅,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父爱的多种表达方式。
评分拿到《戎马书生 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这本书,我一开始是被“戎马书生”和“大师光环”这些词语吸引,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学术研究或传记。然而,阅读之后我才发现,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恰恰是“柔情慈父”这个侧面。作者在保留鲁迅先生作为时代先锋的批判精神和战斗姿态的同时,巧妙地将笔触伸向了他最为私密和温暖的家庭生活。书中关于鲁迅先生如何与儿子周海婴相处,如何教育、关怀他,甚至是在一些生活琐事中流露出的父爱,都写得非常真挚动人。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印象的鲁迅,他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为人父的温柔与耐心。这种“真实”的描绘,使得鲁迅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师”,而是可以触摸、可以理解的普通人。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叙事流畅,细节之处的处理尤为精妙,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以及鲁迅先生内心的波澜。这本书让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又增添了一份人性的温度。
评分这本《戎马书生 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对鲁迅的文学成就深感钦佩,但对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他作为父亲的一面,了解甚少。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鲁迅先生置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描绘了他作为“戎马书生”的铁骨铮铮,但也着重刻画了他作为“柔情慈父”的温情脉脉。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有血有肉的鲁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巨匠,而是有着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的普通人,只是他的个体经历与那个时代的洪流紧密相连。书中对鲁迅先生与儿子周海婴先生的相处细节描写得尤为生动,那些平凡的日常,那些不经意的关怀,都展现了鲁迅内心深处柔软的一面,这与我们印象中那个犀利、批判的鲁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反差,使得鲁迅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和深入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大师光环”背后,一个父亲的责任、关爱以及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盼。这种从宏大叙事到微观个体的情感跨越,让我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除了他的思想体系,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本身。《戎马书生 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点。它并没有回避鲁迅先生作为“戎马书生”的斗士形象,但更令人惊喜的是,它深入挖掘了鲁迅先生作为“柔情慈父”的一面。我过去对鲁迅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他的杂文和批判精神上,总觉得他是一个严肃而又充满战士气息的人物。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他卸下“大师光环”后,在家庭中的温情与细腻。书中关于鲁迅先生如何与儿子周海婴互动,如何在他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都写得非常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些细节,比如父子间的对话,鲁迅先生对儿子的一些教诲,甚至是那些不经意的关怀,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温度的鲁迅。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对史实的把握也很准确,使得整个故事读起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情的温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鲁迅,一个既能挥舞批判的利剑,又能呵护亲情的“柔情慈父”。
评分一直以来,鲁迅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那个忧国忧民、笔耕不辍的文化巨人。但《戎马书生 柔情慈父——大师光环下的真实鲁迅》这本书,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鲜活、更为立体、也更为有人情味的鲁迅。书名本身就极具张力,将“戎马书生”的坚毅与“柔情慈父”的温暖并置,这本身就引发了我的强烈好奇。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叹于作者能够如此细腻地描绘鲁迅先生在面对时代洪流时的“戎马”风采,同时又能将笔触深入到家庭生活,展现他作为父亲的温情与关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鲁迅先生与儿子周海婴之间互动的细节描写,那些平凡的生活片段,却折射出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以及鲁迅先生作为父亲的独特教育方式。他不是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生活中的点滴关怀,引导儿子认识世界,塑造品格。这种“真实”的鲁迅,比高高在上的“大师”形象,更能触动人心,更能引发共鸣。这本书让我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伟人身上同样拥有的普通人的情感与担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