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参悟商业最高境界":"小生意旨在得利、大生意旨在得人",商道之奥妙尽现哲理故事之中,韩国企业CEO长置案头。
亚洲史诗式作品,韩国畅销书!销量超过200万册!
讲述一个卑微的杂货店员成长为天下一商的真实故事。
《商道》虽然是一本韩国小说,却引经据典了大量的中国典故。透视商道,可以窥见中、韩文化的渊源。毫不夸张地说,《商道》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哲理小说。
《商道》作为亚洲史诗式的作品,一经问世,迅速突破了200万册,一手缔造了韩国发行史上耀眼的奇迹。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迅速占踞畅销书的榜首,形成亚洲文化圈的《商道》热。作者巧妙地运用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深入浅出,所引用的寓意皆迸发着禅学的神光,将佛道博大精髓内涵借经商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说描绘了19世纪初朝鲜巨商林尚沃真实而神秘、传奇的一生,以及他的赚钱之道和花钱之道。整部小说高潮不断,如解连环谜语般生动有趣,娓娓道来经商之道以及经商之道所衍生出的做人之道,并对商道与商术做了独特无比的诠释,被许多著名企业人士誉为“参悟商业高境界”的奇书。
林尚沃自小在父亲严厉教导下,就学习中文,一心想完成父亲的心愿,成为朝鲜"译官"……随着尚沃的长大,他的父亲开始觉得在当时腐败的考试制度下,想成为译官的心愿可能永远无法达成。于是,放下了文人清高的自尊心,向已成为义州首富的江商商人洪德铢借取金钱,带着尚沃下海了……但是,当他们带着希望,打算着未来生活时,一场厄运降临,松商大房朴酬未为求自保,将尚沃的父亲送上了断头台,成了冤魂。尚沃带着复仇的心被贬为官奴,过着猪狗不如的奴隶生活。他一次又一次地逃走,也一次次地被抓回,后来由于皇上大赦,才得以回到已很贫困的家。
几经曲折,尚沃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变,苦苦思量后,尚沃立志加入危如累卵的江商,成为江商属下店铺的低贱杂工。江湾商都房洪德铢,原来也因多次考取译官不成而转作商人,但是,他是一个以"赚取人心比赚取金钱更重要"为宗旨的商人,他是尚沃从商的启蒙老师,对尚沃以后的经商之道打下了很好的根基。
当时朝鲜由于官场黑暗,很多有识之士都未能如愿考取功名。很多文人,为了达成心愿,一生苦读却无功而回,家道日渐贫困,于是才弃文从商。由于林尚活好学厚道,刻苦钻研,慢慢地成了洪德铢的得力助手,后来更成为江商的都房,这是他本着亲切、道义与信用的从商心得,使江商在松商、内商、京商与游商强烈竞争中,突围而出,成为商界典范。而在与清国商人进行人参交易的时候,他识穿了清国商人想压低人参价格的阴谋,机智地将人参卖出的同时又不失国体,这为以后朝鲜与清国的人参交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个商人,林尚沃是成功的。他除了是商业奇才外,还是一位勇敢无畏的义士。在"两西之乱"发生期间,他高价买入救灾盐低价卖出,发放救灾米,广得人心,最后竟然把山贼也感化做回良民;在他被松商迫害而被官府捉走的时候,大批的灾民和山贼跪在路边为他求情……这是多么令人吃惊、让人感动的场面。当他得知间接害死他父亲的松商大房朴酬未被赶出松商,境况堪忧的时候,他不计前嫌,以江商的实力,帮助朴酬未夺回松商大房。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林尚沃虽然不是皇帝,但他的一生,以"视财物如水一样平常,做人如秤一样公正刚直"的座右铭,义无反顾地帮助他人,不管对方是官婢还是仇人,是同行还是贫民,是山贼还是造反的乱党……因为如此,林尚沃至今仍受朝鲜万民敬仰,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崔仁浩,1945年生于汉城,延世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63年高中二年级时在《韩国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穿越障碍》;1967年在《朝鲜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见习患者》。
其它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他乡》、《我内心的风车》、《地球人》、《傻子们的行进》、《城市猎人》、《爱的条件》、《佛色》、《冬天里的客人》、《没有路的路》、《爱的欣喜》等。
大型历史小说《失落的王国》(全五卷)、《王道的秘密》(全三卷》等。
曾获韩国现代文学奖、理想文学奖、天主教文学奖等。
天下第一商
第一章 轮痴
第二章 序曲
第三章 秘密钥匙
第四章 命运之夜
第五章 起死回生
第六章 天佑神助暴风前夜
第七章 戒盈杯
第八章 蚂蚁与蜂蜜
第九章 联合抵制
第十章 燎原
第十一章 暴风前夜相思别曲
第十二章 鼎的秘密第
十三章 造反的结局
第十四章 传奇之杯
第十五章 好事多磨
第十六章 相思别曲戒盈杯之谜
第十七章 累卵之危
第十八章 戒盈杯之谜
第十九章 石崇大师
第二十章 无路之路商业之道
第二十一章 《岁寒图》
第二十二章 寂中日记
第二十三章 商业之道
商业之道
2000年11月3日,如水纪念馆如期开馆。它的名字取自金起文会长的别号。建造于大学路空地的这座纪念馆规模不大,然而十分雅致宁静。
正如他生前的绰号“轮痴”,纪念馆人口处有一个车轮状的雕像。铺好草皮的院子里展示着金会长的雕像,由于还没有正式进行揭幕仪式,雕像上仍盖着一块白布。从雕像大小来看,好像不是全身像,而是雕刻到人体胸部的半身像。
金会长生前性格腼腆,如果他还活在人间,看到这座以自己名号命名的纪念馆落成,肯定感到不自在和难为情。由于是为自己建造的纪念馆,即便是迫不得已要建个雕像,他也一定会极力反对修建那种与实物一般大小的全身像。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一尊半身像应属明智之举。
到了开馆时间,聚集的人越来越多。金起文会长生前作为财界巨子极负盛名,所以今天不光是经济界的人士,政界、学术界的许多知名人士也都纷至沓来。其中,不但有前任』急统,而且还有许多声望卓著的社会名流和饮誉全国的文化巨率。
我站在一个角落里,袖着双手,凝视着草地那边已经竣工的纪念馆。这是个不大不小,有着雅致外观的两层建筑,朴素的建筑风格颇为得体。
比想像中还要多的记者聚集在这里,到处都有记者的镁光灯在闪烁,不像是给秧坪集团总裁金起文会长的纪念馆开馆仪式做报道,却像是因为又有了什么别的新闻才吸引来如此庞大的采访阵谷。
是因为秋史金正喜作品的缘故。
是因为秋史金正喜最后的遗作移交给了纪念馆财团的缘故。
当然,我是大约十天前从韩基哲那里获知这一情况的。财团以超出想像的低廉价格获得了凌驾于金正喜国宝级作品《岁寒图》之上的最高佳作《商业之道》。这得益于藤的决定,他的父亲是秋史收藏家藤近史郎。
老藤临终时曾留下遗言说:“不管什么理由,对秋史的遗作,如果赠给博物馆则另当别论,但切不可私下拍卖和转让他人。”但藤违背了父亲的遗言,将秋史最后一幅杰作《商业之道》转让给了如水纪念财团。韩基哲还告诉我,藤在转让作品时表示:“虽说不是博物馆,但毕竟是纪念馆,所以并不是私下交易。家父留下遗言,说并不在意无偿赠给博物馆,但既然是纪念馆,名义上的金额还是要收的。”
正如藤言,购买秋史金正喜的《商业之道》的价格其实就是一种名义金额。如果藤有意讨价还价的话,以金起燮会长“不管什么理由,一定要购得此作”的执著,《商摘业之道》的身价恐怕已是天文数字了。
如此强大的采访阵容也正是为秋史的最后遗作《商业之道》而来。由于专家们有关这幅画的价值在《岁寒图》之上的评价已经沸沸扬扬地传开,记者们绝不会错过这么有新闻价值的活动。
快到11点开馆的时间了,草坪上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几乎没有立足之处。11点整,国务总理到场,以金起燮会长遗属为主的几位人士举行揭幕仪式,开馆典礼开始了。伴随着乐团的演奏,白色的帷帐徐徐脱落下来。
青铜雕就的金起燮会长胸像马上呈现在众人眼前。这是一个写实主义的雕刻作品,它是那样的翊栩如生,以至于让大家错以为这就是生前的金会长。掌声从四处响起。
……
这本新近读到的历史读物,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它巧妙地将宏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体命运的沉浮编织在一起,叙事如同涓涓细流,却蕴含着磅礴的力量。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即便是寥寥数语,也能勾勒出一个鲜活、复杂、充满矛盾的灵魂。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细节的把握,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在作者的安排下,无不折射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和人情冷暖。读完之后,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充满风云变幻的旅程,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也因此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是那种堆砌史料的枯燥之作,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历史深层逻辑的探寻,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深刻的思考与启迪。那种读完后仍旧在脑海中回荡的韵味,是真正优秀历史作品的标志。
评分我通常更偏爱那些情节驱动力极强的作品,但这次的阅读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既有偏好。这本书的“慢”是刻意的,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沉凝视。它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将焦点放在“过程”本身——人物如何在选择中挣扎,如何在困境中坚守或妥协。它构建了一个极其逼真的世界观,其中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但作者的梳理能力令人叹服,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人也能清晰地把握脉络。更吸引我的是,它探讨的主题具有极强的普适性,虽然背景设定在特定时期,但关于正直、欲望、以及如何在世俗洪流中保持自我纯粹性的讨论,却是亘古不变的。我仿佛在阅读一本关于“人性教科书”的精彩注解,充满了沉甸甸的重量感。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偏向“大部头”的文学作品抱持着一丝谨慎的态度,总担心会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沼。然而,这本作品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为精准,如同高明的指挥家在掌控着一支庞大的交响乐团。紧张与舒缓交替出现,高潮迭起却又从不显得突兀或刻意煽情。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其语言的运用,它既有古典文学的典雅含蓄,又不失现代读者易于接受的流畅与明快。很多段落,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议论,仿佛在品尝一杯醇厚的老茶,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回甘。它成功地将严肃的主题包装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下,让复杂的思想能够以最温柔的方式渗透进读者的内心。这是一次非常愉悦且富有成效的阅读体验,绝对值得书架上占据一席之地。
评分坦白说,我带着一种探寻经典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起初还有些担心它会是故作高深。然而,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称得上鬼斧神工。它的章节布局犹如迷宫,看似分散的线索,到最后却能汇聚成一条清晰而有力的主干。我尤其欣赏作者如何处理时间线索的跳跃和视角的转换,每一次切换都服务于叙事的整体张力,绝无半点炫技的成分。它成功地做到了“寓教于乐”,在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的同时,也巧妙地嵌入了大量的时代信息和底层逻辑,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吸收和观点的重塑。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书,它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去梳理其中的脉络,但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丰厚的回报,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思维被彻底梳理了一遍,非常酣畅淋漓。
评分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冷静而客观的叙事视角。作者似乎站在了历史的上方,以一种近乎疏离的姿态审视着一切,却又在关键时刻投射出精准而温暖的人文关怀。这种平衡掌握得恰到好处,避免了过度主观的情感代入,使得历史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大大增强。我发现自己很少被直接“告知”应该作何感想,而是被引导着去自我推理、自我构建对事件的理解,这种互动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书中对环境和氛围的描写也极为出色,常常只用几笔,就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特有的光影和气味,代入感极强。这是一部需要静心品味的佳作,急躁的读者可能会错过它许多精妙的弦外之音。
评分看了很多遍。赞赞
评分一般,看了一半。
评分后面的故事可以,开头作者炫耀过头了
评分订单号:73090698,这个订单是满100返100元京东券,满200返200元京东券活动时下的单,以前参加满70返200活动时,返卷金额70元.消费限额200元,而本次给返卷金额50元,消费限额200元,而按活动返卷应该是100和200元金额的,我本次买书花了3700大元,是看活动才下的单,没想到被京东涮了一把,50金额和200金额差150元,如果把京东返的东卷全花掉差不多要多花10000元,向京东投诉,N天后京东MM回复说8月底前给改成200金额的,因为给返50面值的东券8月28号过期,还特意问了一下日期问题,MM说到时会一并改好,之后渺无音讯,30号问客服,MM说活动时已写明是50面值的,限额200元,ma的,写了我我当时怎么没看到,难道隐形了?说之前说给我换成200面值的事MM概不承认,说如果之前客服答应此事会予以处罚,ma的,坑爹呢,说话跟放屁一样,此时返的50面值的东券已然过期,客服说是我的责任,京东概不负责,靠,你不说给换会过期?算了,反正我也不会多花这10000块的,京东玩文字游戏,说话像fangpi,鄙视京东,以后再不在京东买东西了
评分速度很快,书很好看,很喜欢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看别人评价说书破了旧了我还想真挑剔,我在京东也买了很多书,但这次真的脏了,但也不至于1星,只是想1星才能吸引管理层注意,把好质量关,加油京东!
评分挺好的,包装整齐,干净,快递也及时。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