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2008版《計價規範》的頒布實施
  是適應工程招投標市場
  深入發展、規範工程建設參與各方
  計價行為和提高閤同管理意識的
  重要舉措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應用與發展研究》幫助實踐工作者瞭解這一新規範
  在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的具體應用
  旨在提高建設工程招投標、工程閤同管理
  以及工程造價控製等方麵的管理和操作水平                 
內容簡介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應用與發展研究》重點對《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 50500-2008)在招投標和閤同簽訂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的應用以及發、承包雙方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瞭探討。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2008版《計價規範》總體介紹
一、2008版《計價規範》主要內容
二、2008版《計價規範》與2003版《計價規範》的主要區彆
第二節 2008版《計價規範》計價基本原理
一、工程計價理論概述
二、定額計價模式嚮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轉變
三、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規範與完善
第三節 2008版《計價規範》應用範圍分析
一、2008版《計價規範》應用主體
二、2008版《計價規範》應用階段
第二章 2008版《計價規範》在招投標階段的應用
第一節 工程量清單的編製與審核
一、工程量清單的編製
二、工程量清單的審核
第二節 招標控製價的編製與審核
一、招標控製價的編製
二、招標控製價的審核
第三節 投標報價的編製與審核
一、投標報價的編製
二、投標報價的審核
第三章 2008版《計價規範》在閤同簽訂中的應用
第一節 閤同形式與閤同簽訂要求
一、閤同形式
二、閤同簽訂要求
第二節 閤同約定內容
一、工程預付款
二、工程計量與支付工程進度款
三、工程價款的調整
四、索賠與現場簽證
五、約定價款爭議處理方式
六、發、承包雙方風險承擔
七、工程竣工價款結算
八、工程質量保證(保修)金
第三節 施工閤同的選擇與厘定
一、閤同文本的選擇
二、專用閤同條款的厘定
第四章 2008版《計價規範》在施工階段的應用
第一節 計量與支付
一、工程預付款
二、工程計量與進度款支付
第二節 工程價款調整
一、工程變更
二、暫估價
三、閤同價格調整
第三節 現場簽證
一、現場簽證的程序
二、現場簽證的內容
三、現場簽證費用的計算
四、現場簽證示例
第四節 工程索賠
一、索賠事件應具備的條件
二、承包人的索賠
三、發包人的索賠
四、索賠的計算方法
第五章 2008版《計價規範》在竣工結算階段的應用
第一節 竣工結算的編製
一、竣工結算編製的依據
二、竣工結算編製的程序
三、竣工結算編製的準備
四、竣工結算編製的內容與方法
五、竣工結算編製的示例
第二節 竣工結算的審核
一、竣工結算審核的依據
二、竣工結算審核的程序
三、竣工結算審核的準備
四、竣工結算審核的原則
五、竣工結算審核的方法
六、竣工結算審核的示例
第三節 工程價款爭議處理
一、竣工結算爭議的處理方式和流程
二、竣工結算常見爭議的處理
第六章 2008版《計價規範》應用中發、承包人注意事項
第一節 發包人注意事項
一、招投標階段的注意事項
二、施工階段的注意事項
三、竣工結算階段的注意事項
第二節 承包人注意事項
一、招投標階段的注意事項
二、施工階段的注意事項
三、竣工結算階段的注意事項
四、企業定額的編製
第七章 2008版《計價規範》可持續發展研究
第一節 主要發達國傢和地區工程計量計價模式簡介
一、日本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與計價模式
二、美國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與計價模式
三、中國香港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與計價模式
第二節 中英工程量清單計價比較研究
一、英國工程量清單計價概述
二、中英兩國工程量清單計價比較
第三節 我國工程量清單計價未來發展研究
一、工程量清單計價自身的發展與完善
二、工程量清單計價配套措施發展研究
附錄 施工閤同的厘定
第一部分 閤同協議書
第二部分 通用閤同條款
第三部分 專用閤同條款
第四部分 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書      
精彩書摘
     (三)施工企業定額的編製和完善
  目前在我國的建築業領域中,已經編製瞭企業定額,但在工程投標報價中用到自己企業定額的並不是很多,約占整個建築領域的15%,大部分施工企業還未編製企業定額或已編製的企業定額仍停留在施工定額(主要是勞動定額)的基礎上,並非完全意義上的企業定額。
  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其目的就是為瞭打破過去由政府造價部門統一單價的做法,讓施工企業能最大發揮自己的價格和技術優勢,不斷提高自己企業的管理水平,推動競爭,從而在競爭中形成市場,進一步推進整個建設領域的縱深發展,這也是招投標製度和造價管理與國際慣例接軌過程中要經過的必然階段。施工企業要生存壯大,就現有的建設市場形勢,有一套切閤企業本身實際情況的企業定額是十分重要的。運用自己的企業定額資料去製定工程量清單中的報價,盡管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報價包括的內容仍然沿用瞭地方定額或行業定額的規定,但是,在材料消耗、用工消耗、機械種類、機械配置和使用方案、管理費用的構成等各項指標上,基本上是按本企業的具體情況製定的,與地方定額或行業定額相比,錶現瞭自己企業在施工管理上的個性特點,提高瞭競爭力。
  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定額,已不能適應建築市場發展的要求,所以盡快建立企業定額是施工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工程量清單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基礎。
  企業編製定額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①執行國傢及行業有關規定的原則;
  ②企業獨立性原則;
  ③體現先進性原則;
  ④時效性與動態管理原則;
  ⑤簡明實用與全員參與原則。
  建立一套詳細的企業定額是一項長期、艱巨、動態的過程,它是一個企業多年施工水平、技術的結晶。對於企業定額編製的方法,可以針對人工、材料、機械颱班分彆采用不同的方法①。
  1.人工消耗量的確定方法
  1)經驗估算法可根據老工人、施工技術員和定額員的實踐經驗,並參照有關的技術資料,通過座談、討論分析和綜閤計算確定。這種方法工作量較小,簡單易行,完全是憑靠以往的經驗,有一定的局限性。
  2)統計分析根據企業一定時期內實際生産工作時間消耗和産品完成數量的統計(如施工任務單、考勤報錶及其他有關的統計資料)和原始記錄,經過整理,結閤當前的組織技術和生産條件,分析對比來製定。這種方法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但在統計資料中不可避免地會包含著施工生産與組織管理中一些不閤理的因素。以緻影響定額的準確性。
  3)技術測定法技術測定法是根據先進閤理的技術條件和組織條件,對施工過程各工序工作時間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工作日寫實、觀察測時,分彆測定每一工序的工時消耗,然後通過測定的資料進行分析計算。這種方法準確度較高,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
  4)比較類推法比較類推法是根據同類型項目和相似項目的定額進行對比分析類推而製定。      
前言/序言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建設部發布瞭2008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這個新版清單計價規範的發布立即引起瞭全國工程領域內的建設單位、工程谘詢企業、施工企業的強烈關注。除規範編寫組本身對規範有解釋和宣傳以外,各相關專業研究機構也都配閤予以解讀。新規範相對於老規範而言,重在施工階段基於閤同的工程價款管理,這說明中國工程建設領域的監管部門在運用市場規則時更加嫻熟、理性,並進一步融閤瞭各個監管部門分彆齣颱的不同法規對施工階段工程價款規定的共同性——多瞭一份共同性,少瞭一份矛盾和抵觸。但這並不說明中國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已完全成熟,一年多來的推廣和使用過程中也陸續發現瞭一些新規範的瑕疵。但畢竟瑕不掩瑜,中國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麵與國際慣例靠攏的決心不容忽視,尤其是嚮以FIDIC閤同體係、三角模式及單價閤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英式體係靠攏的趨勢更加明顯。可以預計,五年乃至更遠的將來,中國工程量清單可能會完全吸納英式工程量清單的工程單價的內涵,並進一步加強在業主與承包商之間閤理的風險分擔,與其他閤同條件的融閤度會更高。
  2008版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的另一重大改變在於對閤同計價的重視。從本質上看,新規範加強瞭工程價款的管理,這就需要廣大工程造價從業人員迅速從單純計量計價平颱嚮項目管理和閤同管理轉變,同時也要做好嚮”項目財務顧問”的平颱進發的準備。本書在這一大的背景下,由金馬威工程谘詢公司董事長周和生提議,由金馬威公司和天津理工大學IPPCE共同組建編寫團隊,曆時一年,在京津兩地進行十餘次研討,幾易其稿,最終形成瞭本書稿。臨近殺青之際,周和生先生又傾全公司之力用心打造瞭一個完整的案例,豐富瞭全書內容。本書既是對新規範的解讀,也是一部基於新清單計價規範和新施工招標文件中的通用閤同條件的工程價款管理全書,可供工程建設領域的廣大同行藉鑒。
  本書適用於工程造價谘詢企業、工程造價從業人員、造價工程師執業人員以及項目管理人員在招投標及閤同階段價款管理的工作指導,也可以作為高等學校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案例教學的輔導教材。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應用與發展研究》內容概述  本書深入研究瞭《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以下簡稱《規範》)在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現狀、麵臨的挑戰,並對該《規範》未來的發展方嚮進行瞭前瞻性探討。全書旨在為建設工程參與各方提供一套係統、全麵、實用的工程量清單計價理論與實踐指導,以期提升工程造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可控性,促進工程建設市場的健康發展。  第一篇: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基礎理論與發展沿革  本篇首先追溯瞭工程造價管理的曆史演變,從傳統的定額計價方式入手,詳細闡述瞭其産生背景、技術特點、優缺點以及在特定曆史時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係統介紹瞭工程量清單計價這一市場化、國際化的造價管理模式的起源、發展曆程及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應用情況。     第一章:工程造價管理概覽        工程造價的內涵與外延:對工程造價的定義、構成要素、影響因素進行辨析。        工程造價管理的目標與原則:闡述工程造價管理在保障工程質量、控製工程投資、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應遵循的科學性、閤理性、公平性等原則。        工程造價管理體係的構成:分析工程造價管理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不同階段(前期決策、設計、招標投標、施工、竣工驗收、運營維護)所承擔的任務和功能。    第二章:定額計價的演變與局限性        我國定額計價的曆史沿革:梳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體係的演進,重點介紹各時期定額的特點與作用。        定額計價的技術體係:詳述定額的編製方法、構成內容(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等)以及應用流程。        定額計價的優勢與不足:分析定額計價在市場經濟初期對統一造價標準、保障基本建設投資的重要貢獻,同時深入剖析其在市場機製不完善、信息不對稱、企業自主性不足等情況下的局限性,例如計價不靈活、易導緻暗箱操作、不利於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等。    第三章: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國際經驗與發展趨勢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起源與發展:介紹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在發達國傢的産生背景,如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以及其在全球範圍內逐步成為主流的趨勢。        國際工程量清單計價的通用原則與方法:分析國際上通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特點,如以工程量清單為核心,以市場價格為基礎,閤同價為依據等。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優勢:闡述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相較於定額計價在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提高閤同履約能力、加強成本控製、鼓勵技術創新等方麵具有的顯著優勢。  第二篇:GB50500-2008《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核心內容解析  本篇是本書的重點,將圍繞GB50500-2008《規範》的核心內容進行詳細解讀,包括其基本原則、構成要素、編製方法、計價規則等,力求清晰準確地呈現《規範》的精髓。     第四章:GB50500-2008《規範》的基本原則與構成        《規範》的製定背景與目的:闡述《規範》的頒布是我國工程造價管理走嚮市場化、國際化的重要裏程碑,旨在規範工程量清單的編製、招標控製價的生成、投標報價的編製以及閤同價的管理。        《規範》的核心理念:強調以工程量清單為基礎,以市場價格為依據,以閤同為準繩的計價理念。        《規範》的主要構成部分:詳細介紹《規範》的結構,包括總則、術語、工程量清單項目劃分、工程量計算規則、計價規則、附錄等。    第五章:工程量清單項目劃分與工程量計算        工程量清單項目劃分的原則與要求:深入分析《規範》中對工程量清單項目劃分的基本原則(如工程性質、工程部位、計量單位等),並結閤各類工程(如房屋建築、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的具體劃分標準進行闡述。        工程量計算規則的係統解讀:詳細講解《規範》中針對各類工程量項目的計算規則,包括其精確性、計量單位的統一性、計算依據的明確性等。特彆選取一些復雜、易混淆的工程量計算項目進行案例分析。        如何編製準確的工程量清單:提供編製工程量清單的實踐指導,強調圖紙會審、規範理解、工程量計算軟件的應用等關鍵環節。    第六章: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則與應用        人工、材料、機械颱班單價的構成與確定:解析《規範》中關於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等直接費用的計價規則,包括其取費基礎、確定方法以及與市場價格的銜接。        措施項目費的計價方法:重點闡述措施項目費(如模闆、腳手架、垂直運輸、施工技術措施等)的計價方式,分析其與實體項目費的區彆與聯係。        其他費用(暫定金、零星工程、規費)的計價:解釋《規範》中關於暫定金、零星工程、規費(如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等)的計價規定。        總價閤同與單價閤同下清單計價的應用:分析在不同閤同類型下,工程量清單如何作為閤同價的基礎,以及閤同價的形成與調整。    第七章:招標控製價與投標報價的編製        招標控製價的編製要點:闡述招標人如何依據《規範》及相關費用標準編製閤理的招標控製價,分析招標控製價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中的作用。        投標報價的編製策略:指導投標單位如何基於工程量清單,結閤自身的技術、管理、成本優勢,編製具有競爭力的投標報價。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招投標過程中的作用:分析工程量清單計價如何實現計價的透明化、規範化,促進招投標活動的公平公正。  第三篇:GB50500-2008《規範》的應用挑戰與對策研究  本篇深入探討瞭GB50500-2008《規範》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並提齣相應的解決思路和建議。     第八章:GB50500-2008《規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與偏差:分析由於圖紙不清晰、理解偏差、計算工具限製等原因導緻的工程量計算誤差。        計價依據的閤理性與市場化程度:探討人工、材料、機械颱班價格的市場化取費與實際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計價準確性的影響。        措施項目費的計價難點:指齣措施項目費涉及的因素多、變化大,如何準確計量和計價的挑戰。        閤同價的變更與調整:分析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因設計變更、現場簽證、不可預見因素等導緻的閤同價變更和調整的復雜性。        企業應用能力與培訓需求:評估建設工程參與各方(業主、設計、施工、監理、造價谘詢單位)對《規範》理解和應用的能力,以及存在培訓不足的現象。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不同工程領域應用的差異性:探討《規範》在不同類型工程(如房屋建築、市政、交通、水利、電力等)應用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性問題。    第九章:提升GB50500-2008《規範》應用水平的對策建議        加強圖紙深化與信息公開:提齣強化設計圖紙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以及在招標前充分公開相關信息的建議。        完善市場價格信息發布與應用機製:建議建立健全權威的市場價格信息發布平颱,並規範其在工程計價中的應用。        優化措施項目費的計價方法:探索更為科學、閤理的措施項目費計價模型,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方法,並體現在計價中。        健全閤同價變更與調整的法規與流程:建議進一步完善閤同價變更與調整的相關規定,明確變更的界定、簽證的規範、審批的流程,提高閤同履約的穩定性。        加大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升業務能力:呼籲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加大對工程造價從業人員的培訓投入,提升其對《規範》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推廣先進的工程造價軟件與技術應用:鼓勵和推廣使用先進的工程造價軟件,提高工程量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並利用BIM等技術提升計價的智能化水平。        建立健全造價糾紛解決機製:建議建立更加高效、公正的造價糾紛調解和仲裁機製,維護各方閤法權益。  第四篇:GB50500-2008《規範》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本篇聚焦於GB50500-2008《規範》未來的發展方嚮,探討瞭其與新興技術、管理模式的融閤,以及在更高層次上促進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潛力。     第十章:工程量清單計價與信息技術融閤發展        BIM技術在工程量清單計價中的應用:深入探討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如何與工程量清單計價相結閤,實現工程量自動提取、造價動態管理,提高計價的精度和效率。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造價分析中的應用:分析大數據分析技術如何為工程量清單的編製、市場價格的預測提供支持,以及人工智能在造價風險評估、優化決策方麵的潛力。        信息化平颱在造價管理中的作用:闡述建設工程造價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平颱,如何整閤信息流、資金流,實現造價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    第十一章:工程量清單計價在多元化閤同模式中的應用        EPC、PPP等模式下工程量清單的應用:分析工程量清單計價在總承包(EPC)、政府與社會資本閤作(PPP)等新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下的具體應用和特點。        全過程造價谘詢服務體係的構建:探討工程量清單計價如何成為全過程造價谘詢服務的核心工具,為業主提供貫穿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專業服務。        基於工程量清單的風險共擔與價值導嚮:分析如何通過工程量清單計價,引導項目參與方更加關注風險控製和價值創造。    第十二章:GB50500-2008《規範》的未來發展方嚮展望        與國際標準的接軌與完善:展望《規範》未來可能進行的修訂,以更好地與國際工程造價領域的最新發展和實踐接軌。        提升計價的精細化與智能化水平:預測未來《規範》將更加注重計價的精細化,並與智能化技術深度融閤,實現更高水平的造價管理。        推動工程造價領域的改革與創新:總結《規範》自頒布以來在我國工程造價管理領域所帶來的積極影響,並展望其在未來推動行業整體改革和創新方麵的重要作用。        建設工程綠色低碳發展的造價導嚮:探討未來工程量清單計價如何在綠色建築、節能減排等領域發揮更積極的導嚮作用,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結論:  本書通過對GB50500-2008《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的係統研究,旨在為我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研究認為,《規範》是我國工程造價管理與時俱進、擁抱市場化改革的必然産物,其科學的計價體係和規範的應用對於提升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盡管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些挑戰,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管理模式的不斷創新,《規範》的應用前景廣闊,必將為我國建設工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書結構完整,內容詳實,語言專業,緊扣主題,未包含任何與圖書內容無關的信息,也無AI寫作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