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看太极者,小太极;打太极者,中太极;乱环圈者,智太极;正大光明者,人太极;天人合一者,“无”太极!李经梧先生之攀折者,心太极矣!李经梧是中国20世纪一代太极拳大师,他融会陈、吴、孙、杨四家太极拳功夫,为陈、吴两家嫡传;承传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王子英、胡耀贞五大巨擘功夫;独成李架,功臻上乘,为“北戴河太极拳”的开拓者;倡扬太极拳与内功结合修练之门风。当其在时,世人不觉,因其人品高洁淡泊;当其远去,武林追慕,因其功夫炉火纯青。
内容简介
李经梧(1912~1997),20世纪中国一代武术大师。他在武术上融吴式、陈式、杨式、孙式等四家太极功夫于一体,臻于化境;在8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经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从商人到武师的转变,却如水流随势,坦然应世,从极显到隐于北戴河,都表现得波澜不惊;他本是民间拳师,却积极协助政府推广简化太极拳,突破门户之见,把《太极内功》公诸于世;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近2000人,传艺指点的有万余人。一生颇多可圈可点之处。
《大道显隐》通过李经梧弟子和友人的回忆与讲述、通过当代学者和武术名家的研究,真实展示了其身世、人品和武功,给后人不少启发。同时,《大道显隐》录有李经梧的武术文献和100余张拳照,其中大部属首次发表,极为珍贵,并配有其弟子对招式的解说,对同道中人多有助益。内附《太极内功》和《太极拳秘宗》对太极拳修练者来说也是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作者简介
梅墨生,李经梧弟子,著名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国家一级画家,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做“太极全人”
独有凤凰池上客——大道无言
自述
太极拳的要领、要求和特点
对太极拳缠丝劲等问题的体会
《太极内功》节要
岩上无心云相逐——太极探理
经世为武
一片汪洋都不见
技高德劭风范长存
忆经梧先生二三事
一言一行见真功
四家绝学共滋养
“文如其人”
走融合之路
李经梧与太极拳
从内功与拳法的关系看李经梧先生拳艺
感悟李氏太极
太极内功的学理
谈太极拳之练习
对太极拳理的几点体悟
议太极拳的“呼吸”与“气”
谈太极拳的懂劲
拳海蠡测
漫谈太极拳的意境
太极拳技击的科学原理
别意与之谁短长——同门忆旧
回忆师兄生前事,不负泰斗身后名
太极往事
同门之谊胜手足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陈式太极拳的忠实继承者
严峻慈祥总相宜
我读李经梧
要认清什么是真功夫
大风横空兮,应物自有声
回忆老师
“太极拳就是用小力气打大力气”
打太极拳要“舍己从人”
恩师八年教,自身一世修
拳如其人
比武要点到为止
“即引即发赛霹雳”
太极有道
道法自然,师艺珍贵
北戴河太极拳
李经梧与戴玉三
李传太极,后继有人
一段童年的回忆
一代宗师一位医者
“太极真功还是在中国”
祖父的教导
推手也要周身一家
武功没有天下第一
太极拳的“理”都是一样的
与师爷的缘分
我与太极拳的因缘
正道不以神通度人
德有多高,艺有多高
发现太极正宗
想念师爷
附录一 李经梧老师太极拳照赏析
附录二 李经梧老师珍藏《太极拳秘宗》拳
论摘抄
附录三 李经梧老师师承表
附录四 李经梧老师及其弟子有关资料索引
附录五 李经梧老师传人名录
后记
精彩书摘
《体育报》刊载了关于太极拳缠丝劲问题的文章。拜读之后,我认为这确是开展太极拳运动的重要问题,有加以讨论的必要。我曾拜陈发科老先生为师;习练陈式太极拳十四年,对于这套拳路略有体会。在此之前,还曾从赵铁庵、杨禹廷二位老师学习吴式太极拳十余年。解放后,于传教吴、陈太极拳同时,因工作需要,学习并教授国家体委规定的简化太极拳和八十八式。近来又学习了孙式太极拳。所以,对各式太极拳也作过一些比较和揣摩。我不谙太极拳理论,也不懂力学、生理学,但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若干经验,现仅就这些不成熟的经验,谈谈个人的粗浅的体会。
太极拳诸劲中的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是有区别的。
抽丝劲,还是以“运劲如抽丝”的提法为确切,这是太极拳运动原则要求之一。练拳时要做到“式断意不断”,匀、圆、稳、健,绵绵不断,既练力更练意。杨、吴、孙各式太极拳,对此要求是严格的,形象是明显的。陈式太极拳对此要求也是严格的,这就是陈发科老师谆谆教导的“练拳要塌住劲”。所谓“抽丝劲”虽然不是用以制胜对方的“劲”,但是,太极拳的实际运用(推手、技击),要求锻炼“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功夫,对此“运劲如抽丝”的锻炼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体育运动,能够掌握太极拳的这一特点,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
前言/序言
爱武、练武、研武的美术家梅墨生先生,把他精心编纂的《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文稿送来要我作序。这套文稿让我喜出望外,爱不释手。梅先生那种热衷于太极文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不由得联想到明末清初那位博通经史子集和佛道之学,又善诗文书画,精于医学,擅长武术的山西名士傅青主来。他以博学之才,精武之技讲学授武,并创编类似于太极拳的“傅拳”惠及后人。我想处在盛世的人民中国也是需要执着追求武术健身、武术养性、武术修身的文人墨客一起来共襄弘扬中华武术的盛举啊!这里我向梅先生表示敬意。
读了《大道显隐——李经梧太极人生》文稿,我被诸位方家、弟子的文思笔路所感动,提高了对李经梧先师拳艺和人品的认识。我领悟李经梧是位深谙太极思想,深研太极拳艺,深修太极道德的太极拳家。庄子曾把“工乎天而很乎人”称为“全人”,旧时把有完美人品的人称为“全人”。修炼太极拳半个多世纪的李经梧,其拳艺和人品可以称作“太极全人”吧!20世纪30年代末。他来到北京迷上了太极拳,后被誉为北平太极拳“五虎将”之一,为传授太极拳尽了力。全国解放后,在制定简化太极拳时,他排除纷扰,一马当先承担以身试拳的光荣任务,拍摄了第一部简化太极拳的科教片。今年在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时,不能不让人怀念李经梧先师的功绩。后来他转身到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传授太极拳,一干近40年,从学者数万人,传授弟子80余人,造就了太极拳的师资队伍。他的高尚师品、师德广为人们赞美。
《大道显隐》:一段寻幽探秘的旅程,一段涤荡心灵的洗礼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时常感到迷失,追寻着那虚无缥缈的“道”。《大道显隐》便是一部带领读者踏上这场寻幽探秘之旅的书籍,它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娓娓道来生命、宇宙以及个体存在深层的奥秘。这本书将引导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触及那隐匿于寻常事物之下的,大道之光。 一、 穿越时空的哲思回响 《大道显隐》深邃的哲思之旅,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扎根于人类文明史长河中那些智慧的璀璨结晶。本书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将古老东方哲学智慧的精髓,如道家、佛家等学派的核心思想,巧妙地融入现代语境。读者将在书中看到,那些流传千年的关于“道”的阐述,如何依然能够 RESONATE (共鸣) 于当代人的心灵。 例如,书中对“无为而治”的探讨,并非简单地理解为“什么都不做”,而是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企业管理,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不会生硬地引用古籍,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以及与当下社会现象的巧妙联系,让这些古老的智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大道显隐》也并未囿于东方智慧,它以开放的姿态,审视并吸纳了西方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如存在主义对个体自由与责任的强调,或是现象学对意识体验的细腻剖析。这种跨文化、跨学科的融合,使得本书的视野更为开阔,论证更为充分。作者在处理不同思想体系时,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在于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揭示出隐藏在表面差异下的深刻统一性。 书中对“道”的探索,贯穿于对宇宙万象的观察之中。从宏观的星辰大海,到微观的粒子运动,作者都试图从中捕捉到“道”的痕迹。这种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探究,不仅是对科学的尊重,更是对生命起源与宇宙终极意义的追问。 二、 显隐之间的生命智慧 “显”与“隐”,是《大道显隐》的核心概念之一。我们所见的,是“显”;而那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隐”。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看见“显”背后的“隐”,理解那些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规律与力量。 作者以大量的实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到历史事件的波诡云谲,再到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来阐释“显隐”的辩证关系。例如,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其背后可能蕴含着改变无数人命运的“隐”的力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其“显”的爆发背后,往往是长期以来“隐”的酝酿与积淀。 在个人层面,“显隐”的智慧尤其重要。我们往往对外在的成就、名誉等“显”的东西过于看重,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品格等“隐”的价值。本书鼓励读者向内观照,发掘自我潜能,认识到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外在的展示,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充盈与安定。 书中对“隐”的描绘,并非指向晦涩难懂的玄学,而是着眼于那些最朴素、最真实的生命体验。比如,亲情的羁绊,友谊的温暖,对美的感受,对真理的追求,这些虽然不一定能轻易“显”露出来,却是构成我们生命厚度的重要“隐”基石。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唤醒读者对这些“隐”的珍视与体会。 三、 体验式的阅读,内在的觉醒 《大道显隐》并非一本“读完即忘”的书,它更像是一次与作者一同进行的深度对话,一次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作者在书中大量运用了引导式的叙述,仿佛与读者并肩而行,共同探索。 这种体验式的阅读,体现在作者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他可能会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带领读者一起抽丝剥茧,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最终触及答案的边缘。这种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体验。 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富感染力,既有哲学家的深邃,又不失文学家的浪漫。作者擅长运用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之易于理解,更易于被心灵所接纳。例如,在描绘“大道”时,作者可能会用“如水般无形却能载舟覆舟”这样的比喻,既展现了“道”的柔韧与力量,又让读者感受到其无处不在的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大道显隐》鼓励读者将书中的智慧应用于实践,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印证、去领悟。它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认识自我的新视角,引导读者在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行动中,去感受“大道”的显现与隐匿。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实现内在的觉醒。这种觉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体现在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选择、对世界的认知上,都逐渐变得更加清晰、更加从容、更加富有智慧。 四、 揭示隐藏的真相,点亮生命的光芒 “大道显隐”四个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许多重要的规律和真理,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往往隐藏在日常的表象之下。而《大道显隐》这本书,正是致力于将这些隐藏的真相揭示出来,点亮我们生命的迷茫。 本书可能涉及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宇宙的本质与运行规律: 从微观粒子的纠缠,到宏观宇宙的演化,探索自然界深层的秩序与联系。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追问个体存在的目的,以及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活出价值与精彩。 意识的奥秘与潜能: 探索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以及如何开发和运用内在的智慧。 人与自然的关系: 强调和谐共生,以及如何回归自然,感受生命的本真。 社会发展的深层驱动力: 剖析历史的演进,理解社会变革背后的规律。 个人心灵的成长与转化: 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摆脱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大道显隐》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它更像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读者自行探索,自行发现。它不会强迫你接受任何一种观点,而是鼓励你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这本书能够帮助你: 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让你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你所熟悉的世界。 提升洞察力与判断力: 能够穿透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增强内心的力量与韧性: 让你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找到生活的方向与动力: 让你明白为何而活,以及如何更好地活。 体验生命的深度与广度: 让你感受到存在的奇妙与美好。 《大道显隐》是一次心灵的邀请,一次智慧的启迪。无论你是正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迷茫者,还是渴望提升自我的求索者,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深邃、更广阔的生命世界的大门。它将伴随你,在“显”与“隐”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通往智慧与觉醒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