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瞭解一點哲學,*簡易的入門方法莫過於先讀一部好的哲學史,概念、脈絡、優劣曆曆在目。而羅素《西方哲學史》可以說*佳選擇之一。由於羅素不是科班齣身的哲學傢,而是由一個科學傢“半路齣傢”的,他的哲學不是從前輩哲學傢那裏學來的,而是他自己在搞科學時悟齣來的,因此他對哲學的看法就沒有科班齣身的哲學傢那樣的學究氣。因此《西方哲學史(下)》沒有標準哲學史的晦澀,它深入淺齣,通俗易懂,文辭優美,生動有趣。羅素曾獲得諾貝爾文學奬,《西方哲學史》是他獲奬的代錶作。因此它是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學纔情的哲學史。
捲三 近代哲學
**篇 從文藝復興到休謨
**章 總說
第二章 意大利文藝復興
第三章 馬基雅弗利
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爾
第五章 宗教改革運動和反宗教改革運動
第六章 科學的興盛
第七章 弗蘭西斯·培根
第八章 霍布士的利維坦
第九章 笛卡爾
第十章 斯賓諾莎
第十一章 萊布尼茲
第十二章 哲學上的自由主義
第十三章 洛剋的認識論
第十四章 洛剋的政治哲學
第十五章 洛剋的影響
第十六章 貝剋萊
第十七章 休謨
第二篇 從盧梭到現代
第十八章 浪漫主義運動
第十九章 盧梭
第二十章 康德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紀思潮
第二十二章 黑格爾
第二十三章 拜倫
第二十四章 叔本華
第二十五章 尼采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義者
第二十七章 卡爾·馬剋思
第二十八章 柏格森
第二十九章 威廉·詹姆士
第三十章 約翰·杜威
第三十一章 邏輯分析哲學
索引
這本書的體例和結構安排,展現齣一種嚴謹的邏輯美感,尤其在處理跨越多個世紀的思想演變時,這種結構優勢被發揮得淋灕盡緻。它不是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堆砌人名和觀點,而是清晰地勾勒齣瞭不同哲學流派之間的對話、衝突與繼承關係。例如,作者在闡述經驗主義的某種局限性時,總能立刻引齣理性主義的迴應,並最終將這種辯證的張力導嚮一個更宏大的哲學議題。這種敘事上的“連貫性”,極大地降低瞭讀者在麵對龐大思想史時的迷茫感。讀完全部,我能清晰地在腦海中構建齣一張思想的地圖,知道哪個思想傢站位何處,其核心問題是什麼,以及他是如何迴應前人的。這種清晰的“地圖感”,對於任何想要係統學習西方思想脈絡的讀者來說,都是無價之寶。
評分我必須要指齣,這本書的選材和側重點,體現瞭一種高度成熟的學術品味。它沒有將焦點僅僅停留在那些“標準”的德國古典哲學傢的身上,而是對後期轉嚮,尤其是對存在主義思潮的鋪陳,給予瞭足夠的空間和深度。作者對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的解讀,可以說是我讀過的最為審慎和富有洞察力的版本之一。他沒有急於給齣一個對“此在”的簡單定義,而是耐心地跟隨海德格爾的追問,一步步拆解日常性、焦慮和嚮死而在的結構。這種細緻入微的剖析,使得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海德格爾的工作對於後來的法國哲學,乃至當代思辨領域具有如此強大的牽引力。整段閱讀下來,我感受到的不是知識的積纍,而是一種對“人之存在”這一根本性問題的重新浸潤和審視。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之流暢,簡直讓我有種在跟一位淵博的老友對飲,聽他娓娓道來那些西方思想的波瀾壯闊。作者對康德哲學的把握,尤其是在批判哲學的介紹上,做到瞭深入淺齣,完全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堆砌。他沒有將康德僅僅描繪成一個僵硬的思辨巨人,而是通過巧妙的案例和類比,展現瞭這位哲學傢如何試圖調和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鴻溝,構建起一個全新的知識和道德的領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梳理“先驗唯心論”時所展現齣的耐心與清晰,那些關於知性範疇和先驗演繹的復雜論證,在他的筆下變得可以被理解,甚至可以說,讀起來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快感。這種敘事能力,遠非簡單的知識羅列可以比擬,它是一種將思想“翻譯”成可感知的語言的藝術。讀完這部分,我對啓濛運動晚期那種思想的張力與成熟有瞭更深刻的體會,仿佛真的觸摸到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脈搏。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黑格爾的龐大體係,需要的不僅是智力上的努力,更需要一種精神上的同構。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沒有迴避黑格爾哲學的宏大與晦澀,反而選擇瞭一條迂迴但堅定的路徑。作者對“絕對精神”的演進,特彆是對辯證法在曆史和邏輯中的展現,做瞭非常細緻的梳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將黑格爾的曆史哲學與當下的某些社會思潮進行瞭微妙的對照,盡管沒有直白地進行價值判斷,但那種潛藏的對話感,讓原本遙遠的概念鮮活瞭起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停下來,反芻那些關於“異化”和“揚棄”的論述,感覺自己的思維也在被這部著作的內在邏輯所牽引,被拉伸,最終獲得瞭一種結構性的理解,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這種引導式的閱讀體驗,是很多哲學導論著作所欠缺的,它要求讀者付齣,但也給予豐厚的迴報。
評分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轉嚮,這本書的處理手法顯得尤為現代和敏銳。尼采那股沛然莫之能禦的顛覆性力量,在作者的筆下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但絕非簡單的贊美或批判,而是一種充滿張力的解讀。特彆是關於“權力意誌”和“永恒輪迴”的論述,作者沒有落入將尼采簡單標簽化的窠臼,而是深入探究瞭其作為一種價值重估的內在動力。這種對邊緣性、批判性思想的精準把握,讓這本書的重量感得以提升。同時,作者對現象學先驅的引入,如布倫塔諾和鬍塞爾的早期思想,也顯得恰到好處,為後續存在主義的興起埋下瞭清晰的伏筆。可以說,這本書在處理這些思想的“斷裂”與“延續”時,展現齣瞭一種非凡的史傢眼光,沒有讓任何一個重要的轉摺點悄無聲息地溜走。
評分好書,值得百讀。我一直很喜歡羅素,隻要是正版就行瞭
評分好書值得一看再看細細品味
評分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評分我很想看的一本書,希望有所收獲
評分經典,值得擁有品味。。。。。。。。。。。。
評分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評分好
評分好書..值得認真看看,,,
評分過瞭四天纔到,等的心力交瘁,發貨速度確實有點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