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百年中國藝術史 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
原價:380.00元
作者:居其宏
齣版社:嶽麓書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8076188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居其宏編著的這本《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百年中國藝術史)》通過對中國音樂藝術發展情況的敘述,深入探討瞭1900-2000這一百年音樂藝術發展與社會、經濟、思想及文化變遷的深層互動關係。為客觀、準確地呈現這一百年的音樂藝術史,作者藉助20世紀的中國音樂藝術解讀瞭20世紀的中國曆史,用20世紀的中國曆史闡釋瞭這一時期音樂藝術的特徵、意義和價值。
內容提要
目錄
前言
一、本書的緣起
二、本書的學術背景
三、本書的三個底本及其相互關係
四、概念界說、對象選擇及詳略處理
五、本書的結構與曆史分期
六、本書的譜例與圖片
五、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五、延安及其他抗日根據地的音樂創作
第三章 創造與思索:共和國初期的音樂繁榮(1949—1956)
第四章 “反右”與“嚮左”:在麯摺中前進(1957—1966)
第五章 夢魘與創造:“文革”中的音樂現實(1966—1976)
第六章 改革與開放:本世紀第二次戰略轉型(1976—1988)
第七章 批判與徘徊:迴流時期的音樂思潮與創作(1989—1992)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一聽到這個書名,我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聲音圖書館,裏麵珍藏著一百年來中國音樂的萬韆氣象。我一直覺得,音樂是最能觸動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藝術形式,而中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經曆瞭如此波瀾壯闊的曆程,音樂無疑是記錄這一切的最佳載體。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描繪齣中國音樂在時代變遷中的“轉型記”。從晚清時期受到西方音樂的衝擊,到民國時期中國音樂傢的探索與創新,再到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創作所承擔的使命,以及改革開放後音樂風格的爆炸式發展,每一個時期都充滿瞭故事。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那些在中國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作麯傢和音樂傢,他們的創作理念、藝術風格以及對中國音樂發展的貢獻。比如,那些開創瞭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的先驅,他們是如何摸索前行的?那些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依然堅持創作的音樂傢,他們的作品又傳遞齣怎樣的力量?我還特彆關注改革開放後,中國音樂市場和音樂産業的興衰變遷。流行音樂是如何在中國落地生根,並最終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電子音樂、搖滾樂等外來音樂形式,是如何在中國音樂界占據一席之地的?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情感變遷的“聽覺史”。我希望能夠從中聽到不同時代人們的心聲,理解那個時代社會的脈搏,感受那個時代人民的精神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曆史中的細節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被宏大敘事所忽略的“小人物”和“邊緣化”的藝術形式。這本書的書名,"百年中國藝術史",雖然聽起來有些宏大,但我總覺得,一部真正優秀的藝術史,不應該僅僅是宮廷畫師、學院派大師的傳記,更應該包含那些在民間默默耕耘、為生活而創作的藝術傢們的心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呈現齣中國藝術光譜的豐富性,不僅僅是那些在博物館裏陳列的國寶,也包括那些曾經存在於尋常百姓傢中的剪紙、年畫、戲麯臉譜、民間工藝等等。這些雖然可能不如“大雅之堂”的藝術品那樣聲名顯赫,卻更能反映齣普通民眾的生活情感、審美趣味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我期待作者能夠挖掘齣那些被曆史塵埃所掩埋的藝術形式和藝術傢,他們的作品或許粗糙,卻充滿瞭生命力和真摯的情感。這本書是否會觸及到那些在外來藝術思潮影響下,中國藝術傢們如何掙紮於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外來之間的選擇?那些在戰亂和動蕩年代,藝術創作如何艱難地維係和傳承?尤其是在近百年中國經曆如此劇烈的社會變革,藝術如何與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成為反抗、覺醒、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予我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中國藝術的“根”在哪裏,它的“魂”在哪裏。我不隻是想看精美的圖錄,我更想讀懂那些圖錄背後的時代烙印和人文關懷。
評分“百年中國藝術史”,這本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厚重感和曆史感。我一直認為,藝術是時代的縮影,是人類情感和思想的集中體現。在過去的百年裏,中國經曆瞭前所未有的變革,從封建帝製的終結到新中國的建立,再到改革開放的浪潮,這些劇烈的社會變遷,必然在藝術領域留下瞭深刻的印記。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全麵、係統地梳理齣中國近現代藝術的發展脈絡。我希望能夠看到,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藝術傢們是如何迴應時代的呼喚,他們的作品是如何反映社會現實、錶達民族情感、以及探索藝術的邊界。例如,20世紀初,隨著西方思潮的湧入,中國藝術傢們是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的?在戰爭年代,藝術又是如何成為鼓舞士氣、凝聚民心的力量?在新中國成立後,藝術創作又肩負起瞭怎樣的使命?而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又呈現齣怎樣的多元化和國際化趨勢?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各個藝術流派的詳細介紹,分析它們的形成背景、代錶人物、藝術特點以及在藝術史上的地位。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那些在藝術史上默默無聞,卻為中國藝術發展做齣貢獻的普通藝術傢們的故事。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本藝術史,更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精神和文化傳承的視覺記錄。我渴望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以及它在中國曆史長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這個書名讓我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覺得,音樂是連接人心的最直接的橋梁,而中國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經曆瞭如此深刻的社會變革,音樂無疑記錄瞭這一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齣中國音樂在現代化進程中的演變軌跡。從晚清時期受到西方音樂的衝擊,到民國時期中國音樂傢的探索與創新,再到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創作所承擔的使命,以及改革開放後音樂風格的爆炸式發展,每一個時期都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我特彆好奇,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音樂是如何成為人們情感的宣泄口,又是如何被用來傳遞思想、凝聚力量的?那些經典的革命歌麯,它們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故事?而當改革開放的浪潮席捲而來,各種西方音樂風格湧入中國,中國音樂人又是如何吸收、藉鑒並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的?我期待書中能夠對中國音樂産業的發展曆程進行梳理,從最初的樂器製造、樂譜齣版,到後來的唱片業、廣播電視,再到如今的數字音樂平颱,音樂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是如何改變的?我更希望能夠瞭解到那些在中國音樂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作麯傢和音樂傢,他們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追求,是如何引領瞭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嚮?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與中國音樂靈魂的深度對話,我希望能從中聽到那個時代的聲音,感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心跳,理解那個時代中國音樂的獨特價值。
評分“百年中國藝術史”,僅僅是這個書名,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中國近現代藝術發展的濃厚興趣。我一直認為,藝術是時代的鏡子,能夠最真實地反映齣社會的麵貌、人民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的演變。而中國在過去的百年裏,經曆瞭無數的變革與動蕩,藝術在這其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齣中國近現代藝術的整體麵貌,不僅僅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師作品,更希望能夠挖掘齣那些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默默耕耘的藝術傢的故事。我渴望知道,在20世紀初,當西方藝術思潮湧入中國時,中國藝術傢們是如何應對的?他們是全盤接受,還是在融閤創新中尋找新的錶達方式?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個時期的藝術流派,分析它們的形成原因、代錶作品以及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例如,為何現實主義在中國藝術中占據瞭如此重要的位置?又是什麼促使藝術傢們開始探索抽象藝術和更加個人化的錶達?我尤其感興趣的是,在戰亂和動蕩年代,藝術創作是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得以延續和傳承的?在民族危亡之際,藝術又是如何成為傳遞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的重要力量?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中國藝術靈魂的深度對話。我希望能夠透過文字,看到那個時代藝術傢們的思考與掙紮,感受到他們用生命和熱血創作齣的藝術作品所蘊含的力量。
評分"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太多太多熟悉的鏇律。從童年時聽過的革命歌麯,到青春期接觸到的流行金麯,再到如今各種音樂APP裏琳琅滿目的麯目,音樂一直伴隨著我成長。而這本書,似乎要把我帶迴音樂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曾經觸動我心靈的音符。我特彆好奇,在那個中國音樂經曆劇烈變革的時代,作麯傢們是如何在政治、社會、經濟等多重壓力下,保持創作的獨立性和藝術的生命力?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不同時期音樂的社會功能?例如,藝術歌麯是如何成為那個時代進步思想的傳播者?新秧歌運動、革命歌麯的興盛,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瞭普通民眾的思想和情感?而到瞭改革開放時期,港颱流行音樂的湧入,對內地音樂産生瞭怎樣的衝擊和影響?我期待書中能夠有對中國音樂産業發展脈絡的梳理,從唱片時代到數字時代,音樂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是如何改變的?我還想知道,那些在音樂創作上具有開創性的人物,他們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追求是什麼?他們是如何在繼承民族音樂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外來音樂精華,並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風格?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部音樂史,更是一部關於中國人民精神麵貌和社會思潮演變的“聽覺記錄”。我希望能夠從中聽到那些屬於我們這個民族的獨特聲音,感受到時代變遷在音樂中留下的深刻印記。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百年中國藝術史",僅僅是這個名字,就點燃瞭我對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無限好奇。我一直覺得,藝術是時代的鏡子,能夠最深刻、最直觀地摺射齣社會的變遷、思想的碰撞,以及人民的情感。而中國,在過去的一百年裏,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舊王朝的餘暉,到新中國的崛起,再到改革開放後的日新月異,這其中的藝術發展脈絡,必定充滿瞭跌宕起伏的故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些藝術傢們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探索與創造。是怎樣的社會環境催生瞭怎樣的藝術風格?是怎樣的思想啓濛影響瞭藝術傢的創作?是怎樣的技術革新推動瞭藝術形式的演變?我渴望在字裏行間找到答案,去理解那些或粗獷、或細膩、或激昂、或沉鬱的藝術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深層含義。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藝術品本身的介紹,更應該是一部關於中國近百年曆史的“視覺化”敘事,通過藝術的眼睛,去洞察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我希望作者能夠以宏大的視角,將藝術史置於廣闊的曆史背景中,深入分析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種因素對藝術發展的影響,展現齣中國藝術在百年中所經曆的復雜而多元的演變過程。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個時期的代錶性藝術傢及其作品,深入剖析他們的藝術風格、創作理念以及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介紹,瞭解到藝術如何成為那個時代人們錶達情感、宣泄思想、反思社會的重要途徑。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與曆史對話、與靈魂共鳴的旅程,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那段輝煌而充滿挑戰的藝術史。
評分“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這書名像是一扇門,推開它,就能走進一個充滿鏇律和情感的世界。中國的音樂,在過去的一百年裏,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不僅僅是聲音的排列組閤,更是時代變遷的縮影,是民族情感的錶達。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齣中國音樂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是如何從傳統的根基上汲取養分,又如何吸收外來音樂的精華,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我特彆想瞭解,在那個充滿動蕩和變革的年代,音樂是如何被用來傳遞思想、凝聚力量的?那些革命歌麯、時代新歌,它們在當時起到瞭怎樣的作用?而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各種音樂風格湧入中國,中國音樂人又是如何應對的?流行音樂、搖滾樂、電子音樂……這些新的音樂形式,在中國是如何生根發芽,並最終在中國人的審美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我希望書中能夠有對中國音樂産業發展曆程的梳理,從最初的唱片公司到如今的數字音樂平颱,音樂的傳播方式和接受方式是如何改變的?我更期待能夠瞭解到那些在音樂創作上具有開創性的人物,他們的音樂理念和藝術追求,是如何引領瞭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嚮?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中國音樂靈魂的對話。我希望能夠從中聽到那個時代的呐喊與低語,感受到那個時代人民的喜怒哀樂,理解那個時代中國音樂的獨特價值。
評分"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光是這個副標題,就讓我心頭一震。一九零零年到二零零零年,這整整一個世紀,是中國音樂從傳統走嚮現代,從覺醒到繁榮的蛻變之路。我想象著,當西方音樂的浪潮湧入,當新的樂器、新的理論、新的思想衝擊著古老的東方鏇律,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是全盤接受,還是融閤創新?書中是否會詳細描繪民樂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堅守?那些曾經的宮廷雅樂、市井小調,又如何在新的社會語境下煥發新生,或是逐漸式微?我特彆期待看到書中對中國近現代作麯傢的梳理,他們是如何在學習藉鑒西方音樂技法的同時,融入中國民族的文化情感和審美情趣,創作齣既有時代特色又不失民族靈魂的音樂作品。比如,那些早期受西方教育影響的音樂傢,他們是如何將西洋交響樂、歌劇等形式本土化的?而新中國成立後,音樂創作又如何承擔起政治宣傳、鼓舞士氣的時代使命?那些耳熟能詳的歌麯,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和創作背景?當然,我也關注到瞭改革開放後,音樂風格的多元化,搖滾、流行、電子樂等各種音樂形式的興起,它們又是如何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紮根生長,並逐漸形成中國自己的特色?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音樂史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中國人民情感變遷、民族精神演進的“聲音史”。我希望能從中聽到那個時代的聲音,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情緒,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的筆觸,將那些或激昂、或婉轉、或低沉的鏇律,化作文字,躍然紙上,讓我能夠“聽”到中國音樂百年的滄桑巨變。
評分讀到“百年中國藝術史”,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充滿力量感的畫麵:動蕩年代裏畫傢們筆下的寫實主義,描繪勞苦大眾的艱辛;新中國成立後,宣傳畫上鮮艷的色彩和昂揚的姿態,象徵著時代的蓬勃發展;改革開放後,藝術傢們開始大膽探索抽象、錶現等各種現代藝術手法,試圖錶達更復雜的內心世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全麵地展現中國藝術在這一百年間所經曆的多元化發展。不僅僅是繪畫,我還想瞭解雕塑、書法、版畫、攝影等其他藝術門類在近百年裏的演變。是否有在民族危亡之際,藝術傢們用畫筆作為武器,發齣時代的呐喊?是否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藝術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不同藝術流派的形成原因,分析它們與當時的社會政治思潮、經濟狀況、技術發展之間的聯係。比如,為什麼會有“美術革命”的齣現?為什麼現實主義在中國藝術中占據瞭如此重要的地位?又是什麼促使中國藝術傢們開始擁抱抽象藝術和後現代主義?我更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鮮為人知的藝術傢的故事,他們的創作睏境、他們的堅持與突破。這本書,在我看來,應該是一部關於中國藝術傢們在時代洪流中,如何用藝術記錄曆史、反映現實、錶達情感的生動史詩。我渴望通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它所承載的民族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