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河洛理数》:河图上黑、白点排列数阵,蕴藏无穷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教皆十五,阴阳相错万般变化。河图和洛书是华夏文明之源、阴阳五行术数之根,各类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术数莫不以河图洛书为理论基础。《易传》之中,诸子之著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皆可追源至此。
内容简介
《河洛理数》一书,相传是和宋太祖赵匡胤博弈赢下华山的陈抟老祖所著,是一种用八卦推算人事的预测法。此法以《易经》和《河图》、《洛书》为本,配合人的生年、月、日、时以预测人事,自成一家。“人托阴阳所生,岂有逃其数者;予虽学出世法,能免形累乎?”该书初不外传,也未立文字。宋代易学家朱震在其所著《汉上易传》载:“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邵康节穷究其理,深究其数,使之发扬光大,流传后人。也正是此书成就了邵康节,使之成为理学大家、风水大师、占卜之祖。
内页插图
目录
河洛理数序
河洛理数卷之一
序大易源流
周易卦爻彖象辨
河图运行次序
河图
说河图篇
洛书运行次序
洛书
说洛书篇
八卦取象
八宫所属
六十四卦次序歌
广八卦之象
总取八卦象
八字天干配卦例
天干取数定局
地支取数定局
八字天干地支数例
八字内天数地数例
依洛书取卦例
八卦相荡成卦例
五数寄宫例
寄宫诗
详上元中元下元例
遇十不用例
详元堂爻位式
起元堂诗日
阴阳六爻元堂式
换后天卦例
三至尊换卦不同例
论元气
逢元气诗
元气相反
元气反诗
反中有救诀
论化工
逢化工诗
化工反例
化工反诀
正对反对体
演八字图式
小象阳爻九年运行例
小象阴爻六年运行例
论月卦从世应起例
起月卦定式
起日卦定式
定时刻法
定节候卦说
节卦
候卦定局
卦气歌
论六爻
贵命十吉体
贱命十不吉体
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辨
日居月诸坎离消长昼夜穷达
乾坤阖辟
坎离相逮雷风相与
论日月盈亏
换卦详说
厉潜夫释先后天化工元气之旨
重论先后天纳音相生之气
释卦义
论蹇解二卦
论否泰二卦
损头益尾
论卦名吉凶之变
三才之道
月令非时论
释卦合数合时爻位当否例
有悔
有尤
论所得卦数吉凶
大易数妙义
论应其时合其用
论天数二十五
论地数三十
论天数至弱
论地数至弱
论天数不足
论地数不足
论阳数太过
论阴数太过
论得中数
论三等数与时损益
论不及太过得中
论孤阳不偶数
论孤阴背阳数
论孤阳自偶数
论孤阴向阳数
论阳偏数
论阴偏数
论以强伏弱以势凌民
论以弱敌强以暴犯上主于灭顶
论安和自宁数
论天地得俱赢数
论阴阳战胜数
论五命得卦
论互体四体八体
论卦变爻变
论贵显变化顺时格
论时令定数
假令例
推贱命法
先儒论数印证
论阴阳消息例
论内卦出外例
六十四卦立体
论出后天六合伏体要旨
详说伏体要旨
河洛理数卷之二上
上经三十卦详解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河洛理数卷之二下
下经三十四卦详解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央
姤
萃
升
困
井
革
鼎
震
艮
渐
归妹
主
旅
巽
兑
涣
节
中孚
小过
既济
未济
河洛理数卷之三
六十四卦诗诀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河洛理数卷之四
河洛理数卷之五
河洛理数卷之六
河洛理数卷之七
精彩书摘
《象》日: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兑宫初世卦,属五月。纳甲是戊寅、戊辰、戊午、丁亥、丁酉、丁未。如生于五月及纳甲者,功名富贵人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此爻是无济困之才,终于困而不能自拔者也。故叶者,有为有守,虽不能见用于世,亦为一世之高士,而幽岩之无辱。不叶者,为懦弱之才,为昏暗之质,明不能以有见,困不能以自拔。岁运逢之:在仕退职,在士待时,庶俗有惊忧服制之患。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此爻是有刚中之德而无其时,故不能以成济困之功。叶者,有才有德,必居高位,必享厚禄,明足以感结乎人君,幽足以感格乎神明,虽无拯溺之力,亦免犯难之凶。不叶者,性多偏僻,贪食好酒,必入干于朱门,或为师诬,足食足衣,但不能远谋大成。岁运逢之:在仕升迁,或为祭酒,方面、配享、中丞、中奉、中书之类。闲官必起,天书自来,士人有庆,庶俗得贵人提携,营谋获利,静吉动凶。数凶者有丧祭之兆。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此爻是无才德以济困,而身不能保者也。故叶者,多栖身山林与木石居,或入于宫门而为阍人,虽无妻子之庆,尤得保身之术。不叶者,无才无德,出入顿挫,身孤势危,大困急迫。岁运逢之:在仕有人清禁之兆,在士有人棘围之喜,但恐遭妻妾之变。数凶者,名厚身危,死期将至,况有妻子之可见乎?
……
前言/序言
易,逆数也,数尽之矣。注《易》家纷纷:此谓数,此谓理;此谓理先于数,此谓理数合一。何舛乎!夫当期之数,凡天理之数当万物之数,不闻又有期之理、天地之理、万物之理反对也。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如是而已矣,不闻又有自天一至地十之理,为成变化行鬼神之枢纽也。数起天地,天地之数起参两,参两之人极起易。易者何?即元堂元气云。故图、书中五,五即数也。建用皇极,建之者人耳。然则数何为而逆,理何为而顺?极数知来,不逆恶乎顺也,不数恶乎理也。今天下非无理之患,而无数之患何也?天尊地卑,内健外顺,理如故也,数非其数矣。奉无数之理则不尊,阳畏其有理,阴欺其无数,乱是用长理者,数而已矣,奚遁焉?
史大夫念翁为刻希夷书也,尧夫注希夷,二程心折矣。程言理,邵言数,得无分道角乎?惜未有以数合并之者,虽然相见在午正,难求在子中,惟反复道乎!道有变动,故日爻列贵贱齐小大,变易之妙推移即大数。乾元之为上、中、下元也,阳爻阴爻之定于有生也,诸卦之随时更换也,可定理执耶?岁月日时,爻各禀承,可私智淆乱耶?所贵乎先天者为其超然于屈伸之外,惟变所适也。此天地之数,异于谶纬之数也。
《河洛理数》:一部探寻宇宙奥秘与生命智慧的古老典籍 《河洛理数》并非一本寻常的图书,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殿堂的门扉,一幅勾勒宇宙运行规律与生命发展轨迹的宏伟画卷。其深邃的内涵,如奔流不息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又似洛水悠悠,承载了无数先哲的哲思与洞见。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论证,为我们揭示了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那套精密的“理数”体系,指引我们窥探天道之玄妙,体悟人生之至理。 溯源:文明的曙光与智慧的萌芽 《河洛理数》的出现,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哲学思辨和实践探索之中。它的诞生,与那片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土地——河洛之地——紧密相连。传说中,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洛水之畔,观龟负图,悟出了“河图”;在大河之中,得“洛书”。这两幅神秘的图式,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蕴含着宇宙的先天生成之理和后天变化之数。《河洛理数》正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这些抽象的符号与概念,提炼升华,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框架。它不仅仅是对河图洛书的解读,更是对其中所蕴含的宇宙生成、运行、演变规律的深刻阐释。 这部著作,穿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凝聚了无数智者的心血与智慧。从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秦汉的经学传承,再到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的勃兴,《河洛理数》的精神内核在不同时代被继承、发扬和深化。它不仅仅是一部独立的著作,更是中华哲学思想体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其他思想流派相互辉映,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核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精密的数理模型 《河洛理数》的核心思想,在于揭示宇宙万物皆有其内在的“理”与“数”。这里的“理”,并非简单的道理,而是指事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是构成事物本质的形而上的原则。“数”,则是这些规律以数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衡量事物状态、关系和变化的客观依据。作者以“阴阳五行”为基本元素,构建了一个严谨而精密的数理模型,用以解释从宇宙的宏观运行到个体生命的微观活动。 书中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论述,是理解其数理体系的关键。太极代表着宇宙的本源,一气未分的状态。阴阳是太极的分化,是宇宙最初的对立与统一。“两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四象”,即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它们代表着事物变化的四个基本阶段或方向。而“四象”又进一步组合生成“八卦”,八卦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八种基本象态,涵盖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河洛理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停留在对卦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卦象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如何形成复杂的组合,以及这些组合又如何对应于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例如,书中会阐述不同卦象的组合所代表的意义,它们在时间、空间、人际关系、事物发展等方面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些数理关系的深入剖析,读者能够理解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预见事物变化的趋势。 更进一步,《河洛理数》将这种数理模型延伸至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它认为,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宇宙的“理数”规律。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方方面面,都可以从“阴阳五行”和八卦的相互关系中找到解释。例如,在社会结构中,如何达到阴阳的平衡,如何调和五行的相生相克,如何通过卦象的变化来理解政治的动荡与稳定,都可以从中获得启示。 精髓:洞察生命轨迹与人生智慧的指南 《河洛理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宏大的宇宙观和精密的数理模型,更在于它对个体生命和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作者将宇宙的“理数”法则,巧妙地应用于对个人命运和人生发展的解读。它提供了一种理解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全新视角,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在宇宙宏图中的位置,以及如何顺应天道,实现自我价值。 书中对“数”的运用,并非简单的占卜,而是通过对生命信息(如出生时间、年月日等)的数理分析,来揭示个体生命的潜能、性格特点、人生轨迹的可能走向。这并非宿命论,而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客观规律的“趋吉避凶”的智慧。通过了解自己生命的“数理密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发掘自身的潜力,规避潜在的风险,从而做出更明智的人生选择。 《河洛理数》还强调了“变”的哲学。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人的命运也是如此。理解了“理数”的变化规律,就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起伏。它教导人们,在顺境时懂得感恩与进取,在逆境时保持冷静与坚韧。这种对变化的深刻理解,使得《河洛理数》成为一本能够引导人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的实用指南。 此外,书中对“和”的追求,也是其重要的精神内核。无论是宇宙万物的和谐共存,还是社会成员的和睦相处,亦或是人内心的和谐统一,《河洛理数》都提供了深刻的论述。它倡导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发展,追求内在的平衡与和谐,最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种对“和”的追求,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美好期盼。 传承与价值:跨越时代的智慧启迪 《河洛理数》并非只是一部尘封的古籍,它的思想至今仍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在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人类对自身、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时,《河洛理数》所提供的“理数”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梳理头绪,抓住事物的本质,避免迷失方向。 它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能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拾《河洛理数》中的智慧,有助于我们构建更加可持续、更加和谐的人类社会。 对于个人而言,《河洛理数》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工具。它鼓励我们保持一颗谦逊而敬畏之心,去感悟宇宙的伟大,去体悟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和实践《河洛理数》中的智慧,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河洛理数》是一部蕴含着无尽智慧的宝藏,它如同一盏古老的明灯,穿越时空,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阅读《河洛理数》,是一次与古老智慧的对话,一次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一次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它将带领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那份宁静与力量,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